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重慶大學(xué)學(xué)報(bào) 無刷雙饋電機(jī)穩(wěn)態(tài)數(shù)學(xué)模型和運(yùn)行特性分析
本文關(guān)鍵詞:無刷雙饋電機(jī)穩(wěn)態(tài)數(shù)學(xué)模型和運(yùn)行特性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第3 6 卷第 8 期 2 0 1 3年8月
重 慶 大 學(xué) 學(xué) 報(bào) J o u r n a l o f C h o n i n U n i v e r s i t g q g y
V o l . 3 6N o . 8 A u . 2 0 1 3 g
: / . s s n. 1 0 0 0 d o i
1 0. 1 1 8 3 5 5 8 2 X. 2 0 1 3. 0 8. 0 1 0 - j j
無刷雙饋電機(jī)穩(wěn)態(tài)數(shù)學(xué)模型和運(yùn)行特性分析
韓 力, 羅 杰, 王 華, 潘紅 廣
( ) 重慶大學(xué) 輸 配 電 裝備 及 系統(tǒng) 安全 與 新技術(shù) 國(guó)家重點(diǎn)實(shí)驗(yàn)室 , 重慶 4 0 0 0 4 4
, 摘 要: 為 了 深 入 研究 籠 型 轉(zhuǎn) 子 無 刷 雙 饋 電 機(jī) ( 的穩(wěn)態(tài) b r u s h l e s s d o u b l f e d m a c h i n e B D FM) - y 特性 , 從 耦 合電 路 出 發(fā) , 給出 了 B 進(jìn) 而 分析并得 到 了 B 有 功功率 、 無 D FM 的 基 本 方 程 式 , D FM 電流 、 功功率 、 電 磁 轉(zhuǎn) 矩 和功率 因 數(shù)的數(shù)學(xué) 模型 。 在此基礎(chǔ)上 , 通過 M 獲得 a t l a b 對(duì) 1 臺(tái)樣 機(jī)進(jìn)行 了 仿真 , 了B 矩 頻 特性 、 功角特性 、 無 功特性 、 功率 因 數(shù) 特性和 V 形曲線 , 并利用數(shù)學(xué) 模型 D FM 的 矩 角特性 、 分析 了 B 頻率和 D FM 的 能 量 轉(zhuǎn)換 。 結(jié)果 表 明 : B D FM 的 各 種 穩(wěn) 態(tài) 特 性 均 可 表 示 為 控 制 繞 組 電 壓 、 功角 這 3 個(gè) 變 量的 函 數(shù) , 所 提 出的 模 型 簡(jiǎn) 化 了 B 為進(jìn)一步研究 B D FM 穩(wěn) 態(tài) 特 性 的 分 析 方 法 , D FM 的穩(wěn) 定 性和 控 制 策略 奠 定 了理論基礎(chǔ) 。 關(guān)鍵詞 : 無 刷雙饋 電機(jī) ; 交 流電機(jī) ; 耦 合電 路 ; 數(shù)學(xué) 模型 ; 穩(wěn)態(tài) 特性 ; 能 量 轉(zhuǎn)換 TM 3 0 1; TM 3 4 中圖分類號(hào) : 文獻(xiàn)標(biāo)志碼 : A ) 文章編號(hào) : 1 0 0 0 5 8 2 X( 2 0 1 3 0 8 0 6 1 0 7 - - -
A n a l s i s o n s t e a d s t a t e m a t h e m a t i c a l m o d e l s a n d o e r a t i n - y y p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b r u s h l e s s d o u b l f e d m a c h i n e - y
H A NL i, L U O J i e, WA N G H u a, P A N H o n u a n g g g
( , S t a t e K e L a b o r a t o r o f P o w e r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E u i m e n t &S s t e m S e c u r i t a n d N e w T e c h n o l o y y q p y y g y , ) C h o n i n U n i v e r s i t C h o n i n 4 0 0 0 4 4, C h i n a g q g y g q g : ( A b s t r a c t T o f u r t h e r s t u d t h e s t e a d s t a t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b r u s h l e s s d o u b l f e d m a c h i n e B D FM)w i t h - - y y y , , r o t o rt h e b a s i c e u a t i o n s a r e a c c o r d i n t o t h e c o u l i n c i r c u i t s o f B D FM.A n d t h e nt h e s u i r r e l i v e n - q q g g p g , , , o w e r o w e r o w e r m a t h e m a t i c a l m o d e l s o f B D FM c u r r e n t a c t i v e r e a c t i v e e l e c t r o m a n e t i c t o r u e a n d p p p g q , , f a c t o r a r e a n a l z e d a n d d e r i v e d r e s e c t i v e l .F u r t h e r m o r e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o r u e a n l e t o r u e - - y p y q g q , , f r e u e n c o w e r a n l e r e a c t i v e o w e r o w e r f a c t o r a n d V s h a e d c u r v e o f B D FM a r e o b t a i n e d r e s e c t i v e l - - q y, p g p p p p y b MAT L A B s i m u l a t i o n o f a e n e r c o n v e r s i o n o f B D FM i s a n a l z e d b t h e r o t o t e .T h e r o o s e d y g y y y p y p p p m o d e l s a t t h e s a m e t i m e .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a l l t h e s t e a d s t a t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B D FM m a t h e m a t i c a l - y , c a n b e e x r e s s e d a s t h e f u n c t i o n s o f t h e c o n t r o l w i n d i n s v o l t a e f r e u e n c a n d t h e a n l e .T h e o w e r p g g q y g p r o o s e d m o d e l s i m l i f i e s t h e a n a l s i s o f t h e s t e a d s t a t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B D FM a n d a t h e o r e t i c a l r o v i d e s - p p p y y p f o u n d a t i o n f o r t h e f u r t h e r s t u d o n o e r a t i n s t a b i l i t a n d c o n t r o l s t r a t e o f B D FM. y p g y g y : ; ; ; ; K e w o r d s b r u s h l e s s d o u b l f e d m a c h i n e A C m o t o r s c o u l i n c i r c u i t s m a t h e m a t i c a l m o d e l s s t e a d s t a t e - y p g y y ;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e n e r c o n v e r s i o n g y
