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處的“中道”——兒童陪護機器人的倫理風險分析
本文選題:共處 切入點:中道 出處:《自然辯證法研究》2017年04期
【摘要】:今天,兒童陪護機器人開始走進人們的生活,但同時它也可能對兒童的身體健康、正常社會交流、生命的真實性認識、安全依戀等方面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各種爭議也因此而生。以“中道”的觀點看待人機共處,則能直面機器人與人共處的事實,從而避免對兒童陪護機器人的各種偏見,并從兒童陪護機器人自身的應(yīng)用、發(fā)展出發(fā),探尋出其倫理風險的應(yīng)對策略。
[Abstract]:Today, the child escort robot begins to come into people's life,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may also bring great threat to children's health, normal social communication, the authenticity of life, safety attachment and so on.Disputes arise as a result.Viewing man-machine coexistence from the view of "middle road" can face up to the fact that robots coexist with people, thus avoiding all kinds of prejudices against children escort robots, and starting from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escort robots themselves.To find out its ethical risk strategy.
【作者單位】: 東南大學哲學與科學系;
【分類號】:N03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A Multi-robot Coordinated Hunting Strategy with Dynamic Alliance[A];2009中國控制與決策會議論文集(2)[C];2009年
2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kneed passive-dynamic biped robot[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3 劉凱;孫增圻;安斌;;Localization system for mobile robot using scanning laser and ultrasonic measurement[A];2011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第一分冊)[C];2011年
4 Julio V.Méndez Bethencourt;嚶ngel Valera Fern餼ndez;;Controller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for a differential drive wheeled mobile robot[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C];2011年
5 ;THERMAL DESIGN FOR THE RELIABILITY OF ROBOT CONTROLLER BOX[A];第十九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二)[C];2000年
6 Simon X.Yang;Max Q.-H.Meng;;An Improved Self-Organizing Map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to Path Planning of a Multi-robot System[A];2003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3年
7 Guansheng Xing;Shuangna Tian;Hexu Sun;Weipeng Liu;Huawang Liu;;People-following System Design for Mobile Robots Using Kinect Sensor[A];第25屆中國控制與決策會議論文集[C];2013年
8 Hao-Bo Kang;Jian-Hui Wang;Li-Ye Yu;Lei Xu;;Adaptive controller design for upper-limb rehabilitation robot[A];第25屆中國控制與決策會議論文集[C];2013年
9 Jing ZHAO;Mengfan LI;Wei LI;Qinghao MENG;Qi LI;Guoxin ZHAO;;Behavior imagery system for online-control of humanoid robot[A];中國神經(jīng)科學學會第十屆全國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3年
10 Peter Xiaoping Liu;Max Q-H Meng;Simon X.Yang;;Design and Integration of On-line Mobile Robots[A];2003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本報記者 張業(yè)軍 王永強;富士康 “機器人”潛伏[N];中國經(jīng)營報;2011年
2 凱文·凱利;機器人“來襲”:我們終將失業(yè)?[N];北京科技報;2013年
3 王訊;“我究竟是什么?”[N];中國有色金屬報;2014年
4 本報記者 沈慧 實習生 王代強;機器人:是幫手還是對手?[N];經(jīng)濟日報;2014年
5 齊欣邋江麗萍;是學子歸來的黃金時期[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
6 思涵;世界上最可愛的機器人[N];計算機世界;2010年
7 本報記者 楊琳樺;機器人入侵微軟[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Saifullah Samo(塞夫樂·薩莫);燃料驅(qū)動跳躍機器人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Rai Afaq Ali(瑞揚);Delta機器人的動力學分析和振動控制[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2 劉鋒濤;Revit結(jié)合Robot Structural Analysis方式的混凝土框架結(jié)構(gòu)本土化設(shè)計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6年
3 琚興空;基于行為模式的Web Robot檢測技術(shù)研究[D];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2017年
4 袁濱;基于陷阱技術(shù)的web robot檢測方法研究[D];沈陽航空工業(yè)學院;2010年
5 卡羅(Carlo Treu);精益思想在人機合作中的應(yīng)用[D];清華大學;2013年
6 青木俊介;[D];東華大學;2009年
7 姆斯塔法;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luò)的二關(guān)節(jié)機器人協(xié)調(diào)控制[D];湖南大學;2005年
8 姜杰;專業(yè)搜索引擎分布式Robot設(shè)計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9 尹青;基于Robot框架的板卡自動化測試系統(tǒng)設(shè)計及實現(xiàn)[D];復(fù)旦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7027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702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