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不同光敏劑介導的光動力治療對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的體外抑制效果及作用機制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454.2
【圖文】:
圖 2.1 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橫切面電鏡圖注:圖中 A 代表實驗組,B 代表光敏劑組,C 代表光照組,D 代表空白對照組,A 中明顯可以看出細胞壁幾乎消失殆盡,而 B、C、D 均可見到較完整的細菌細胞壁結構(A 中藍色箭頭指示消失的細胞壁,黃色箭頭指示胞質(zhì)中分布的 NMB)。
圖 2.2 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縱切面電鏡圖注:圖 A 代表實驗組,B 代表光敏劑組,C 代表光照組,D 代表空白對照組,圖 A 中細菌細胞壁破壞范圍及程度也較圖 B、C、D 明顯。圖 A 中藍色箭頭指示細胞壁顯示不清,紅色箭頭指示細胞壁斷裂。圖 B 中黃色箭頭所示胞壁附近分布的 NMB。2.4.2 10μM 濃度 NMB 介導的光動力治療后對菌懸液肽聚糖含量的測定結果為了評估 10μM 濃度 NMB 介導的光動力治療對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細胞壁的損傷效果,通過對 4 組菌懸液中的肽聚糖含量進行測定,共得到 10 組數(shù)據(jù),對數(shù)據(jù)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顯示符合正態(tài)分布,均數(shù)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得到統(tǒng)計結果見表 2.3,發(fā)現(xiàn) P<0.05,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進一步進行兩兩比較,如表 2.4 所示,發(fā)現(xiàn) E 組肽聚糖含量相較其他三組顯著增高,P<0.0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 PS、L、C 三組肽聚糖含量兩兩比較,P>0.05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即E 組肽聚糖含量顯著增高,而其他三組肽聚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此結果間接提示NMB 介導的光動力治療嚴重破壞了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的細胞壁,導致釋放到菌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黨紅星;許峰;;鮑曼不動桿菌對常用抗菌藥物耐藥機制[J];中國小兒急救醫(yī)學;2016年01期
2 趙占娟;李世杰;徐澤華;商亞貞;趙建喜;;光動力治療耐藥細菌的研究進展[J];河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6期
3 胡冬裴;顧云之;趙俊茹;李小茜;;夏枯草提取物對痤瘡相關致病菌抑菌活性及機制研究[J];中國藥物警戒;2015年07期
4 胡超;趙子文;;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耐藥機制及治療進展[J];廣東醫(yī)學;2015年12期
5 陳文暉;浦宇;;光動力療法的起源和發(fā)展史[J];中國醫(yī)學文摘(皮膚科學);2015年02期
6 施建新;閔仲生;;光動力療法治療痤瘡的光敏劑研究進展[J];臨床皮膚科雜志;2014年11期
7 林鈮;包捷;王愛平;;光動力療法的抗腫瘤機制研究進展[J];癌變.畸變.突變;2014年05期
8 劉斌;馬玲梅;梁蓓蓓;王睿;劉又寧;;鮑曼不動桿菌耐藥機制文獻計量分析[J];中國藥物應用與監(jiān)測;2014年03期
9 顏崇兵;龔小慧;;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的耐藥機制及治療進展[J];國際兒科學雜志;2013年04期
10 李永麗;應春妹;;鮑曼不動桿菌多重耐藥機制及耐藥基因檢測研究進展[J];檢驗醫(yī)學;2012年1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黎星;銀線草與多穗金粟蘭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高雙專;金屬二亞胺類光動力治療劑的合成及其與DNA作用機理研究[D];山西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7257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2725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