收稿日期 : 2 0 1 3 0 3 0 6 - - ) 基金項(xiàng)目 : 輸配電裝備及系統(tǒng)安全與新技術(shù)國(guó)家重點(diǎn)實(shí)驗(yàn)室自主研究項(xiàng)目 ( 2 0 0 7 D A 1 0 5 1 2 7 0 9 2 0 3 , ( ) 。 作者簡(jiǎn)介 : 韓力 ( 男, 重慶大學(xué)教授 , 博士 , 主要從事電機(jī)設(shè)計(jì)及控制研究 , 1 9 6 3 E-m a i l h a n l i u . e d u . c n -) @c q
6 2
重 慶 大 學(xué) 學(xué) 報(bào) 第 3 6卷 超 同 步 速 和 自 然 同 步 速。 式 ( 表 明, 于亞同步速 、 2) 通過調(diào)節(jié)控制 繞 組 頻 率 的 大 小 和 正 負(fù) , 可以靈活調(diào) 節(jié)B D FM 的轉(zhuǎn)速和運(yùn)行狀態(tài) 。 轉(zhuǎn)子相對(duì)于功率繞組磁場(chǎng)的轉(zhuǎn)差率為 / / ( ) s n n 3 f r r r) p = ( p -n p, p =f 。 式中 f r 為轉(zhuǎn)子電流的頻率 同理 , 控制繞組磁場(chǎng)相對(duì)于轉(zhuǎn)子的轉(zhuǎn)差率 、 控制 繞組磁場(chǎng)相對(duì)于功率繞組磁場(chǎng)的轉(zhuǎn)差率分別為 / s f c r =f c r, / s= f s f c r c r。 p =s p ) ) , 可得 1 3 聯(lián)立求解式 ( ~ 式( ( ) 4 ( ) 5
作 為 一 種 新 型 交 流 電 機(jī) ,無 刷 雙 饋 電 機(jī) ( 取消了電刷和滑 環(huán) , 具 有 運(yùn) 行 可 靠、 變頻器 B D FM) 容量小 、 轉(zhuǎn)速和 功 率 因 數(shù) 可 調(diào) 、 系 統(tǒng) 成 本 低 等 優(yōu) 點(diǎn), 在電動(dòng)機(jī)變頻調(diào)速運(yùn)行以及發(fā)電機(jī)變速恒頻運(yùn)行方 面具有良好的應(yīng)用前景
[ ] 1 2 -
。
近年來, B D FM 由 于 其 獨(dú) 特 的 運(yùn) 行 特 性 而 受 。 到廣泛關(guān)注 文獻(xiàn)[ 3 4]介 紹 了 B D FM 的 基 本 結(jié) - 構(gòu)和工作 原 理, 文獻(xiàn)[ 5 6] 分 別 通 過 小 信 號(hào) 分 析 - 對(duì)B D FM 的 開 環(huán) 和 閉 環(huán) 穩(wěn) 定 運(yùn) 行 范 圍 進(jìn) 行 了 理 論計(jì)算, 并通過相關(guān) 實(shí) 驗(yàn) 進(jìn) 行 了 驗(yàn) 證, 文獻(xiàn)[ 7 8] - 對(duì)B 其中文獻(xiàn)[ D FM 的 動(dòng) 態(tài) 特 性 進(jìn) 行 了 分 析 , 7] 主要研究了不同轉(zhuǎn)子結(jié)構(gòu)對(duì)動(dòng)態(tài)特性的影響, 文 獻(xiàn)[ 8]則 側(cè) 重 于 B D FM 啟 動(dòng) 特 性 的 研 究 。 控 制 策略也是 B 其中文獻(xiàn)[ D FM 研 究 的 一 個(gè) 熱 點(diǎn) : 9 - 矢量控制和 1 1]分 別 對(duì) B D FM 的 直 接 轉(zhuǎn) 矩 控 制 、 文獻(xiàn)[ 模糊控制 進(jìn) 行 了 詳 細(xì) 介 紹, 1 2 1 4] 通 過 分 - 析得出 B D FM 穩(wěn) 態(tài) 運(yùn) 行 時(shí) 具 有 類 似 同 步 電 機(jī) 的 功角特性, 同時(shí)指出改變控制繞組電壓的大小可 文獻(xiàn) 以調(diào)節(jié) B D FM 的 穩(wěn) 定 運(yùn) 行 范 圍 和 功 率 因 數(shù) ; [ 建立了 B 1 5]通 過 頻 率 折 算 , D FM 的 等 效 電 路 , 給出了 穩(wěn) 態(tài) 運(yùn) 行 時(shí) 有 功 功 率 和 轉(zhuǎn) 矩 的 表 達(dá) 式。 現(xiàn)有文獻(xiàn) 對(duì) B D FM 穩(wěn) 態(tài) 特 性 的 研 究 主 要 側(cè) 重 于 功 率 因 數(shù) 特 性 等 方 面, 且分析方法十 功角特性、 對(duì)其 他 諸 如 有 功、 無功調(diào)節(jié)特性和 V 形 分復(fù)雜, 曲線等方面并沒有進(jìn)行分析。 為了尋求一種簡(jiǎn)捷且對(duì)各種穩(wěn)態(tài)特性都能進(jìn)行 在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 , 從籠型 轉(zhuǎn)子 分析的普遍方法 , 分析并得到 B D FM 的耦合電路 和 基 本 方 程 式 出 發(fā) , 了B 有功功率 、 無 功 功 率、 電磁轉(zhuǎn)矩和功 D FM 電流 、 率因數(shù)的數(shù)學(xué)模型 , 通過仿真研究了控制繞組電壓 、 頻率和功角 對(duì) B 矩 頻 特 性、 功角特 D FM 矩 角 特 性 、 無功特性 、 功率因數(shù)特性和 V 形曲線等穩(wěn)態(tài)特 性、 性的影響 ; 同時(shí) 還 提 出 了 一 個(gè) 簡(jiǎn) 化 的 有 功 功 率 表 達(dá) 式, 進(jìn)而分析了 B D FM 的能量轉(zhuǎn)換關(guān)系 。
f p p c +f c p p 。 ( ) 6 f p c) p( p +p 其 D FM 定 子 上 有 2 套 彼 此 獨(dú) 立 的 三 相 繞 組 , 。 中極對(duì)數(shù)為 p 頻率 p 的 功 率 繞 組 直 接 與 電 壓 為 Up、 s r p =
為f 極對(duì)數(shù)為p c 的控制繞組由 p 的工頻電 源 連 接 , 其 電 壓 Uc 和 頻 率 f 變頻電源供電 , c 可 調(diào)。 定 子 功 率繞組和控制 繞 組 在 理 論 上 沒 有 直 接 的 電 磁 耦 合 , 而是通過轉(zhuǎn)子的磁場(chǎng)調(diào)制作用來實(shí)現(xiàn)機(jī)電能量 的轉(zhuǎn)
4, 7] 。 經(jīng)頻率 折 算 后 , 換[ 籠型轉(zhuǎn)子 B D FM 的 穩(wěn) 態(tài) 耦 1 5] 。 合電路如圖 1 所示 [
圖 1 B D F M 的耦合電路
設(shè)功率繞組和 控 制 繞 組 的 電 壓 、 電流均按照電 動(dòng)機(jī)慣例進(jìn)行定義 。 根據(jù)耦合電路中參考方向的規(guī) 定, 可得到 B D FM 的穩(wěn)態(tài)電壓平衡方程式 ? ? ? Up = ( I I r Lp) ωp ωpMp j j r r p+ p+
