跨理論模型對經皮椎間孔鏡手術患者行為模式改變的對比研究
本文關鍵詞:跨理論模型對經皮椎間孔鏡手術患者行為模式改變的對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研究跨理論模型在經皮椎間孔鏡手術患者行為模式改變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微創(chuàng)脊柱外科住院行經皮椎間孔鏡手術的患者14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72例。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健康教育模式,試驗組應用跨理論模型,評價患者處于不同行為階段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比較2組患者臨床應用效果。結果本研究干預后試驗組行為模式正確率、行為階段患者的比率及改變不良生活行為模式階段跨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跨理論模型應用于經皮椎間孔鏡手術患者的行為模式改變中,能夠有效改變患者的生活行為模式,同時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作者單位】: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三醫(yī)院;
【關鍵詞】: 跨理論模型 經皮椎間孔鏡手術 行為模式
【基金】:河北省醫(yī)學科學研究重點課題(編號:20160589)
【分類號】:R473.6
【正文快照】: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脊柱外科最常見的退行性疾病之一,常以壓迫神經根所致的神經根癥狀和體征為主要表現(xiàn)[1]。腰后路手術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經典手術方式[2-4],但隨著微創(chuàng)理念的深入人心,經皮椎間孔鏡技術應運而生,已成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手術方式。腰椎間盤突出癥的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嘉虹;盧寧;;家庭溝通的理論模式探索[J];預防醫(yī)學情報雜志;2006年06期
2 孫凱男,郭秋菊,程建平;我國部分地區(qū)土壤氡析出率的理論模型[J];中華放射醫(yī)學與防護雜志;2004年06期
3 羅樂,周軍,劉成岳,宗仁鶴,陳興;紅外激光心肌打孔的理論模型和實驗驗證[J];光子學報;2005年06期
4 王美娜;郭利平;嚴序之;商洪才;孫增濤;封繼宏;任明;;中醫(y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照護者家屬量表理論模型的建立[J];天津中醫(yī)藥;2013年10期
5 沈卯元;;經濟心理學理論模型的發(fā)展[J];心理學動態(tài);1989年01期
6 陳壁輝,李慶;離職問題研究綜述[J];心理學動態(tài);1998年01期
7 王伯初,卓曦,劉玉萍,吳云鵬;衰減振動式流變儀測量原理的理論推廣及驗證[J];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雜志;1991年02期
8 童莉;焦永倩;姜玉榮;張紅真;;跨理論模型對乳腺癌患者康復行為管理效果研究[J];河北醫(yī)學;2014年06期
9 張燕;馬劍虹;;工作倦怠理論模型和相應干預措施[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年03期
10 尹博;;健康行為改變的跨理論模型[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7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廖娟;;人力資本投資風險:理論模型的演變及其新進展[A];2008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馬勇占;毛志雄;王東升;;跨理論模型中自我效能、變化階段對變化過程和身體活動關系的中介效應[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C];2011年
3 方穎;凌穎琛;向雪;吳建華;;雙粘附分子系統(tǒng)接觸面FRAP的理論模型[A];第八屆全國生物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王麗君;徐蕾;伍珊珊;譚金鳳;陳安濤;;錯誤后減慢理論模型述評[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5 鐘守楠;;基于自然進化機理的評價模型[A];中國運籌學會第七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上卷)[C];2004年
6 趙霞;;零售企業(yè)連鎖擴張的邊界分析:一個理論模型[A];“商業(yè)改革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衡水老白干杯”征文頒獎活動論文集[C];2010年
7 王朝明;馬斌;;我國“民工荒”與經濟結構調整——基于劉易斯—托達羅理論模型的綜合解釋[A];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與經濟規(guī)律[C];2010年
8 姜彤;黃志全;李華曄;;改進的灰色最優(yōu)歸類理論模型在工程地質多指標評判中的應用[A];巖石力學理論與工程實踐[C];1997年
9 黃合水;彭聃齡;;關于品牌資產的一種認知觀點[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10 任明;孫增濤;封繼宏;商洪才;張伯禮;;中醫(y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自報告量表 (TCMPRO-COPD)理論模型的建立[A];全國中醫(yī)內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杰克·戈德斯通 Jack Goldstone 郭臺輝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公共政策學院 華南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單一理論模型難以解釋所有革命[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2 記者 毛黎;描述日冕質量拋射的理論模型首次得以驗證[N];科技日報;2010年
3 汪曉波;現(xiàn)實經濟世界終究不是理論模型[N];上海證券報;2014年
4 蔡肖兵;大數(shù)據(jù),難點是求真[N];人民日報;2014年
5 本報記者 張鵬;建設中國特色的檢驗檢疫新興學科[N];中國國門時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培席;醫(yī)務場所暴力調查及理論模型研制[D];四川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常健;隧道近火源煙氣熱參數(shù)理論研究與數(shù)值模擬[D];山東建筑大學;2015年
2 張健;基于A~+BC模型的X and Y習語構式的認知機制研究[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5年
3 施曉婷;柔性電子裝置的熱學和力學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4 林萬山;股價操縱理論模型[D];復旦大學;2014年
5 錢俊;免費公交理論模型與系統(tǒng)仿真分析[D];蘭州交通大學;2015年
6 劉君一;中小企業(yè)產業(yè)升級研究[D];河南大學;2015年
7 陳思雨;遼寧省生產性服務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路徑研究[D];遼寧工業(yè)大學;2016年
8 周瑩瑩;基于跨理論模型的冠脈介入術后患者康復運動的護理干預[D];吉林大學;2016年
9 孫懷峰;英漢交傳中的CDIS動態(tài)理論模型應用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6年
10 高興平;我國煤礦企業(yè)重特大事故防控體系構建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本文關鍵詞:跨理論模型對經皮椎間孔鏡手術患者行為模式改變的對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521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452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