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部分磁敏感加權血管成像檢測腦微出血的敏感性及其對急性腦梗死預后評估的臨床價值目的:比較磁敏感加權血管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angiography,SWAN)與梯度回波T_2~*加權成像(Gradient-echo T_2~*-weighted Imaging,GRE-T_2~*WI)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腦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檢出敏感性,探討SWAN在評估急性腦梗死預后中的應用價值,為腦梗死的臨床治療提供理論依據。方法:對發(fā)病6-72h內且未經溶栓治療的47例急性腦梗死患者行計算機體層攝影(Computed Tomography,CT)、常規(guī)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GRE-T_2~*WI、SWAN序列掃描。統(tǒng)計CMBs數(shù)目并分級,比較CMBs在GRE-T_2~*WI序列和SWAN序列上的總體檢出率的差異,隨訪患者3個月時預后情況,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患者預后的危險因素。結果:GRE-T_2~*WI、SWAN分別檢出CMBs 115枚和185枚,SWAN對CMBs的檢出率高于GRE-T_2~*WI,兩者的檢出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4.673,P0.05);在預后單因素分析中,年齡、NIHSS評分、CMBs分級與預后有關;多因素分析顯示,在校正了年齡后,NISHH評分、多發(fā)CMBs(10枚)是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OR=1.503,95%CI 1.065~2.122,P=0.021;OR=26.662,95%CI1.949~364.664,P=0.014)。結論:SWAN檢測CMBs的敏感性較高,CMBs與急性腦梗死患者的預后明顯相關,CMBs的存在以及數(shù)量影響急性腦梗死患者3個月時的恢復情況,利用SWAN檢測CMBs對腦梗死患者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及預后評估具有指導價值,可作為急性腦梗死的常規(guī)檢查序列。第二部分SWAN在指導急性腦梗死溶栓治療及評估預后中的臨床價值目的:探討SWAN顯示的不對稱性皮質靜脈征(asymmetrical cortical vein sign,ACVS)在指導急性腦梗死溶栓治療及評估預后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收集我院發(fā)病6h內急性腦梗死患者65例,在治療前均行常規(guī)MRI、SWAN掃描,根據有無ACVS分為ACVS組和ACVS陰性組,ACVS組發(fā)病至溶栓時間4.5h患者11例、4.5-6h溶栓患者9例、非溶栓患者15例,ACVS陰性組4.5h溶栓患者9例、4.5-6h溶栓患者7例、非溶栓患者14例,應用Rankin修訂量表(Modfied Rankin Scale,mRS)比較兩組患者在不同溶栓時間和非溶栓治療下發(fā)病3個月時的預后情況。結果:兩組在4.5h溶栓治療下預后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1.00.05),在4.5-6h溶栓治療下ACVS組比ACVS陰性組患者預后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10.05),在非溶栓治療下ACVS組比ACVS陰性組患者預后差,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60.05)。有ACVS的患者在4.5h溶栓、4.5-6h溶栓治療下預后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5660.0125),ACVS陰性的患者在4.5h溶栓治療下比4.5-6h溶栓治療下預后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90.0125)。結論:急性腦梗死患者在發(fā)病4.5h內有無ACVS均可在溶栓中獲益;發(fā)病4.5h-6h內顯示有ACVS的患者比ACVS陰性患者更能在溶栓中獲益;發(fā)病6h內有ACVS的患者在非溶栓治療下比ACVS陰性的患者預后較差;發(fā)病6h內有ACVS的患者溶栓治療比非溶栓治療預后較好。運用SWAN技術對急性腦梗死ACVS的顯示,可早期識別腦組織缺血狀態(tài),為是否進行溶栓治療及評估預后提供理論基礎。
【學位授予單位】:石河子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445.2;R743.3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寧;崔夢梅;吳長江;蘇凱;;磁敏感加權成像對腦外傷微出血的臨床應用[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8年11期
2 張有為;舒龍;汪應瑞;李紅;;SWI對急性腦梗死靜脈溶栓治療決策的價值[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7年08期
3 汪春霞;吳詩楠;龔曉嬌;張美珍;諶書云;邱煜森;周遷;章金沖;洪道俊;方樸;;急性腦梗死患者磁敏感加權成像顯示的不對稱性皮質靜脈征的臨床觀察[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7年06期
4 郭淑寧;鄒廣東;尤克增;;磁敏感加權成像與TOF-MR血管成像對急性腦梗死中大腦中動脈內血栓檢測的對比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5年09期
5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內治療中國指南2015》發(fā)布[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5年23期
6 陶永君;;磁敏感加權成像在腦微出血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年08期
7 賈素蘭;王曉明;;磁敏感加權成像對腦梗死的診斷價值[J];磁共振成像;2015年03期
8 陳翠榮;白青科;趙振國;隋海晶;黃敬;;MRI指導下輕中度腦梗死超時間窗靜脈溶栓預后影響因素分析[J];上海醫(yī)藥;2015年05期
9 董龍春;文小檢;劉筠;許亮;;SWI在預測缺血性腦卒中出血性轉化中的價值[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4年04期
10 白青科;趙振國;隋海晶;謝秀海;趙曉暉;陸練軍;沈健;陳娟;楊娟;;快速MRI指導的4.5h及4.5~12h時間窗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治療的對照研究[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12年10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慧勤;SWI不對稱靜脈低信號及磁敏感血栓征在急性缺血性卒中中的應用[D];鄭州大學;201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廉凱茜;磁敏感加權成像對急性腦梗死動脈和靜脈異常的影像學評估[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趙玉丹;梯度回波(GRE)T2*WI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合并出血性轉化中的應用價值[D];山東大學;2014年
3 周海飛;SWI及ASL磁共振功能成像對早期缺血性腦梗死的臨床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4 王特;長沙市社區(qū)腔隙性腦梗死的流行病學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5 文小檢;SWI在缺血性腦卒中出血性轉化中的應用[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
26000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2600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