1。 D F M 的耦合電路及電壓方程式
設(shè)功率繞組 和 控 制 繞 組 磁 場(chǎng) 轉(zhuǎn) 速 分 別 為 n p 和 則有 n c, / n 0 f p p =6 p p , / n 0 f c =6 c p c
? r Uc c ? ? L I +j ωp = ωpMc c I j c+ r r s s
烌 , 烍
(
)
}
( ) 1
r r ? ? ? L I I 0 =j ωp +j ωpMp ωpMc r I j r r c+ r p+ s r p 烎
(
)
( ) 7
式中 f p p c、 c 分別為功率繞組 和 控 制 繞 組 的 p、 p 和f 頻率與極對(duì)數(shù) 。 當(dāng)B 轉(zhuǎn)子轉(zhuǎn)速為 D FM 穩(wěn)定運(yùn)行時(shí) ,
[ 3- 4, 7- 8, 1 5]
? ? ? 式中 : 控制繞組和轉(zhuǎn)子電 I I I c、 r 分別為 功 率 繞 組 、 p、
流; 控制繞 r r r L L c、 r 和L c、 r 分 別 為 功 率 繞 組、 p、 p、 組、 轉(zhuǎn)子的電 阻 和 自 感 ; Mp r分 別 為 功 率 繞 組 r 和 Mc 和控制繞組與轉(zhuǎn)子 之 間 的 互 感 ; ω p 為功率繞組的角 頻率 。
( / ( 。 ( ) n 0 2 f p r =6 c) c) p -f p +p 0、 0和f B D FM 分 別 運(yùn) 行 當(dāng) f f c> c< c =0 時(shí) ,
等: 無 刷雙饋 電機(jī)穩(wěn)態(tài)數(shù)學(xué) 模型和 運(yùn) 行 特性 分析 第 8 期 韓 力 ,
6 3
2。 D F M 穩(wěn)態(tài)特性的數(shù)學(xué)模型
2. 1 電流計(jì)算模型 以? 令 其 初 相 角 為 0。 設(shè) ? Up 作 為 參 考 向 量 , Uc 滯后 ? 并定義為 B D FM 的 功 角 。 這 Up 的 角 度 為 α, 1 5] ) 將式 ( 分解為實(shí)部和虛部 , 可得 [ 時(shí), 7
) ) ) , 再結(jié)合式 ( 和式 ( 可得 8 1 1 1 5 ~(
2 / ) 。 ( ) 3 r I Pp s 1 7 r +P r r c r r =s p( ) 可 見, 功率繞組和控制繞組傳遞給轉(zhuǎn) 1 7 由式 (
有部分轉(zhuǎn)變?yōu)檗D(zhuǎn)子銅耗 , 其余則轉(zhuǎn) 子的有功功率中 , 則式( 可簡(jiǎn) 換成 機(jī) 械 功 率 。 若 忽 略 轉(zhuǎn) 子 電 阻 , 1 7) 化為 / 。 ( ) Pp s 1 8 r =-P c r ) 可 見, 控制繞組傳遞給轉(zhuǎn)子的有功功 1 8 由式 ( 率, 為功率繞 組 傳 遞 給 轉(zhuǎn) 子 的 有 功 功 率 的 s 倍 。 也 就是說 , 控制繞組作為 B 只需承擔(dān) D FM 的 副 繞 組 , 轉(zhuǎn)差功率 。 2. 3 電磁轉(zhuǎn)矩計(jì)算模型 設(shè)功率繞組和控制繞組產(chǎn)生的電磁轉(zhuǎn)矩分別為 ) 、 ) , 由式 ( 式( 和式 ( 可得 B Tp 和 Tc, 9 1 1 1 4) D FM 的 總電磁轉(zhuǎn)矩為
r I Lp I I r -ω i -ω r r i -Up = 0 p p p p pMp r I Lp I I i +ω r +ω r r r =0 p p p p pMp
烌
r Uc c L I I c o s I α =0 c r -ω c c i -ω r r i- p pMc s s r Uc c ( ) 8 I L I I s i nα = 0 烍, c i +ω c c r +ω r r r+ p pMc s s r r I I I L I ω r i +ω r c i- r r +ω r r i =0 pMp p pMc p s r p r r I I I L I ω r r +ω r c r+ r i +ω r r r =0 pMp p pMc p s r p 烎 : 、 、 、 、 、 、 、 式中 I c rI c iI r rI r i分別為 I cI r 的實(shí)部和 rI iI p p p I
虛部 。 以I 聯(lián)立求解 I I I I I c r、 c i、 r r、 r i作 為 未 知 量 , r、 i、 p p ) 、 ( ) ) , 和( 可得 式( 5 6 8 { , I}= f( Uc, α) f c, 相應(yīng)的函數(shù)所組成的集合 , 二者均為廣義變量 。 ) 式( 描述了 B 9 D FM 各 電 流 分 量 隨 Uc、 f c 和α 變化的數(shù)學(xué)模型 , 是一 組 非 線 性 方 程 。 在 B D FM 電 阻、 電感參數(shù)和 功 率 繞 組 電 壓 、 頻 率 已 知 的 情 況 下, 只要給定了控制繞組電壓的大小 、 頻率 、 相位 、 相序 , 就可求出所有的 電 流 分 量 , 進(jìn) 而 求 出 功 率、 轉(zhuǎn) 矩、 功 率因數(shù)等 。 2. 2 功率計(jì)算模型 由圖 1 可知 , 三相功率繞組的有功功率為 2 * * ? ? ? ? [ [ , Up I I I Pp = 3 R e r I R e ωpMp j r r p ]= 3 p p +3 p ] ( ) 1 0 式中 : 第 1 項(xiàng)為功率繞組的銅耗 , 第 2 項(xiàng)為功率繞 組 傳遞給轉(zhuǎn)子的有功功率 , 記為 Pp r。 ) , 結(jié)合式 ( 可得 9
* ? ? [ 。( ) I I Pp R e Uc, 1 1 ωpMp α) j f r c, r =3 r p ]= f( 功率 繞 組 的 無 功 功 率 和 傳 遞 給 轉(zhuǎn) 子 的 無 同理 ,
( ) 9
Pp Pc r r + = / ω ω p p c / c p p * * ? ? ? ? [ [ 3 R e Mc R e I I I I ±3 p j p j r r c r r c ]= pMp p ] 。 ( ) Uc, 1 9 α) f( f c, ; 式中 , 當(dāng)B 取“ 超同 D FM 運(yùn)行于亞同 步 狀 態(tài) 時(shí) , +” Tem =Tp +Tc =
。 取“ 步狀態(tài)時(shí) , -” 由式 ( 可 見, 1 9) I I r、 p 相互作用產(chǎn)生電磁轉(zhuǎn)矩
{ 式中 : 表 示 由 各 電 流 分 量 組 成 的 集 合, I} f 表示由
Tp, I I Tp、 Tc 共 同 構(gòu) r、 c 相互作用 產(chǎn) 生 電 磁 轉(zhuǎn) 矩 T c, 成B D FM 的電磁轉(zhuǎn)矩 Tem 。
設(shè)電機(jī)負(fù)載 轉(zhuǎn) 矩 為 TL , 若 忽 略 摩 擦 轉(zhuǎn) 矩, 由穩(wěn) 態(tài)轉(zhuǎn)矩平衡方程為 ( ) Tem -TL = 0。 2 0 2. 4 功率繞組電流和功率因數(shù)計(jì)算模型 ) , 根據(jù)式 ( 可計(jì)算得到功率繞組的電流為 9
2 2 , ( ) I I I Uc, 2 1 α) f i+ r = f( c, p =± 槡 p p , 。 式中 , 電動(dòng)狀態(tài)時(shí)取 “ 發(fā)電狀態(tài)時(shí)取 “ +” -”
功率繞組的功率因數(shù)為
1 - / ]= f( 。 c o s o s[ t I I Uc, α) g ( f c, i r) p p φ =c
( ) 2 2
3 仿真實(shí)例及其分析
