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雜散電流分布的數(shù)學模型
本文關鍵詞:地鐵雜散電流分布的數(shù)學模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地鐵雜散電流分布的數(shù)學模型
第26卷第4期
2009年08月工程數(shù)學學報CHINESEJOURNALOFENGINEERINGMATHEMATICSVol.26No.4Aug.2009文章編號:1005-3085(2009)04-0571-06
地鐵雜散電流分布的數(shù)學模型
劉燕,王京梅,趙麗,苑秋紅
(電子科技大學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成都610054)
摘要:地鐵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雜散電流腐蝕危險。為了給當前的防腐工作提供
有效的指導,本文對雜散電流分布的數(shù)學模型進行了深入研究。從雜散電流的產(chǎn)生機理著手,采用微元法建立了雜散電流分布的數(shù)學模型,分析了軌地過渡電阻率及土壤電阻率對雜散電流分布的影響,得出走行軌電阻的增加、軌地過渡電阻率及土壤電阻率的減小是產(chǎn)生雜散電流的主要原因。
中圖分類號:O29文獻標識碼:A關鍵詞:雜散電流;分布;數(shù)學模型分類號:AMS(2000)94C05
1引言
地鐵以它的承載量大、安全快捷、準時、占地少以及受氣候等因素影響小等優(yōu)點成為大家所青睞的重要交通工具。但它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環(huán)境、安全問題。尤為嚴重的是其在運營過程中由直流動力牽引產(chǎn)生的雜散電流腐蝕危險。這種腐蝕比一般的自然腐蝕程度要大得多(1A雜散電流引起的金屬失重W可達9Kg),它不僅會縮短金屬管線的使用壽命,而且還會降低地鐵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強度和耐久性,甚至釀成災難性的事故[1]。比起自然腐蝕,它的范圍更廣(地鐵的雜散電流幾乎影響整個城區(qū)的地下金屬管網(wǎng)),隨機性更強(軌地過渡電阻率,土壤電阻率,電流大小等的變化)[2]。
由于地鐵運營環(huán)境的特殊性,對雜散電流的防護顯得尤為重要。對地鐵運營以后受腐蝕的鋼筋進行維修,將是一項十分艱難的工作。因此,研究地鐵雜散電流的分布,對采取防護措施,減少雜散電流的泄漏意義重大[3]。
2雜散電流的產(chǎn)生機理
目前的地鐵動力系統(tǒng)大部分以電力為驅動,,直流電通過地鐵隧道頂?shù)膶щ娷墸瑱C車頂上的電刷,給機車供電,通過隧道底部的走行軌實現(xiàn)回流。由于走行軌存在電阻,在電流流經(jīng)走行軌時,走行軌上產(chǎn)生電壓降,同時存在對地電位差。該電位差使得走行軌中部分電流泄漏到土壤成為雜散電流(也稱迷流)。當迷流在土壤中流動時,會通過建筑物的主體鋼筋、埋設金屬管線和電纜的金屬護套等導體而流至回流點后,再經(jīng)土壤重新歸入鋼軌,從而使鋼軌附近這些金屬導體在電流流出處產(chǎn)生腐蝕,壽命降低[1]。為了減少雜散電流的泄漏,廣州地鐵一號線[4]和深圳地鐵[5]都采取“堵”、“排”等主要的防護措施!岸隆奔丛谧咝熊壟c道床結構間加絕緣層,以保證負回饋的暢通;“排”即利用漏電收集網(wǎng)對漏電流進行收集和排流。因此,實際情況下的迷流是滲過絕緣層、漏電收集網(wǎng)后泄漏到土壤的那部分電流,如圖1所示。
收稿日期:2007-07-24.作者簡介:劉燕(1983年11月生),女,碩士.研究方向:電路研究.
本文關鍵詞:地鐵雜散電流分布的數(shù)學模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605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ysx/160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