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視覺傳感器標定技術研究
【圖文】:
第一章 緒論外形和尺寸檢測一直是人類生活中無法避免的,隨著現(xiàn)代社會生活水平的提制造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加工的零件具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和尺寸,同時人們愈加效率、低本以及高精度,傳統(tǒng)的測量方式,比如卡尺、千分表、量塊,已經無生產要求,新的測量方式應運而生,三維測量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其在工與組裝、虛擬模擬、逆向工程等領域都已發(fā)揮巨大的作用,同時三維測量技術醫(yī)學、教育科研、文化創(chuàng)意、甚至犯罪現(xiàn)場分析等領域的應用也正在興起。1 三維測量方法概述目前,在工業(yè)中被實際應用的三維測量方法可大致分兩種:接觸式測量,非測量,如圖 1.1。
圖 1.2 三坐標測量機非接觸式測量技術大致包括光學、聲學、電磁學等方面,但就目前而言,應用為廣泛和最有發(fā)展前景的是光學非接觸式測量,全站儀在角度測量發(fā)展過程中應用生,,在測繪作業(yè)中發(fā)揮著巨大作用;激光雷達的研發(fā)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已經開其工作原理和雷達相似,可以同時實現(xiàn)單點測量和形面測量,效率高,但價格昂貴激光 3D 投影系統(tǒng)主要應用在汽車零部件、飛機部件的裝配中[2],將已有的設計好的型直接打在汽車或飛機上,對裝配檢測工作起指導作用,相對于三坐標測量機的優(yōu)是直觀,缺點在于工作過程中投影光線易被遮擋;立體視覺可以分為手持式與非手式,主要區(qū)別在于便攜性以及隱藏細節(jié)測量質量不同,而且手持式測量儀可以實現(xiàn)態(tài)測量,可以分為被動式和主動式,主要區(qū)別在于采用光源形式不同,被動式是指有任何添加光源,在自然光條件下拍攝物體進行測量,可分為單目、雙目、多目測主動式測量是系統(tǒng)采用結構光照射被測物,攝像機采集經過結構光調制的光信息,而實現(xiàn)三維物體測量[3]。非接觸式的光學測量方法相對于接觸式三坐標測量方法,擴了測量范圍,增加了測量點數(shù),測量速度明顯提高,應用范圍更加廣泛。
【學位授予單位】:長春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P391.41;TP2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Lee Kielblock;;視覺傳感器迎來快速發(fā)展[J];現(xiàn)代制造;2006年06期
2 Lee Kielblock;;視覺傳感器迎來快速發(fā)展[J];電氣時代;2006年05期
3 ;視覺傳感器在制藥包裝行業(yè)中的應用[J];現(xiàn)代制造;2007年12期
4 曾波;周非;王中金;王立宗;;視覺傳感器在卷煙燃燒儀中的應用[J];煙草科技;2008年09期
5 劉震;張廣軍;魏振忠;;基于雙平面靶標的多視覺傳感器現(xiàn)場全局校準[J];機械工程學報;2009年07期
6 霍軍;劉建平;;一種視覺傳感器網絡的實現(xiàn)方法[J];科技信息;2010年05期
7 劉正飛;;機器人近距離視覺傳感器的解析[J];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學報;1986年01期
8 思源;;防火災用激光視覺傳感器[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1990年03期
9 霍平;李寧寧;張海旺;張光浩;張學鋒;;結構光視覺傳感器模型分析與研究[J];電焊機;2014年04期
10 廖凱;歐姆龍視覺傳感器系統(tǒng)簡介和應用[J];傳感器世界;200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楊學友;葉振忠;劉常杰;李博文;;一種高速智能化視覺傳感器設計[A];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2 邴志剛;王娟;劉景泰;劉媛;;交互式視覺傳感器網絡的研究[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九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湯一平;葉永杰;朱藝華;顧校凱;;智能全景視覺傳感器及其應用研究[A];第二屆長三角地區(qū)傳感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4 吳曄;張本宏;;網絡化多視覺傳感器檢測系統(tǒng)的應用研究[A];計算機技術與應用進展——全國第17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CACIS)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6年
5 李勇;米永奇;張騰達;艾竹君;盧榮勝;;基于1394多視覺傳感器在線測量系統(tǒng)的設計[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九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吳偉;荊樹帥;胡巖;劉麗明;;基于視覺傳感器的機器人定位算法研究[A];2009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第三分冊)[C];2009年
7 劉常杰;楊學友;葉聲華;;基于FPGA的數(shù)字式智能化視覺傳感器研究[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五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8 劉南生;汪巖峰;袁尤智;;激光MIG焊縫視覺傳感的抗雜光干擾研究[A];第十七屆十三。ㄊ校┕鈱W學術年會暨“五省一市光學聯(lián)合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陳蕾;康耐視推出第三代Checker視覺傳感器[N];中國包裝報;2009年
2 記者 梁晶;無需緊迫盯梢 電子眼可把質量關[N];中國包裝報;2007年
3 陳蕾;康耐視擴充Checker視覺傳感器的檢測功能[N];中國包裝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曉笛 特約通訊員 黃敏感;長風破浪會有時[N];大眾科技報;2002年
5 黃 敏;長風破浪會有時[N];大眾科技報;2003年
6 陳蕾;康耐視推出兩款高分辨率Checker視覺傳感器產品[N];中國包裝報;2009年
7 鄧立圣;歐姆龍新品問世[N];中國電力報;2007年
8 編譯 朱丹寧;智能工作伴侶思維接近人類[N];北京科技報;2005年
9 沛沛、肖湘江;機器小海豹 為你消愁[N];北京科技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余琨;基于視覺與接近覺的水下多目標定位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2 林穎;全向視覺傳感器標定[D];浙江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業(yè)篷;基于視覺傳感器的老人突發(fā)失能檢測算法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5年
2 李寧;手持式視覺傳感器標定技術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6年
3 趙龍;動態(tài)視覺傳感器網絡的研究[D];江南大學;2011年
4 吳彰良;視覺傳感器結構優(yōu)化設計與標定技術[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5年
5 王曉麗;視覺傳感器仿真的研究與實現(xiàn)[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6 蔣國華;視覺傳感器及其圖像匹配算法[D];浙江大學;2007年
7 馬爽;新型柔性測量視覺傳感器設計[D];天津大學;2014年
8 劉s
本文編號:25219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521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