為了驗(yàn)證提出的數(shù)學(xué)模型 , 在M a t l a b 平臺(tái)上利 用符號(hào)計(jì)算功 能 , 編 制 計(jì) 算 程 序 對(duì) 一 臺(tái) 4. 5kW 的 籠型轉(zhuǎn)子 B D FM 穩(wěn) 態(tài) 特 性 進(jìn) 行 仿 真 。 仿 真 中 所 用 , , 樣機(jī)的參數(shù)為 : Up =2 2 0V, 0H z f p p c= p =5 p =3 1, r . 0 3 Ω, Lp =0. 3 2 2 5 H, r . 0 6 Ω, L c =2 c= p=4 , , , 0. 4 8 1 8 H r =0 . 3 1 5m L =0 . 0 3 1 5 mH M Ω r r r= p 1. 3 5 8 9mH, Mc . 6 7 0 4mH。 r=4 3. 1 轉(zhuǎn)矩特性分析 由式 ( 可 知, 1 9) Tem 是 一 個(gè) 關(guān) 于 Uc、 α 的函 f c、
功功率 , 控制繞 組 傳 遞 給 轉(zhuǎn) 子 的 有 功 功 率 和 無 功 功 率分別為
* ? ? , ( ) Qp = 3 l m[ Up I Uc, 1 2 α) f c, p ]= f( * ? ? ,( ) I I Qp l m[ Uc, 1 3 ωpMp α) j f r =3 r r c, p ]= f( * ? ? [ , ( ) Pc s R e I I Uc, 1 4 ωpMc α) j f r =3 r r c ]= f( c, * ? ? 。 ( ) I I Qc s l m[ Uc, 1 5 ωpMc α) j f r =3 r r c ]= f( c,
電磁功率 Pem 為 , Pem = Pp Uc, α) f r +P c r = f( c, ( ) 1 6
6 4
重 慶 大 學(xué) 學(xué) 報(bào) 第 3 6卷
數(shù)。當(dāng)f Tem 隨 Uc、 α 變化的矩角特性曲線 c 一定時(shí) , 如圖 2 所示 。
圖 3 Uc=5 0V 時(shí)的矩角特性曲線
可見 , 當(dāng)f B D FM 穩(wěn) 定 運(yùn) 行 的 轉(zhuǎn) c 越 接 近 0 時(shí), 說明 B 矩范圍越大 , D FM 在 自 然 同 步 速 附 近 運(yùn) 行 時(shí) 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 。 / 保持 Uc=5 0 V、 6 不 變, Tem 隨 f α=π c 變化的 矩頻特性曲線如圖 4 所示 。
圖 2。 0H z時(shí)的矩角特性曲線 c=±1
可見 , B D FM 與同步電機(jī)具有類似的矩角特性 。 同步電機(jī)的穩(wěn)定運(yùn)行條件為 d 因此 Tem/ d α >0, B D FM 的穩(wěn)定性判 據(jù) 依 然 為 d Tem/ d α>0。 在 f c 一 定的 情 況 下 , 適當(dāng)提高 B D FM 控 制 繞 組 電 壓 的 大 小, 可提高 B 這與文獻(xiàn) [ D FM 的穩(wěn)定性 , 1 2 1 4]得到 - 的結(jié)論一致 。 保持 Uc=5 0V 不變 , Tem 隨 f α 變化的矩角特 c、 性曲線如圖 3 所示 。
圖 4 矩頻特性曲線
/ / 可見 , 當(dāng)f 矩頻 0 3H z時(shí), f p p c= - c p p = -5 特性曲線 出 現(xiàn) 了 一 個(gè) 尖 點(diǎn) , B D FM 不 能 穩(wěn) 定 運(yùn) 行 。 ) ) 這是因?yàn)?, 由式 ( 和式 ( 可知 , 此時(shí)功率繞組和控 1 2 制繞組磁場(chǎng)轉(zhuǎn)向相同 , 且有 n 即定子功 n | |=n c r, p= 控制繞組產(chǎn)生的磁場(chǎng)與轉(zhuǎn)子保持相對(duì)靜止 , 率繞組 、 轉(zhuǎn)子中不感應(yīng) 電 動(dòng) 勢(shì) , 無 電 流, 不 能 產(chǎn) 生 電 磁 轉(zhuǎn) 矩, 故不能穩(wěn) 定 運(yùn) 行 , B D FM 應(yīng) 盡 量 避 免 運(yùn) 行 于 該 點(diǎn) 。 此外 , 在 Uc、 Tem|隨| α 一定的情況下 , | |的減小而 f c ) 增大 , 當(dāng)f 由式 ( 可知s 而由圖 1 可知 5 =0, c=0 時(shí) , 耦合電路不適用于s 故此時(shí)不能直接計(jì) =0 的情況 , 算 Tem , 因而對(duì)于自然同步速情況需另外進(jìn)行考慮 。 3. 2 有功功率分析 ) 、 ) ) 由式 ( 式( 和式 ( 可知 , 1 1 1 4 1 6 Pp Pc Pem 都 r、 r、 是關(guān) 于 Uc、 當(dāng) 0 V 不 變, α 的 函 數(shù) 。 保 持 Uc =5 f c、
等: 無 刷雙饋 電機(jī)穩(wěn)態(tài)數(shù)學(xué) 模型和 運(yùn) 行 特性 分析 第 8 期 韓 力 ,
6 5
Pp Pc Pem 隨α 變化的功角特 性 曲 線 如 f c 一定時(shí) , r、 r、 圖 5 所示 。
( ) 所示 。 該狀態(tài)對(duì)應(yīng)于圖 4 的右上方區(qū)域以及圖 5 a 的右邊區(qū)域 。 同理分析 可 知 , 當(dāng)f 0, 0< Pp 0, α<π 時(shí) , c< r<
Pc 0 和 Pem <0, B D FM 運(yùn) 行 于 超 同 步 發(fā) 電 狀 態(tài) , r< 其功率流向 如 圖 6( 所 示。 該 狀 態(tài) 對(duì) 應(yīng) 于 圖 4 的 b)
( ) 左下方區(qū)域以及圖 5 的右邊區(qū)域 。 b , , 當(dāng)f -π<α<0 時(shí) , Pp Pc c>0 r <0 r >0 和 , , 運(yùn) 行 于 亞 同 步 發(fā) 電 狀 態(tài) 其功率 Pem <0 B D FM ) ) 流 向 如 圖 6( 所 示 。 該 狀 態(tài) 對(duì) 應(yīng) 于 圖 5( 的左 c a 邊區(qū)域。 , , 當(dāng)f -π<α<0 時(shí) , Pp Pc c<0 r >0 r >0 和 其功率 Pem >0, B D FM 運(yùn) 行 于 超 同 步 電 動(dòng) 狀 態(tài) , ) 流 向 如 圖 6( 所 示 。 該 狀 態(tài) 對(duì) 應(yīng) 于 圖 5( 的左 d b) 邊區(qū)域。
圖 5 功角特性曲線
可見 , 當(dāng)B 功率繞組 D FM 運(yùn) 行 于 亞 同 步 速 時(shí) , 和控制繞組傳 遞 給 轉(zhuǎn) 子 的 有 功 功 率 流 向 相 反 ; 而當(dāng) 則兩者的功率流向相同 。 B D FM 運(yùn)行于超同步速時(shí) , 3. 3 功率流向分析 , 為了進(jìn)一步對(duì)功率流向進(jìn)行分析 , 根據(jù)式 ( 1 1) 忽略定 、 轉(zhuǎn)子電阻 , 經(jīng)推導(dǎo)可得出功率繞組傳遞給轉(zhuǎn) 子的有功功率簡(jiǎn)化表達(dá)式為
Mc Mp Uc Up s i nα r r , ( ) Pp 2 3 r =- 2 2 L Lp L M2 π f c( c r -L c r) r -L pMc p 式中 : L Lp L L M2 LpM2 D FM 的電感 c r- c c r決定于 B r- p
參數(shù) , 有L 控制繞組電壓 Lp L L M2 LpM2 0; c r- c r- c r< p 的幅值 Uc 恒大于 0, 故有 Mc Mp Uc Up>0。 r r ) 、 ( ) 、 ( ) 、 ( ) 利用式 ( 對(duì)各種運(yùn)行狀 態(tài)下 5 1 6 1 8 2 3 的功率流向進(jìn)行具體分析 。 ) 由式 ( 可知 , 當(dāng)f 2 3 0, 0< Pp 0, α<π 時(shí) , c> r> 通常情況下 B D FM 運(yùn)行于亞 同 步 電 動(dòng) 狀 態(tài) 。 另 外 , , ( ) ( ) , 有| 由式 和 式 可 知 s 5 1 8 Pc 0 且 Pp |<1 r< r >| ) 故由式 ( 可知 Pem >0。 基于以上分析 , 可畫 Pc 1 6 |, r ) 出B 如圖 6( D FM 亞同步電動(dòng)狀態(tài)下的功率流向 , a
