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氨酸羥化酶基因多位點突變檢測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臨床樣本檢測中的初步應用
【學位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R440
【部分圖文】:
第一章 緒論PAH,612349)及其輔酶四氫生物蝶呤(BH4)的催化作用下轉變?yōu)槔野彼,再酪氨酸的代謝途徑轉化為黑色素、多巴胺及腎上腺素等生理活性物質[23]。苯丙氨代謝通路見圖 1-1。按基因缺陷的不同,PKU 可分為經典型和非經典型兩類。經 PKU 是由于 PAH 基因突變而導致基因功能缺陷,使苯丙氨酸不能轉化為酪氨酸病。非經典型 PKU 是由于 PAH 的輔酶 BH4合成通路障礙所引起。BH4的前體鳥磷酸及鳥苷三磷酸環(huán)化水合酶、6-丙酮酰四氫蝶呤合成酶、二氫生物蝶呤還原酶呤-4α-甲醇胺脫水酶等異常都能導致 BH4缺乏。非經典型 PKU 除了典型 PKU 的表現(xiàn)之外,神經系統(tǒng)的異常表現(xiàn)比較突出,如軀干肌張力減弱、四肢肌張力增自主地運動、震顫,頑固性驚厥等[24, 25]。其中經典型 PKU 占絕大部分,占 PKU的 98%-99%[24, 26]。不同的致病原因所對應的治療方法也不同,因此,及時篩查確診斷 PKU 確切的致病原因對患者的治療至關重要。
水和絨毛細胞中不表達。因而不能通過檢測羊水中的酶活來進行 PKU 的產前診斷,只能通過檢測 PAH 基因是否突變而進行產前基因診斷[29]。因此,建立一種方便、快速、準確的 PAH 基因突變的檢測方法在臨床 PKU 診斷及治療中就十分必要。1.2 苯丙氨酸羥化酶基因概述1.2.1 苯丙氨酸羥化酶基因的分子生物學1983 年,Woo 等克隆了被公認的 PKU 致病基因——PAH 基因[30]。如圖 1-2 所示[31],PAH 基因定位于人類染色體的 12q23.2,該區(qū)域的長度約為 1.5Mb,除了 PAH 基因外,該區(qū)域還包括其他 5 個基因[32]。PAH 基因由 13 個外顯子和 12 個內含子組成,基因全長 171266bp。轉錄時剪接內含子形成 1353bp 的編碼序列,翻譯合成包含 45個氨基酸的單體蛋白。PAH 由四個 PAH 單體蛋白通過亞基締合而成一個有功能的四聚體,作為該酶的功能單位[33, 34]。PAH 基因主要在肝臟中表達。
第一章 緒論的功能做了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35]。1999 年,Kobe 等運用質譜技術和 X 射線衍成功構建了 PAH 基因的 3D 晶體結構模型[36]。如圖 1-3 所示,PAH 基因通;钚缘乃木垠w存在。此模型從結構生物學的角度為研究 PAH 基因突變對蛋和功能的影響機制奠定了基礎。2003 年,Scriver 等對 PAH 基因突變的數據統(tǒng)計分析,并從基因突變體外表達以及基因突變對蛋白質結構影響的角度判引發(fā)的基因功能缺失[33]。該研究發(fā)現(xiàn) PAH 基因突變的錯義突變占 63%,突分子機制是突變基因翻譯產生的蛋白質異常卷曲而導致其結構不穩(wěn)定,最終降解,造成酶催化活性的降低。還有一些突變是由于基因的異常剪接引起。剪接位點的堿基突變而導致基因的重編輯系統(tǒng)無法識別,破壞了 GT-AG 法異常的編碼序列,最終產生功能異常的蛋白。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余伍忠;仇東輝;何江;鄒紅云;王瑞;桂俊豪;楊柳;;新疆回族中苯丙酮尿癥基因的突變鑒定[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11年05期
2 余伍忠;仇東輝;宋昉;鄒紅云;何江;桂俊豪;雷權;錢若筠;;新疆維吾爾族苯丙氨酸羥化酶基因突變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1年11期
3 閆衛(wèi)東;;苯丙酮尿癥常用篩查方法的比較[J];生物學通報;2007年04期
4 王琳;喻唯民;李曉雯;賀春;周忠蜀;王桂芝;常明;趙世萍;付桂香;劉孜孜;蕭廣仁;;高苯丙氨酸血癥的抽搐機制研究[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06年07期
5 張志;莊俊漢;黃宗青;許香廣;鄧英太;彭書新;江劍輝;何蘊韶;;經典型苯丙酮尿癥基因全長外顯子的突變檢測和分析[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06年05期
6 靳憲蓮,朱建政,徐鵬;影響苯丙酮尿癥預后因素的探討[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5年05期
7 張誌,何蘊韶;苯丙酮尿癥分子遺傳學研究進展[J];遺傳;2004年05期
8 顧學范,王治國;中國580萬新生兒苯丙酮尿癥和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的篩查[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04年02期
9 張玉敏,秦金莉,裘蕾,李淑華,陸桂香,宋昉,金煜煒,王紅,張霆;北京地區(qū)PKU篩查、診療及基因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3年06期
10 喻唯民,徐力,李曉雯,賀春,沈明,張知新,靳耀英,周忠蜀,喬付;苯丙酮尿癥研究十八年[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本文編號:28591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2859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