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亳州市肺結核患者的耐藥流行病學情況,特別是初復治患者耐藥情況的差異。了解當地耐異煙肼和利福平菌株的相關基因突變情況,探討線性探針技術(LPA)對結核病藥物檢測的特異性和敏感性。為結核病疫情的發(fā)現、控制和治療提供參考。方法:對調查期內連續(xù)納入的痰抗酸染色陽性的肺結核病例進行統(tǒng)計分析。收集的痰液標本并進行體外培養(yǎng);采用比例法進行藥物敏感性試驗,收集異煙肼利福平(RFP)、(INH)、鏈霉素(SM)、乙胺丁醇(EMB)、氧氟沙星(OFX)和卡那霉素(KAM)6種抗結核藥物的藥敏試驗結果。以標準質控菌株作為對照,將異煙肼(INH)和利福平(RFP)耐藥的菌株,提取DNA并擴增目的基因,分析異煙肼(INH)和利福平(RFP)耐藥基因的突變情況,并通過與傳統(tǒng)藥敏的比較,探討線性探針技術(LPA)對耐多藥結核病(MDR-TB)的快速診斷意義。結果:1.肺結核患者的流行病學特征本次研究納入251例患者,男性208人,占82.87%;女性43人,占17.13%。初治患者212例,復治患者39例。年齡最小的患者15歲,最大的91歲,平均年齡為52.64歲,患者年齡主要分布在中年和老年。職業(yè)以農民為主,有232例,占92.43%;非農民只有19例;颊咧,低收入人群比例較大,年人均收入低于20000元的患者人數占64.14%。初中及以下文化的低學歷患者人數較多,有231例,占92.03%。2.結核分枝桿菌分離培養(yǎng)和總體耐藥情況共培養(yǎng)266例陽性菌株,經菌種鑒定后,有251例為結核分枝桿菌復合群(MTB),占94.36%;15例為非結核分枝桿菌(NTM),占5.64%。故本次研究納入有效病例251例。在251例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患者中,初治患者212例,復治患者39例。178例患者對6種藥物全部敏感,占70.92%;有73例患者至少對一種藥物耐藥,總耐藥率29.08%。耐藥率最高的為RFP(16.33%),6種抗結核藥物的總耐藥率順序為RFPINH=SMOFXEMBKAM。一線藥物總耐藥率27.89%,二線藥物總耐藥率8.37%。251例菌株共檢出耐多藥菌株31例,占12.35%,廣泛耐藥菌株3例。3.初復治患者的藥敏情況比較藥敏結果顯示:初治耐藥率25.94%,耐藥率最高的為SM(15.09%),復治耐藥率46.15%,耐藥率最高的為RFP(43.59%)。復治患者對一線藥物耐藥率大于初治患者(χ~2=7.66,P0.05),對二線藥物耐藥率也大于初治患者(χ~2=8.89,P0.05)。復治MDR患者耐藥率明顯大于初治患者(χ~2=14.47,P0.05),復治患者對INH、RFP、OFX的耐藥率均大于初治患者。4.羅氏培養(yǎng)方法和線性探針技術的性能比較以羅氏培養(yǎng)結果為標準,對RFP或INH耐藥菌株46例采用線性探針方法檢測。RFP的耐藥敏感度97.5%,特異性為83.33%,一致性為0.808;INH的耐藥敏感度為88.89%,特異性為90%,一致性為0.712。線性探針技術對耐多藥結核病(MDR-TB)檢測的靈敏度為83.33%,特異性為87.50%,一致性為0.679。線性探針和羅氏培養(yǎng)兩種方法對MDR-TB的檢出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73,P0.05)。5.基因突變的情況40例利福平耐藥的菌株,rpoB基因突變的位點主要是S531L,有27例,占67.5%。33例異煙肼耐藥的菌株,突變主要是KatG基因的S315T1位點,有22例,占66.7%;7例inhA基因的突變均是C15T位點,其中3例S315T1位點也同時發(fā)生改變。結論亳州市結核病患者的耐藥情況不容樂觀,特別是復治患者的耐藥情況較為嚴重。利福平和異煙肼菌株耐藥基因突變與國內部分地區(qū)研究基本一致,但仍有自己的特點。線性探針技術對利福平和異煙肼的耐藥檢測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其結果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圖文】:
安徽醫(yī)科大學公共衛(wèi)生碩士(MPH)學位論文加入 1-2 倍左右體積 4%的氫氧化鈉前處理液,擰緊螺旋蓋,放置在旋渦振蕩器震蕩 30-60 秒至標本充分混勻,室溫放置 15 分鐘待用。1.4.3.2.3 痰標本保存:留取涂片陽性的痰標本,放置于-20℃冰箱凍存,待分離養(yǎng)物合格后再銷毀。1.4.3.2.4 接種:前處理完成后,用無菌吸管吸取前處理液 0.1 毫升,均勻接種支酸性羅氏培養(yǎng)基斜面上,37℃下保持斜面水平向上培養(yǎng) 24 小時,然后直立放繼續(xù)培養(yǎng)。羅氏培養(yǎng)基陽性結果見圖 2。

分類 人數 構成比(%)(歲) 0~ 10 3.9821~ 64 25.5041~ 72 28.6961~ 105 41.83別 男性 208 82.87女性 43 17.13業(yè)構成入研究的 251 例患者,職業(yè)以農民為主,有 232 例,占 92.43%,非農民其中學生有 4 例,企業(yè)職工 3 例,商業(yè)服務人員 3 例,事業(yè)單位員工 1輸業(yè)人員 2 例,離退休人員 3 例,,其他 3 例。詳情見圖 3。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446.5;R5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靜韜;劉宇紅;;2017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全球結核病報告要點解讀[J];國際呼吸雜志;2018年10期
2 歐喜超;夏輝;李強;逄宇;趙冰;張治英;李俊晨;趙雁林;;快速核酸提取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檢測技術在肺結核診斷中的應用評價[J];中國防癆雜志;2016年05期
3 高謙;梅建;;傳播才是造成我國結核病高耐藥率的主要原因[J];中國防癆雜志;2015年11期
4 馬利;茹浩浩;陳連勇;楊慧娟;楊星;楊蕊;許琳;;線性探針法檢測云南地區(qū)結核分枝桿菌耐藥的應用評價[J];臨床檢驗雜志;2015年08期
5 張正冬;張海燕;林存智;;WHO第四版結核病治療指南解讀[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4年23期
6 李建國;;結核病傳播的預防[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3年04期
7 李強;夏輝;歐喜超;趙冰;逄宇;趙雁林;;應用線性探針技術與傳統(tǒng)藥敏試驗檢測耐藥結核病的成本比較[J];中國防癆雜志;2013年03期
8 李輝;馬曉光;石潔;王瑜;閆國蕊;楊洪毅;李強;趙雁林;;線性探針法MTBDRplus用于涂陽肺結核的耐多藥檢測研究[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3年02期
9 楊輝;張國良;張明霞;陳心春;陳建波;吳愛武;;某地區(qū)結核分枝桿菌利福平和異煙肼耐藥相關基因突變特征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2年34期
10 ;非結核分枝桿菌病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2年08期
本文編號:
27013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2701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