圖 6。 D F M 的能量轉(zhuǎn)換
綜合圖 5 和圖 6 可 見 , 忽略定轉(zhuǎn)子電阻后所獲 ) 得的簡(jiǎn)化功率解析表達(dá)式 ( 可方便地分析 B 2 3 D FM ]一致 。 的功率流向 , 其結(jié)果與文獻(xiàn) [ 1 7
6 6
重 慶 大 學(xué) 學(xué) 報(bào) 第 3 6卷
3. 4 無功功率分析 由式 ( 可 知, 1 2) Qp 是 一 個(gè) 關(guān) 于 Uc、 α 的函 f c、 數(shù)。當(dāng)f Qp 隨 Uc、 α 變化的無功功率特性 c 一定時(shí) , 曲線如圖 7 所示 。
圖 8 功率因數(shù)特性曲線
可見 , 適 當(dāng) 增 加 Uc, 可以增加功率繞組的功率 因數(shù) , 但當(dāng) Uc 過大時(shí) , 功率因數(shù)將減小 , 其結(jié)果與 文 ]的實(shí)驗(yàn)數(shù)據(jù)變化規(guī)律一致 。 此外 , 由圖 8 獻(xiàn)[ 1 6- 1 7 ( ) 可見 , 保持 TL =1 隨著 f a 0N·m 不變 , c 的 增加 , 使功率因數(shù)達(dá)到 1 的 Uc 會(huì) 相 應(yīng) 增 大 ; 由 圖 8( 可 b) 見, 保持 f 隨著 TL 的增加 , 使功率因 0H z不變 , c=1 數(shù)達(dá)到 1 的 Uc 也會(huì)相應(yīng)增大 。 3. 6。 形曲線分析 在恒轉(zhuǎn)矩負(fù)載 運(yùn) 行 工 況 下 , 結(jié)合式( 1 9) 2 1) ~( 可知 , 此時(shí) 功 率 繞 組 電 流 也 是 一 個(gè) 關(guān) 于 Uc、 TL f c、 的函數(shù) 。 在亞同 步 運(yùn) 行 時(shí) , 通過仿真得到的曲線如 圖 9 所示 。
圖 7 無功功率特性曲線
可見 , 通過調(diào) 節(jié) 控 制 繞 組 電 壓 的 大 小 、 頻 率、 相 位和相序 , 可以 靈 活 地 調(diào) 節(jié) 功 率 繞 組 無 功 功 率 的 大 小及流向 , 進(jìn)而調(diào)節(jié)功率繞組的功率因數(shù) 。 3. 5 功率因數(shù)分析 為了進(jìn)一步分 析 功 率 因 數(shù) 的 變 化 規(guī) 律 , 以恒轉(zhuǎn) ) 、 結(jié)合式 ( 式( 和式 ( 矩負(fù)載運(yùn)行工況為例 , 1 9 2 0) 2 2) 可知 , 功率 因 數(shù) 是 一 個(gè) 關(guān) 于 Uc、 TL 的 函 數(shù) 。 在 f c、 亞同步運(yùn)行時(shí) , 通過仿真得到的功率因數(shù)特性曲線 如圖 8 所示 。
圖 9。 形曲線
等: 無 刷雙饋 電機(jī)穩(wěn)態(tài)數(shù)學(xué) 模型和 運(yùn) 行 特性 分析 第 8 期 韓 力 , 可見 , 當(dāng)f 隨 著 Uc 的 增 加 , I c 和 T L 一 定 時(shí), p 先減小后增 大 , 呈“ 形 變 化, 稱之為 B V” D FM 的 V 形曲線 , 其仿真結(jié)果與文獻(xiàn) [ 1 6]的 實(shí) 驗(yàn) 數(shù) 據(jù) 變 化 規(guī) 結(jié)合圖 律一致 。 參照同步電 機(jī) V 形曲線分析方法 , 在功 率 因 數(shù) 達(dá) 到 1 之 前 , 8 和圖 9 可看出 , B D FM 處 “ ” , 于 欠 勵(lì) 狀 態(tài) 從 電 網(wǎng) 吸 收 滯 后 的 無 功 功 率; 而當(dāng) 過 勵(lì)” 狀 態(tài), 此時(shí)從電 Uc 繼續(xù) 增 大 , B D FM 便 處 于 “ ) 由 圖 9( 可 見, 保 網(wǎng)吸收超前 的 無 功 功 率 。 同 時(shí) , a 持 TL =1 隨著 f 0N·m 不變 , V 形曲線向 c 的增加 , ( ) 由圖 9 可見 , 保持f 隨著 右移動(dòng) ; b 0H z不 變 , c=1
6 7
n d e r e n l o o o l t a e o n t r o l[ C] ∥ B D FM 。 。 - 。 p p g 。 P r o c e e d i n s o f t h e 2 0 0 5 1 1 t h E u r o e a n C o n f e r e n c e o n g p , P o w e r E l e c t r o n i c s a n d A l i c a t i o n s S e t e m b e r 1 1 1 4, - p p p ,G : , 2 0 0 5, D r e s d e n e r m a n .P i s c a t a w a I E E E r e s s 。 y y 2 0 0 5: 1 1 0. - [ , , 6] S a r a s o l a I P o z a J O a r b i d e E, e t a l . S t a b i l i t a n a l s i s y y y a b r u s h l e s s d o u b l f e d m a c h i n e u n d e r c l o s e d l o o o f - y p s c a l a r c u r r e n t c o n t r o l[ C] ∥ P r o c e e d i n s o f t h e 3 2 n d g , C o n f e r e n c e o n I E E E I n d u s t r i a l E l e c t r o n i c s A n n u a l , : N o v e m b e r 6 1 0, 2 0 0 6, P a r i s F r a n c e .P i s c a t a w a I E E E - y , P r e s s 2 0 0 6: 1 5 2 7 1 5 3 2. - [ 高強(qiáng) , 羅辭勇 , 等 .不同轉(zhuǎn)子結(jié)構(gòu)無刷雙饋 電 機(jī) 的 7 ]韓力 , ] : 運(yùn)行特 性 對(duì) 比 [ J .電 機(jī) 與 控 制 學(xué) 報(bào) , 2 0 1 0, 1 4( 3) 6 - 1 1, 1 7. , , , L i GAO Q i a n L UO C i o n e t a l .C o m a r i s o n HAN g y g p o n t h e o f b r u s h l e s s d o u b l e d m a c h i n e e r f o r m a n c e y-f p ] w i t h d i f f e r e n t r o t o r s t r u c t u r e s[ J .E l e c t r i c M a c h i n e s , ( ) : a n d C o n t r o l 2 0 1 0, 1 4 3 6 1 1, 1 7. - [ 張海忠 , 拾 華 杰 .籠 形 轉(zhuǎn) 子 無 刷 雙 饋 電 機(jī) 啟 動(dòng) 8 ]鄧先明 , ] ( ) : 特性分析 [ J .電機(jī)與控制學(xué)報(bào) , 2 0 0 8, 1 2 5 5 4 5 5 4 9. - , , X i a n m i n Z HANG H a i h z h o n S H I H u a i e . D E NG g g j A n a l s i s f t a r t i n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f a e r o t o r 。 。 。 。 - y g g 。 