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克雷伯菌耐藥性監(jiān)測及產(chǎn)ESBLs肺炎克雷伯菌ESBLs基因與可移動遺傳元件的相關(guān)性分析
【圖文】:
圖 2-1 2008-2018 年肺炎克雷伯菌對常用抗生素的耐藥率Fig. 2-1 Resistance rates (%)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to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 during 2008-20182.1.4.2 肺炎克雷伯菌在主要臨床科室分布中的耐藥情況2008-2018 年,碳青霉烯類、氨基糖苷類、喹諾酮類除外,從新生兒科分的肺炎克雷伯菌對頭孢類、β-內(nèi)酰胺酶抑制劑、磺胺類及其他內(nèi)酰胺類的耐藥明顯高于 ICU 等其他臨床科室(P<0.05),,詳見表 2-6。
表 2-11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相關(guān)危險因素的二元 logistic 回歸分析Tab. 2-11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risk factors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infection變量 偏回歸系數(shù) 標準誤 Wald P 值 OR 值OR 值的95%置信區(qū)間下限 上限常量 0.573 0.294 3.783 0.052 1.773有創(chuàng)性檢查或治療 㧟0.016 0.309 0.003 0.958 0.984 0.537 1.802留置管 1.002 0.313 10.235 0.001 2.723 1.474 5.0292.3 產(chǎn) ESBLs 肺炎克雷伯菌 ESBLs 基因與可移動遺傳元件相關(guān)性分析2.3.1 ESBLs 基因與 MGEs 標記基因的檢測2.3.1.1 瓊脂糖凝膠電泳每種基因均有 PCR 產(chǎn)物陽性的標本,電泳所得的條帶均明亮、清晰、無雜帶,見圖 2-2、圖 2-3。
【學位授予單位】:貴州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446.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朝云;陳應強;熊蕓;楊忠玲;楊懷;;呼吸機相關(guān)性肺炎死亡與高黏液表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相關(guān)性巢式病例對照研究[J];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2019年01期
2 肖春霞;;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與耐藥率研究[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8年07期
3 錢揚會;李小樂;李艷君;郝秀紅;丁毅偉;丁賠賠;王嬌賢;趙強元;;2011~2015年某院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特點及耐藥性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年23期
4 季艷艷;楊正貴;張宏艷;;耐亞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耐藥基因的檢測分析[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7年01期
5 杭欣;張波;;替加環(huán)素治療耐藥肺炎克雷伯菌肺部感染的療效評價[J];北方藥學;2016年05期
6 陳躍祖;;泉州市兒童肺炎克雷伯菌與成人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藥性變遷分析[J];河北醫(yī)學;2015年02期
7 黃健云;芮勇宇;莫和國;黎泳儀;陸小琴;歐水連;邴晏如;;兒童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情況調(diào)查及耐藥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15年01期
8 張紅進;;老年人肺炎克雷伯菌分離株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基因研究[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9 溫紹霞;武軍駐;;黃芩素對肺炎克雷伯菌生長及生物膜形成能力影響的研究[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年20期
10 曹松山;陳海燕;裴保方;李燕;段彥彥;馬瑞娟;黃偉;;我院2009~2011年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耐藥性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3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健銘;姜如金;吳康樂;馬兆龍;;耐藥肺炎克雷伯菌β-內(nèi)酰胺酶基因和可移動遺傳元件研究[A];第二屆中國臨床微生物學大會暨微生物學與免疫學三江論壇論文匯編[C];2011年
2 余艷芳;惠燕霞;;262株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臨床分析[A];首屆中國臨床微生物學大會(寧波會議)暨《醫(yī)學參考報》微生物學與免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10年
3 劉唯;陳鍵;;老年神經(jīng)康復科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整合子耐藥基因分析[A];第七屆中國臨床微生物學大會暨微生物學與免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16年
4 沈麗珍;;回顧性分析2012-2014年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藥表型及變遷[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臨床微生物學術(shù)年會暨第十一次全球華人臨床微生物學與感染癥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15年
5 萬珊;費櫻;楊煥婕;劉寶;;1051株臨床肺炎克雷伯菌藥敏分析[A];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第十八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shù)年會論文資料匯編[C];2011年
6 陳建江;陳國英;;住院患者分離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藥性和流行狀況分析[A];2011年浙江省檢驗醫(yī)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7 王予川;楊懷;鄭金鼎;徐艷;牟霞;羅湘蓉;袁軍;;ESBLs陽性肺炎克雷伯菌的目標性監(jiān)測與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七次全國兒科學術(shù)大會論文匯編(上冊)[C];2012年
8 馬峻;樊毅;江麗萍;詹學峰;;肺結(jié)核患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藥敏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中青年檢驗醫(yī)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9 李儒貴;譚華炳;;肺炎克雷伯菌cAMP受體蛋白基因缺失株的構(gòu)建及其在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感染病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14年
10 王德春;王瑞蓮;;196株肺炎克雷伯菌藥敏分析[A];第十屆全軍檢驗醫(yī)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張敏;抗菌不成反致感染[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1年
2 徐珍 編譯;超級病菌橫掃歐洲[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12年
3 吳剛;CHINET:十載求索,精進前行[N];健康報;201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麗鳳;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基因組序列分析及其與中性粒細胞的作用機制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8年
2 劉周;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分子特征、碳青霉烯耐藥機制及進化相關(guān)適應性代價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9年
3 馮嬌;產(chǎn)KPC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藥質(zhì)粒研究[D];軍事科學院;2018年
4 賈艷;豬源肺炎克雷伯菌菌毛致病的分子基礎(chǔ)及其免疫相關(guān)抗原表位的篩選[D];吉林大學;2007年
5 姚芬;肺炎克雷伯菌和假單胞菌耐藥機制研究[D];汕頭大學;2007年
6 朱衛(wèi)民;肺炎克雷伯菌β—內(nèi)酰胺酶耐藥機制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2年
7 趙麗娜;基層醫(yī)療機構(gòu)大腸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氟喹諾酮耐藥分子流行及遺傳特征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8 李家斌;產(chǎn)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腸埃希菌流行病學及分子生物學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9 喻瑋;磷霉素單用及聯(lián)合對產(chǎn)K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PK/PD和基因組學研究[D];浙江大學;2017年
10 蔡璇;ICU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質(zhì)粒介導喹諾酮耐藥基因檢測和耐藥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宇賀;肺炎克雷伯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D];吉林大學;2019年
2 盧潔;產(chǎn)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藥及分子流行病學研究[D];江蘇大學;2019年
3 莫梢梢;肺炎克雷伯菌耐藥性監(jiān)測及產(chǎn)ESBLs肺炎克雷伯菌ESBLs基因與可移動遺傳元件的相關(guān)性分析[D];貴州醫(yī)科大學;2019年
4 張文舉;河北省秦皇島地區(qū)狐源肺炎克雷伯菌毒力與耐藥檢測及分析[D];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9年
5 唐敏;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生物標志的鑒定研究及基因組學分析[D];西南醫(yī)科大學;2019年
6 陳征;燒傷病房碳青霉烯類耐藥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流行病學、耐藥機制及毒力特點的初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7年
7 韓坤;貂源肺炎克雷伯菌的生物學特性及致病性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9年
8 黃亞雨;耐碳青霉烯類肺炎克雷伯菌同源性分析及傳播機制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8年
9 顧毅;硝酸鎵對碳青霉烯耐藥肺炎克雷伯菌生長及其生物膜的抑制作用[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9年
10 田李均;肺炎克雷伯菌的臨床特征及高毒力菌株的耐藥機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5947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2594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