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OLED顯示技術及其應用
本文關鍵詞:淺談OLED顯示技術及其應用
【摘要】:介紹OLED的結構、顯示原理、工藝流程,探討OLED技術的優(yōu)勢、應用領域、當前產能情況以及拓展空間,以期與同行共同解決OLED技術障礙,盡早實現(xiàn)大規(guī)模量產。
【作者單位】: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研究所;
【關鍵詞】: OLED 顯示技術 面板 應用
【分類號】:TN873.93
【正文快照】: 引言隨著顯示技術飛快發(fā)展,消費者對顯示性能的要求不斷提高,傳統(tǒng)的LCD顯示技術已經不能夠完全滿足。在新的市場需求推動下,OLED顯示屏作為一種新型的顯示技術應運而生。OLED具有比LCD更優(yōu)的性能和更廣的應用范圍,被稱為繼LCD之后的“第三代顯示技術”。OLED顯示屏比LCD更輕薄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英國領先顯示技術尋求中國合作伙伴[J];電子技術;2006年12期
2 ;東南大學顯示技術中心[J];真空電子技術;2008年02期
3 ;最新顯示技術[J];數(shù)字通信;2008年10期
4 ;顯示技術(LCD\OLED\LED\HCFL)[J];電腦與電信;2009年10期
5 林文;;電子顯示技術[J];真空電子技術;1988年03期
6 徐申;;顯示技術邁向零電耗[J];投資與合作;2011年07期
7 黃錫珉;顯示技術新進展[J];液晶與顯示;2000年01期
8 ;日文顯示技術類書籍(二)[J];現(xiàn)代顯示;2002年02期
9 ;關于改期舉辦《電子信息顯示技術與產業(yè)發(fā)展研討會》的緊急通知(節(jié)略)[J];現(xiàn)代顯示;2003年03期
10 金韋;能充分改善視覺效果的最新顯示技術[J];實用影音技術;200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季國平;;我國顯示技術的發(fā)展[A];電子玻璃技術(2009年第1、2期)——第九屆電子玻璃分會換屆年會及慶祝電子玻璃分會成立三十周年暨電子玻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閆東航;;聚合物發(fā)光顯示技術的研究進展[A];第11屆全國發(fā)光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孫宇;黃元慶;;彩色微顯示技術的概要[A];2007年全國第十六屆十三。ㄊ校┕鈱W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4 岳志偉;陳成;;基于現(xiàn)代電子顯示技術的橫越區(qū)導助航標志解決方案初探[A];中國航海學會航標專業(yè)委員會沿海航標學組、無線電導航學組、內河航標學組年會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5 李超;時大鑫;;超高清晰度顯示技術[A];2010全國LED顯示應用技術交流暨產業(yè)發(fā)展研討會文集[C];2010年
6 伊月光;;當前流行的顯示標準及顯示技術的發(fā)展趨勢[A];中國航海學會通信導航學術年會(1992)論文集[C];1992年
7 劉建明;胡平平;薛兆井;;3維圖像多屏多視角同步顯示技術研究[A];第13屆全國計算機、網絡在現(xiàn)代科學技術領域的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8 羅妙宣;王華;夏華麗;;LED顯示技術及其發(fā)展趨勢[A];2005年中國科協(xié)學術年會論文集第8分會場光固化與數(shù)字成像技術及其應用論文集[C];2005年
9 ;2006全國LED顯示技術應用及產業(yè)發(fā)展研討會組織機構[A];2006年全國LED顯示技術應用及產業(yè)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陳新發(fā);廖穎;周海清;高大明;;OLED顯示技術的發(fā)展與機遇[A];2004“安徽制造業(yè)發(fā)展”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消費電子咨詢事業(yè)部 楊蕾;顯示技術未來將“人丁興旺”[N];中國電子報;2005年
2 魏軒;我省“現(xiàn)代顯示技術”國內領先[N];安徽經濟報;2010年
3 記者朱大明;長春將全力支持OLED項目發(fā)展[N];長春日報;2009年
4 記者 汪永安 通訊員 陳泰;省部共建現(xiàn)代顯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N];安徽日報;2010年
5 記者 楊文平 通訊員 張海濤;全力扶持推進新型顯示技術產業(yè)化[N];長江日報;2010年
6 梁紅兵;找準顯示技術突破口[N];中國電子報;2011年
7 東南大學副校長 王保平;未來顯示技術應突出重點整體推進[N];中國電子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梁紅兵;未來顯示技術百花爭艷[N];中國電子報;2011年
9 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消費電子咨詢事業(yè)部 曹衛(wèi)云;顯示技術要進行應用創(chuàng)新[N];中國計算機報;2005年
10 本報記者 許意強;彩電業(yè)迎來新門檻:顯示技術迭代[N];中國企業(yè)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魏永濤;基于棱鏡的醫(yī)用內窺鏡3D顯示技術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2 趙大泰;3D顯示技術及其教育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姜盈;真三維立體顯示技術中平移體掃描顯示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
4 尹樂;立體攝像顯示技術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6年
5 劉俞;基于FPGA的專用顯示技術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3年
6 靳濤;基于RGB原理的地震多屬性顯示技術研究與應用[D];山東大學;2010年
7 樊平躍;IC缺陷紅外發(fā)光的數(shù)字鎖相顯示技術及其應用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8 黃俊;基于FPGA的多屏幕3D顯示技術實現(xiàn)[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9 丁琴;真三維立體顯示中旋轉體掃描顯示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
10 趙天虹;分布式VGA顯示技術[D];天津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5567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556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