d o u b l f e d m a c h i n e[ J] .E l e c t r i c M a c h i n e s b r u s h l e s s - y , ( ) : a n d C o n t r o l 2 0 0 8, 1 2 5 5 4 5 5 4 9. - [ , , 9 ]S a r a s o l a I P o z a J R o d r i u e z M A, e t a l .P r e d i c t i v e g d i r e c t t o r u e c o n t r o l f o r b r u s h l e s s d o u b l f e d m a c h i n e q y w i t h e d u c e d o r u e i l e t o n s t a n t w i t c h i n 。 。 。 。 c 。 q p p g C] ∥ P r o c e e d i n s f h e 0 0 7I E E E f r e u e n c 。 。 。 g q y[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m o s i u m o n I n d u s t r i a l E l e c t r o n i c s J u n e y p , : , 4 7, 2 0 0 7, V i o S a i n .P i s c a t a w a I E E E P r e s s 2 0 0 7: - g p y 1 0 7 4 1 0 7 9. - [ ] 1 0 S h a o S Y, A b d i E, M c M a h o n R.V e c t o r c o n t r o l o f t h e o u b l f e d a c h i n e o r i n d o w e r b r u s h l e s s 。 - 。 。 。 。 y [ e n e r a t i o n C]∥P r o c e e d i n s o f t h e I E E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g g ,, C o n f e r e n c e n u s t a i n a b l e n e r e c h n o l o i e s 。 。 。 g y g 。 : N o v e m b e r 2 4 2 7, 2 0 0 8, S i n a o r e .P i s c a t a w a I E E E - g p y , 2 0 0 8: 3 2 2 3 2 7. P r e s s - [ 1 1] W a n Q, C h e n X H, J i Y C. F u z z b a s e d a c t i v e a n d - g y o w e r c o n t r o l f o r b r u s h l e s s d o u b l f e d w i n d r e a c t i v e - p y e n e r a t i o n s s t e m[ C]∥P r o c e e d i n s o f t h e 2 0 0 6I E E E g y g , a c i f i c o n f e r e n c e n i r c u i t s n d s t e m s A s i a 。 。 。 。 。 。 y : D e c e m b e r 7,2 0 0 6,S i n a o r e .P i s c a t a w a I E E E 。 - g p y , P r e s s 2 0 0 6: 8 4 8 8 5 1. - [ ]W 1 2 i l l i a m s o n S, F e r r e i r a A C. G e n e r a l i s e d t h e o r o f t h e y b r u s h l e s s d o u b l f e d m a c h i n e . a r t 2: m o d e l v e r i f i c a t i o n - y p ] : a n d e r f o r m a n c e[ J . I E E P r o c e e d i n s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p g , ( ) : 1 9 9 7, 1 4 4 2 1 2 3 1 2 9. A l i c a t i o n s - p p ( 下轉(zhuǎn)第 8 4頁(yè))
TL 的增加 , V 形曲線向右上方移動(dòng) 。
4 結(jié) 論
) 通 過 理 論 分 析 和 公 式 推 導(dǎo), 得出籠型轉(zhuǎn)子 1 B D FM 的各 種 穩(wěn) 態(tài) 特 性 均 可 表 示 為 控 制 繞 組 電 壓 頻率 f 所提出的數(shù) Uc、 c 和功 角 α3 個(gè) 變 量 的 函 數(shù) , 學(xué)模型簡(jiǎn)化了 B D FM 穩(wěn)態(tài)特性的分析方法 。 ) 通過仿真 研 究 , 較為系統(tǒng)而全面地給出了籠 2 型轉(zhuǎn)子 B 矩 頻 特 性、 功 角 特 性、 無 D FM 的矩角特性 、 功特性 、 功率因數(shù)特性和 V 形曲線等穩(wěn)態(tài)特性曲 通過與相關(guān)文獻(xiàn)數(shù)據(jù)的比較 , 驗(yàn)證了文中模 型與 線, 計(jì)算的正確性 , 為進(jìn)一 步 研 究 B D FM 的 穩(wěn) 定 性 和 控 制策略奠定了基礎(chǔ) 。 ) 提出了功率繞組傳遞給轉(zhuǎn)子的有功功率簡(jiǎn)化 3 表達(dá)式 , 利用該公式可 以 簡(jiǎn) 化 B D FM 功 率 流 向 的 分 析方法 。 參考文獻(xiàn) :
[ 1 ]M c M a h o n o b e r t s a n t l . 。摇。,R 。 。, W 。 g 。,e [ ] 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B D FM a s e n e r a t o r a n d m o t o r J . I E E g :E ,2 P r o c e e d i n s l e c t r i c o w e r l i c a t i o n s 0 0 6, 。 。 g p p ( ) : 1 5 3 2 2 8 9 2 9 9. - [ 2]A b d i E,W a n X Y, S h a o S Y, e t a l .P e r f o r m a n c e g o f b r u s h l e s s d o u b l f e d e n e r a t o r[ C]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 y g r o c e e d i n s o f t h e 2 0 0 8I E E E I n d u s t r A l i c a t i o n s ∥P g y p p , , S o c i e t A n n u a l M e e t i n O c t o b e r 5 9, 2 0 0 8, E d m o n t o n - y g , : , A l t a C a n a d a . P i s c a t a w a I E E E P r e s s 2 0 0 8: 1 6. - y [ 3 ]W i l l i a m s o n S, F e r r e i r a A C, W a l l a c e A K, G e n e r a l i s e d t h e o r o f t h e b r u s h l e s s d o u b l f e d m a c h i n e . I . a n a l s i s - y y y [ : , J] . I E E P r o c e e d i n s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A l i c a t i o n s g p p ( ) : 1 9 9 7, 1 4 4 2 1 1 1 1 2 2. - [ 姜建國(guó) . 無刷雙饋 電 機(jī) 的 工 作 原 理 及 電 磁 設(shè) 計(jì) 4 ]鄧先明 , [ ] ( ) : 中國(guó)電機(jī)工程學(xué)報(bào) , J . 2 0 0 3, 2 3 1 1 1 2 6 1 3 2. - , r i n c i l e D E N G X i a n m i n J I A N G i a n u o .T h e n d 。 。 。 p g g d e s i n o f b r u s h l e s s d o u b l f e d m a c h i n e s e l e c t r o m a n e t i c - g y g [ ] , ( ) : J . P r o c e e d i n s o f t h e C S E E, 2 0 0 3 2 3 1 1 1 2 6 1 3 2 . - g [ , 5] P o z a J O a r b i d e E, R o e D, e t a l . S t a b i l i t a n a l s i s o f a y y y y
