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MOG和AQP4抗體陽性NMOSD患者的臨床及影像學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11-02 03:45
   背景與目的視神經(jīng)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NMO)是一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脫髓鞘疾病,由體液免疫介導,多見于亞洲青壯年女性,臨床多累及視神經(jīng)和脊髓,其復發(fā)率高、預后差。水通道蛋白4抗體(AQP4-IgG)的發(fā)現(xiàn)和深入研究,使其從多發(fā)性硬化中獨立出來,且促進了2015年新的視神經(jīng)脊髓炎譜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診斷標準的提出,該診斷標準更加注重患者臨床特征、磁共振成像及實驗室檢查,并將其分為AQP4-IgG陽性和陰性兩組。近期研究發(fā)現(xiàn),髓鞘少突膠質細胞糖蛋白抗體(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antibody,MOG-IgG)存在于部分AQP4-IgG陰性的患者中,發(fā)現(xiàn)其臨床特點與AQP4-IgG陽性患者有所不同,提示MOG-IgG可能代表著另一種發(fā)病機制。目前國內關于MOG-IgG陽性NMOSD患者的臨床及影像學特點的研究較少,本研究通過對MOG-IgG陽性與AQP4-IgG陽性患者的臨床及影像學特點對比分析,希望能夠提高臨床對NMOSD的認識,減少漏診率和誤診率,給予患者及時正確的治療,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方法本研究收集自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yī)院及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住院治療并確診為NMOSD的患者139例,所有患者依據(jù)2015年國際NMO診斷小組修訂的NMOSD診斷標準做出診斷。所有患者用CBA法進行AQP4-IgG與MOG-IgG檢測、且無其他較嚴重內科疾病,可配合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依據(jù)血清學抗體檢測結果進行分組,選擇AQP4-IgG、MOG-IgG單陽性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記錄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臨床特征、實驗室檢測指標、神經(jīng)電生理檢測指標、影像學表現(xiàn),并進行分析比較。同時對患者進行6-30個月的隨訪,觀察隨訪期間有無復發(fā)。所有患者給予正規(guī)治療前行急性期EDSS評分,并予正規(guī)治療后行緩解期EDSS評分。結果1.AQP4-IgG單陽性患者的比例為70.5%(98/139),AQP4-IgG陰性患者28.8%(40/139),MOG-IgG單陽性患者8.6%(12/139),雙陽性患者0.7%(1/139),雙陰性患者20.1%(28/139)。MOG-IgG單陽性患者以男性多見(66.7%),AQP4-IgG單陽性組以女性為主(78.6%),兩組間性別構成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兩組患者發(fā)病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MOG-IgG組患者視神經(jīng)和脊髓多同時受累(83.3%),且雙側視神經(jīng)常同時累及(P0.05),大多病人呈現(xiàn)單次病程(P0.01)。MOG-IgG組患者發(fā)病時EDSS評分與AQP4-IgG組無明顯差異(P0.05),緩解期EDSS評分較AQP4-IgG組低(P0.01)。兩組患者在病程時間、自身免疫抗體、腦脊液檢測、神經(jīng)電生理檢測結果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MOG-IgG組患者均存在脊髓異常而AQP4-IgG組患者的比例為87.8%,差異不顯著(P0.05)。前者的病灶較多累及胸髓(91.7%)、腰髓(50.0%),而頸髓(33.3%)受累相對少見,后者多累及頸髓(68.4%)、胸髓(67.3%),腰髓(8.2%)少見,兩組患者累及頸髓、腰髓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0.01)。AQP4-IgG組患者的顱內病灶較MOG-IgG組患者常見,其比率分別為97%,25%。37.8%的AQP4-IgG組患者存在延髓極后區(qū)病灶,較MOG-IgG組比例高(8.3%),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3.9%的AQP4-IgG組患者存在顱內腦室系統(tǒng)周圍病灶(兩側腦室周圍21.4%、三腦室周圍13.3%、導水管周圍3.0%、四腦室周圍15.3%),顱內其他部位病灶占比53.1%(皮質下18.3%、、腦干17.3%、胼胝體9.8%、基底節(jié)7.1%)。MOG-IgG組患者未發(fā)現(xiàn)腦室系統(tǒng)周圍病灶,顱內其他部位病灶存在于25.0%的患者(皮質下8.3%、、腦干16.7%、胼胝體8.3%),兩組間腦室系統(tǒng)周圍顱內病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兩組患者在累及胸髓、大于等于3個以上脊髓節(jié)段、脊髓全長及其他部位顱內病灶等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AQP4-IgG陽性患者相比,MOG-IgG陽性男性多見,臨床癥狀多同時累及視神經(jīng)和脊髓,且雙側視神經(jīng)同時受累常見,脊髓病灶以腰髓多見,頸髓受累相對少見,顱內腦室系統(tǒng)周圍病灶及延髓極后區(qū)病灶較少,多呈現(xiàn)出單次病程,具有較好的預后。
【學位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R744.52;R445
【部分圖文】:

MOG和AQP4抗體陽性NMOSD患者的臨床及影像學分析


AQP4-IgG 陽性組 T2WI 壓脂序

序列,胼胝體,側腦室,序列


13AQP4-IgG 陽性組頭顱影像學表現(xiàn):圖 4A:T2WI 壓脂序列示雙側側腦室旁、基底節(jié)區(qū)、胼胝體片狀高信號,圖 4B:為圖 4A 的增強像,圖 4C:FLAIR 序列右側側腦室后角高信號影,圖 4D:FLAIR 序列三腦室旁片狀高信號, 圖 4E:T2WI 序列中腦導水管周圍高信號,圖 3F:FLAIR序列四腦室周圍高信號MOG-IgG 陽性組脊髓影像學表現(xiàn):圖 4G:FLAIR 序列雙側大腦半球云霧狀高信號,圖 4H:T2WI序列示中腦大腦腳高信號,圖 4I:FLAIR 序列延髓極后區(qū)片狀高信號,圖 4J:FLAIR 序列矢狀位延髓極后區(qū)孤立病灶,圖 4K:T1WI 序列胼胝體異常信號,圖 4L:增強序列示胼胝體不均勻強化

視神經(jīng),雙側,延長時間


AQP4-IgG 陽性和 MOG-IgG 陽性組神經(jīng)電生理檢查:圖 5A:VEP 雙側視神經(jīng) P100 潛伏期延長,左側延長時間大于右側,圖 5B:VEP 雙側視神經(jīng) P100 潛伏期延長,兩眼延長時間基本一樣。圖 5C、5D:BAEP 雙側 ARB 檢測,I、II、III、IV、V 波,出波不良。圖 5E:SEP 雙上肢 N20正常,雙下肢 P40 未引出,圖 5F:SEP 雙上肢 N20、雙下肢 P40 均未引出,圖 5G:MEP 雙上肢傳導延遲,圖 5H:MEP 雙下肢傳導延遲3.8 治療前后擴展殘疾狀態(tài)評分(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入組患者均給予規(guī)范化治療。MOG-IgG 陽性組正規(guī)治療前 EDSS 評分 5.0,較 AQP4-IgG 陽性組 6.0 差別不顯著(P>0.05),但在緩解期隨訪時兩組差別顯著分別為 MOG-IgG 陽性 1.0 分、AQP4-IgG 陽性 3.0 分,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具體見表 10。表 10 兩組患者疾病不同時期的 EDSS 比較EDSS 評分 MOG-IgG+ AQP4-IgG+ t P發(fā)病時的中位數(shù)(范圍) 5.0 (3.0–6.0) 6.0 (4.0–8.0) -1.315 0.19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雪;鐘清;;IgG4相關性間質性腎炎臨床特點及診治的研究進展[J];山東醫(yī)藥;2019年01期

