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爐鐵溝料制作_高爐料流軌跡的數(shù)學模型
本文關鍵詞:高爐料流軌跡的數(shù)學模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第29卷第9期2007年9月
北
Journalof
京科技大學學報
V01.29No.9
univers吣ofsc如n此nI-d1hhnoIo科№OiT|gSep.20孵
高爐料流軌跡的數(shù)學模型
朱清天程樹森
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tài)工程學院,北京100083
摘要針對目前高爐料流軌跡計算的不足,本模型考慮了顆粒在空區(qū)下落過程中受重力、浮力及煤氣曳力的作用.計算了爐料顆粒在溜槽和空區(qū)下落等階段的運動軌跡通過探討不同爐料(焦炭、燒結礦、球團礦)在其粒徑范圍內(nèi)的布料半徑變化及煤氣的曳力大小,分析了曳力對爐料落點的影響規(guī)律.結果表明:精確計算料流軌跡必須考慮煤氣曳力的影響,不同密度、粒徑及形狀系數(shù)的顆粒在料面上落點各不相同,爐頂煤氣流分布將影響高爐爐料的徑向分布.關鍵詞高爐;裝料;料流軌跡;落點;數(shù)學模型分類號TF542.5
作為高爐上部調(diào)劑的裝料制度對煤氣流的分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裝料過程中,除爐料本身性質外,對煤氣分布影響最大的操作是爐料的徑向分布,即爐料堆尖所在位置,這也直接決定了料面的形狀變化.
無鐘爐頂?shù)膽茫瑸楦郀t進行靈活的上部調(diào)劑提供了手段.溜槽角度及轉速的變化使料流軌跡千變?nèi)f化.爐料落點也各有不同.通過實際高爐料流落點測定,焦炭與礦石的落點存在很大差異,即使相同的爐料顆粒由于粒徑不同,料流寬度變化也相當大【2】.這是由于顆粒出溜槽后在空區(qū)下降時,除受自身重力外還受煤氣曳力和浮力的作用.這些阻力隨顆粒的密度、粒徑、形狀等因素不同而變化,導致顆粒落點也發(fā)生很大的偏差.
顆粒在理想狀況中下落,則落點基本相同.文獻[3】就認為煤氣對爐料的阻力只是其重力的1/1000,,可以忽略.其實文獻[3]存在以下問題:(1)考慮的煤氣黏度比實際要小一個數(shù)量級;(2)阻力系數(shù)是按球形顆粒在流體中的大小來取值的,這比實際復雜體的阻力系數(shù)要小;(3)煤氣密度取一個大氣壓下的氣體密度,這與目前高爐的高壓環(huán)境不符;
在文獻[4]中。計算裝料時爐料的運動考慮了煤氣對顆粒的作用.但計算中也存在著一定問題:(1)顆粒形狀對曳力系數(shù)影響很大。不能認為所有顆粒阻力系數(shù)相等;(2)密度選擇也是目前大多布料計算中存在的較大問題,對于高爐爐料來說,密度一般分三種,即密度(絕對密實狀態(tài))、表觀密度(考慮顆粒自身孔隙率)和堆密度(考慮爐料料層的空隙度),三者依次減小,在研究顆粒下落過程就應選用顆粒的表觀密度,而不是在布料中通常所說的料層堆積密度;(3)文獻計算曳力分量時,均認為與速度分量的平方成正比(R=cbi),這既不符合矢量的平行四邊形法則,也與曳力的定義不符.曳力的大小與煤氣相對顆粒的流速平方成正比,而不能先通過速度分量再求分曳力.
本文通過顆粒在溜槽及空區(qū)下落等階段的受力分析,計算了實際煤氣流下爐料的料流軌跡,討論了煤氣曳力在計算中的重要性及其影響規(guī)律,為準確預測爐內(nèi)料面形狀以及徑向礦焦比分布奠定基礎,從而為合理煤氣分布的實現(xiàn)提供可能.
1模型
本模型研究了在無鐘爐頂裝料時,爐料顆粒在溜槽和空區(qū)中的運動狀況.1.1旋轉溜槽
圖1為顆粒在溜槽內(nèi)運動時的模型簡圖.顆粒以一定的初速(”。)到達溜槽上端,在傾斜角為a,轉速為m的溜槽中,顆粒所受的力有:(1)重力,mg;(2)離心力,FT=4一m‰2cos口;(3)正壓力,FN=
(4)曳力及&數(shù)計算所需的流體速度為煤氣與顆
粒間的相對速度,其大小隨顆粒下降速度變化而變化,并不是簡單的煤氣流速.因而煤氣曳力對顆粒軌跡的影響很大。實際計算布料軌跡時需要考慮煤氣的影響;不考慮煤氣影響而設計的布料方式與實際情況存在很大誤差.
收穡日期:2006-04一14修回日期:2006—09-21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60472095)
作者簡介:朱清天(1981一).男,碩士研究生;程樹森(1964一),男教授.博士
mgsin口一4一m‰2cos2a;(4)摩擦力,Ff=廬k.則
顆粒加速度:
萬方數(shù)據(jù)
本文關鍵詞:高爐料流軌跡的數(shù)學模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837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ysx/183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