8 4
重 慶 大 學(xué) 學(xué) 報(bào) 第 3 6卷
, , Z HAO Z h i l o n WU W e i l i n WANG W e i . A l o w v o l t a e g g r i d e t h r o u h t e c h n o l o f o r d i r e c t d r i v e w i n d t u r b i n e s - g g y u n d e r u n b a l a n c e d o l t a e d i s[ J] .A u t o m a t i o n f 。 。 g p , ( ) :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S s t e m s 2 0 0 9, 3 3 2 1 8 7 9 1. - y [ ]Y 1 1 o n s u S, L I P O T A.M o d e l i n a n d a n a l s i s o f g g g y / i n s t a n t a n e o u s a c t i v e a n d r e a c t i v e f o r PWM A C o w e r p D C c o n v e r t e r u n d e r e n e r a l i z e d u n b a l a n c e d n e t w o r k g [ , J] . I E E E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 n P o w e r D e l i v e r 2 0 0 6, y ( ) : 2 1 3 1 5 3 0 1 5 4 0. - [ ]H 1 2 o n S S, Kw a n h e e N. D u a l c u r r e n t c o n t r o l s c h e m e g g PWM c o n v e r t e r u n d e r u n b a l a n c e d i n u t v o l t a e f o r p g c o n d i t i o n s[ J] .I E E E r a n s a c t i o n s n n d u s t r i a l 。 。 。 , ( ) : 1 9 9 9, 4 6 5 9 5 3 9 5 9. E l e c t r o n i c s - [ ]Y 1 3 a z d a n i a A, I r a v a n i R. A u n i f i e d d n a m i c m o d e l a n d y c o n t r o l o r h e o l t a e s o u r c e d o n v e r t e r n d e r 。 。 。 - 。 。 g c o n d i t i o n s[ J] . I E E E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 n u n b a l a n c e d r i d g , ( ) : D e l i v e r 2 0 0 6, 2 1 3 1 6 2 0 1 6 2 9. P o w e r - y [ 李 建 林, 許 洪 華. 適用于直驅(qū)式風(fēng)電系統(tǒng)的 1 4] 胡 書 舉 , ] ( ) : 電力建設(shè) , C r o w b a r電路分析 [ J . 2 0 0 7, 2 8 9 4 4 4 7. - ,L ,XU。 HU S h u u I i a n l i n o n h u a .A n a l s i s f 。 。 j g y [ ] c r o w b a r c i r c u i t s u s e d i n d i r e c t d r i v e WT G s s t e m s J . - y , ( ) :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2 0 0 7, 2 8 9 4 4 4 7. - [ ]N , 1 5 i a n H, L i u J Z h o u P, e t a l . I m r o v e d c o n t r o l s t r a t e p g y o f a n a c t i v e c r o w b a r o r i r e c t l d r i v e n i n d 。 。 - 。校汀。 y r i d s s t e m u n d e r v o l t a e d i s[ C] ∥ e n e r a t i o n g y g p g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n f e r e n c e o n E l e c t r i c a l M a c h i n e s a n d , , , Wu h a n C h i n a 2 0 0 8: 2 2 9 4 2 2 9 8. S s t e m s - y [ ]Y 1 6 u a n X B, W a n F, B o r o e v i c h D, e t a l . D C l i n k v o l t a e - g y g o f a f u l l c o n v e r t e r f o r w i n d c o n t r o l o w e r e n e r a t o r p g [ ] i n w e a k r i d s s t e m s J . I E E E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 e r a t i n - g y p g , ( ) : o n P o w e r E l e c t r o n i c s 2 0 0 9, 2 4 9 2 1 7 8 2 1 9 2. - ( 編輯 侯 湘 )
