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三維磁共振成像技術探究病理性近視眼底病變與眼球形態(tài)的關系
【學位授予單位】:承德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778.11;R445.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倪敏健;病理性近視病因學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眼科學分冊;1998年05期
2 王幼生,關國華;病理性近視的治療時機[J];眼科新進展;1996年02期
3 關國華,黃仲委,余揚桂,李志英;病理性近視的遺傳因素與眼損害關系[J];實用眼科雜志;1988年09期
4 關國華;黃仲委;余揚桂;李志英;;病理性近視之遺傳因素及其與眼部損害之關系[J];廣州中醫(yī)學院學報;1988年02期
5 關國華;后鞏膜增強術在病理性近視中的應用[J];實用眼科雜志;1989年04期
6 郭悅;干德康;;病理性近視后極黃斑并發(fā)癥[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19年01期
7 劉愛琴;;病理性近視患者焦慮和抑郁狀況調查及相關因素研究[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年04期
8 劉勇;曾洪波;周文;楊安懷;;雷珠單抗單次注射治療病理性近視脈絡膜新生血管療效的臨床觀察[J];實用防盲技術;2015年04期
9 黎蕾,王文吉,袁非,趙耐青,袁源智;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和病理性近視合并脈絡膜新生血管的比較[J];眼科新進展;2005年01期
10 孔令菊;楊婧楠;楊甜;張紅方;;病理性近視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及影響患者焦慮及抑郁情緒的相關影響因素分析[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薛安全;王勤美;鄭斌;姜君;;病理性近視矯治的臨床研究[A];2005年浙江省眼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薛安全;王勤美;王樹林;常楓;孫長;;病理性近視行改良后鞏膜加固術的臨床療效觀察[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3 樊瑩;魏璐;俞素勤;吳穎;張皙;;病理性近視患者微視野臨床觀察[A];中國眼底病論壇·全國眼底病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4 劉衛(wèi);張勇進;徐格致;;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對病理性近視黃斑下脈絡膜新生血管光動力療法治療后的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5 夏信昌;王玉;張紹光;劉健;盛艷娟;張華;;光動力療法治療病理性近視初步報告[A];中國眼底病論壇·全國眼底病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6 胡美君;裘項旭;陳若芙;;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在病理性近視黃斑病變中的應用[A];2016年浙江省眼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6年
7 蘭麗霞;葉波;;后鞏膜加固術對病理性近視的臨床療效分析[A];江西省第十二次中西醫(yī)結合中醫(yī)眼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4年
8 向群;許建芳;;人工心包補片后鞏膜植入術治療病理性近視的圍術期護理[A];全國五官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9 任旋;葉波;;改良后鞏膜加固術治療病理性近視繼發(fā)黃斑部視網(wǎng)膜劈裂[A];江西省第十二次中西醫(yī)結合中醫(yī)眼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4年
10 張勇進;劉衛(wèi);徐格致;王文吉;黎蕾;高巧云;沈穎;;光動力療法治療病理性近視脈絡膜新生血管療效觀察[A];第六屆全國中醫(yī)中西醫(yī)結合眼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眼科教授 張明亮;病理性近視并發(fā)癥多[N];大眾衛(wèi)生報;2014年
2 鄧燕;病理性近視:讓你處在失明的邊緣[N];中國人口報;2004年
3 ;歐盟委員會批準Visudyne的擴大使用[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01年
4 ;近視了怎樣控制度數(shù)加深[N];健康報;2007年
5 上海岳陽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眼科 王一心 主任醫(yī)師;近視是如何發(fā)生的?[N];上海中醫(yī)藥報;2015年
6 生星 力平;中醫(yī)為“近視”把脈[N];上海中醫(yī)藥報;2005年
7 記者 鐘文;“成都造”藥物攻克眼底頑疾[N];成都日報;2008年
8 徐紀遠;超高近視注意調護[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7年
9 健康時報記者 白軼南;眼睛“定型”是誤解[N];健康時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宋愛萍;非病理性近視黃斑區(qū)視網(wǎng)膜結構和功能改變的臨床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2 于志強;病理性近視的家系研究和基因的初步定位[D];復旦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晴;后鞏膜加固術治療病理性近視的臨床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9年
2 劉向紅;應用三維磁共振成像技術探究病理性近視眼底病變與眼球形態(tài)的關系[D];承德醫(yī)學院;2019年
3 史冰潔;后鞏膜加固術治療病理性近視的臨床療效分析[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9年
4 楊洋;病理性近視脈絡膜新生血管影像特征及抗VEGF治療視力預后分析[D];吉林大學;2019年
5 曹愉;病理性近視黃斑病變的中醫(yī)辨證分型及其與病理類型之間的關系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8年
6 孔慶麗;玻璃體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療病理性近視黃斑區(qū)脈絡膜新生血管療效觀察[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7年
7 李楊;北方漢族單純性病理近視患者血中LAMA1基因的異常表達[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9年
8 呂曉貝;雷珠單抗聯(lián)合后鞏膜加固術治療病理性近視脈絡膜新生血管的臨床研究[D];鄭州大學;2017年
9 朱廷準;Lumican和Decorin基因與單純性病理性近視的相關性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8年
10 彭靈;PDT及玻璃體腔注射Lucentis治療病理性近視CNV的臨床療效觀察[D];南昌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7286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2728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