2 Natharinee Horata;Kiattawee Choowongkomon;Siriluk Ratanabunyong;Jarinee Tongshoob;Srisin Khusmith;;Acquisition of naturally acquired antibody response to Plasmodium falciparum erythrocyte membrane protein 1-DBLα and 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IgG subclasses in severe and uncomplicated malaria[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2017年12期

3 姚啟鳳;趙智明;趙春江;蔡輝;;IgG4相關疾病診斷與治療進展[J];河北醫(yī)學;2017年12期

4 Ruo-Fan Sheng;Chang-Wen Zhai;Yuan Ji;Cai-Zhong Chen;Li Yang;Meng-Su Zeng;;Role of MR i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IgG4-related from non-IgG4-related hepatic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17年06期

5 王軍;;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與免疫球蛋白、IgG亞類水平和免疫缺陷的關系[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7年23期

6 羅昔波;陳麗軍;任亞萍;胡敏;;湖南地區(qū)成人血清IgG亞類水平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臨床檢驗雜志;2018年04期

7 丁小兵;;肝膽胰系統(tǒng)IgG4相關疾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城鄉(xiāng)企業(yè)衛(wèi)生;2018年11期

8 王小坡;溫斯健;姜祎群;楊瑩;孫建方;;無漸進壞死性黃色肉芽腫伴IgG κ型副球蛋白血癥1例[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6年10期

9 董玉琳;張勝;彭傳梅;堯穎;;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IgG型自身抗體檢測的臨床價值[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年02期

10 倪詠梅;;動脈粥樣硬化性血栓性腦梗死患者外周血IgG與血脂指標的變化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7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南平;食物特異性IgG在炎癥性腸病患者血清中表達升高及其與發(fā)病機制的相關性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9年

2 滕菲;IgG4相關泌尿系損害的臨床病理特點與致病機制初探[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8年

3 馬娜;疏水電荷誘導膜吸附劑的制備及其對IgG純化性能的研究[D];天津工業(yè)大學;2018年

4 羅穎娣;混合模式介質吸附抗體的選擇性及分離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8年

5 陳雨;濾泡輔助性T細胞及其亞型在IgG4相關性疾病中的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7年

6 楊曉宇;莎能奶山羊初乳理化性質及其免疫球蛋白(IgG)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7 許海云;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IgG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96年

8 楊靜;青霉素過敏病人特異性IgE、IgG及嗜堿性粒細胞CD63、CD203c水平的變化[D];鄭州大學;2006年

9 宋彪;四種商品化HSV-2型特異性IgG抗體檢測試劑盒的評價及其在流行病學中的應用[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4年

10 駱云雅;凝血因子XIII自身抗體致獲得性FXIII缺乏癥的臨床特點、IgG亞型及FXIII結合表位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尹洪睿;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主要臨床特征與鞘內IgG合成異常的相關性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9年

2 高雪;PCV2感染與免疫血清IgG、IgM抗體變化特征研究及其ELISA檢測方法的建立[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9年

3 陳靜;基于AID的Flu B廣譜IgM單抗類別轉換及獲得的IgG抗體初步的功能研究[D];廈門大學;2017年

4 張植;MOG和AQP4抗體陽性NMOSD患者的臨床及影像學分析[D];鄭州大學;2019年

5 楊宇霖;IBD患者食物特異性抗體分布特征及其臨床意義[D];南京大學;2019年

6 馮利利;鏈球菌蛋白G IgG結合域的結構優(yōu)化與應用研究[D];江南大學;2018年

7 喬敏;血清IgG4及聯(lián)合CA199對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診斷價值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8年

8 何東;頸段IgG4相關硬化性硬脊膜炎致脊髓壓迫病例報道1例及分析[D];山東大學;2018年

9 龍貞亦;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大鼠的IgG4水平及其與IL-21的相關性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2018年

10 張躍;IgG4相關肝病的診斷及其血清Th1/Th2細胞因子的變化[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86652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286652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6fa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