[ 7] M u l l a n e A, L i h t b o d G, Y a c a m i n i R.W i n d t u r b i n e - g y [ ] f a u l t r i d e t h r o u h e n h a n c e m e n t J . I E E E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 g , ( ) : P o w e r S s t e m s 2 0 0 5, 2 0 4 1 9 2 9 1 9 3 7. o n - y [ 段先 鋒 , 鐘 彥 儒. 直驅(qū)永磁同步風(fēng)電機(jī)組不對(duì) 8 ]楊曉萍 , ] : 稱故障穿越的研 究 [ 電 機(jī) 與 控 制 學(xué) 報(bào), J . 2 0 1 0, 1 4( 2) 7 1 2. - , , YANG X i a o i n DUAN X i a n f e n Z HONG Y a n r u . p g g f a u l t s r i d e t h r o u h o f d i r e c t l d r i v e n A s mm e t r i c a l - g y y u r b i n e i t h e r m a n e n t a n e t n c h r o n o u s w i n d 。 。 。 。 。 g y [ ] , e n e r a t o r J . E l e c t r i c M a c h i n e s a n d C o n t r o l 2 0 1 0, 1 4 g ( ) : 2 7 1 2. - [ 趙紫 龍 , 陳 瑋. 電網(wǎng)不對(duì)稱時(shí)直驅(qū)風(fēng)電機(jī)組雙 9 ]孫素娟 , ] 電流 環(huán) 控 制 策 略 [ 水 電 自 動(dòng) 化 與 大 壩 監(jiān) 測(cè), J . 2 0 1 0, ( ) : 3 4 1 4 1 4 5. - , , S u u a n Z HAO Z h i l o n CHE N W e i . D u a l c u r r e n t S UN - j g l o o c o n t r o l s t r a t e f o r c o n v e r t e r o f d i r e c t l d r i v e n - p g y y [ ] e n e r a t i o n r i d u n d e r c o n d i t i o n s J . H d r o o w e r w i n d g g y p , ( ) : A u t o m a t i o n a n d D a m M o n i t o r i n 2 0 1 0, 3 4 1 4 1 4 5. - g [ ]陳眾 , 顏偉 , 徐國(guó)禹 , 等. 基于直流側(cè)電容電壓弱控制策 1 0 ] 中國(guó)電機(jī)工程學(xué) 略的 U P F C二階段控制器設(shè)計(jì)[ J . ( ) : 報(bào), 2 0 0 4, 2 4 1 4 9 5 3. - , , , CHE N Z h o n YAN W e i XU G u o u e t a l . D e s i n o f g y g U P F C S o f t c o m l e t e c o n t r o l l e r b a s e d o n t h e d c l i n k - p ] v o l t a e s o f t c o n t r o l s t r a t e J . P r o c e e d i n s c a a c i t o r g g y[ g p ( ) : o f t h e C S E E, 2 0 0 4, 2 4 1 4 9 5 3. -
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
( 上接第 6 7頁(yè)) [ ]楊順昌 , ] 徐昌彪 . 無刷雙 饋 電 機(jī) 的 穩(wěn) 態(tài) 轉(zhuǎn) 矩 -角 特 性 [ 1 3 J . ( ) : 電工技術(shù)學(xué)報(bào) , 1 9 9 8, 1 3 4 1 5 1 8. - , S h u n c h a n XU C h a n b i a o . S t e a d s t a t e t o r u e YANG g g y q a n l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b r u s h l e s s d o u b l f e d m a c h i n e s - g y [ , J]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 f C h i n a e l e c t r o t e c h n i c a l S o c i e t y ( ) : 1 9 9 8, 1 3 4 1 5 1 8. - [ ]鄧先明 , 姜建 國(guó) , 武 小 杰, 等. 籠型轉(zhuǎn)子無刷雙饋電機(jī)的 1 4 ] : 無功功 率 和 穩(wěn) 定 性 [ 電 工 技 術(shù) 學(xué) 報(bào), J . 2 0 0 8, 2 3( 1) 4 0 4 7. - , , , D E NG X i a n m i n J I ANG J i a n u o WU X i a o i e e t a l . g g j o w e r R e a c t i v e a n d s t a b i l i t o f b r u s h l e s s d o u b l f e d - p y y m a c h i n e w i t h c a e r o t o r[ J]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 f C h i n a g , ( ) : E l e c t r o t e c h n i c a l S o c i e t 2 0 0 8, 2 3 1 4 0 4 7. - y [ ]楊向宇 , 勵(lì)慶孚 .無刷雙饋調(diào)速 電 機(jī) 穩(wěn) 態(tài) 運(yùn) 行 特 性 分 析 1 5 [ ] ( ) : J .西安交通大學(xué)學(xué)報(bào) , 2 0 0 0, 3 4 4 1 4 1 7. - ( 編輯 詹燕平 ) , e r f o r m a n c e YANG X i a n u L I Q i n f u .S t e a d s t a t e p g y g y o f b r u s h l e s s d o u b l f e d m a c h i n e s f o r a d u s t a b l e s e e d - y j p [ ] ’ , J . J o u r n a l o f X i a n J i a o t o n U n i v e r s i t 2 0 0 0, d r i v e s g y ( ) : 3 4 4 1 4 1 7. - [ ]張愛玲 , 熊光煜 , 劉振富 , 等 .無 刷 雙 饋 電 機(jī) 能 量 傳 遞 關(guān) 1 6 ] 系和功率 因 數(shù) 特 性 的 實(shí) 驗(yàn) 研 究 [ J .中 國(guó) 電 機(jī) 工 程 學(xué) ( ) : 報(bào), 2 0 1 1, 3 1 6 9 2 9 7. - , , , Z HANG A i l i n X I ONG G u a n u L I U Z h e n f u e t a l . g g y o w e r s t u d o n e n e r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a n d E x e r i m e n t a l p p y g y f a c t o r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b r u s h l e s s d o u b l f e d m a c h i n e s - y [ ] ( ) : J . P r o c e e d i n s o f t h e C S E E, 2 0 1 1, 3 1 6 9 2 9 7. - g [ ]鄧先明 .無刷雙饋電機(jī) 的 電 磁 分 析 與 設(shè) 計(jì) 應(yīng) 用 [ 北 1 7 M] . 京: 機(jī)械工業(yè)出版社 , 2 0 0 9.
本文關(guān)鍵詞:無刷雙饋電機(jī)穩(wěn)態(tài)數(shù)學(xué)模型和運(yùn)行特性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hào):1670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ysx/167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