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連續(xù)相位調(diào)制的多波段導航信號模型研究
【圖文】:
系統(tǒng)(Indian Region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IRNSS),日本準天頂衛(wèi)星系統(tǒng)(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 QZSS)以及SBAS正在不斷演進,L波段導航信號在2030年預計將超過400個且空間在軌導航衛(wèi)星將多達160顆,如圖1.1所示[9]。屆時L波段頻譜擁擠的狀況勢必會被如此多的GNSS信號進一步加劇,L波段無線頻譜兼容性問題將日趨嚴峻。為加快GNSS系統(tǒng)發(fā)展,ITU將S波段和C波段分配給導航業(yè)務[10-12]。目前,我國BDS的無線電測定業(yè)務(Radio Determination Satellite Service, RDSS)和IRNSS的導航業(yè)務使用S波段[13-15],而C波段導航資源并未被占用和觸及,但多個國家已表明要開發(fā)和利用C波段資源的意圖[16-21],,客觀上多波段導航將成為可能,F(xiàn)代化的GPS,GLONASS
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分析信號體制是 GNSS 系統(tǒng)設計中最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其結(jié)構設計的合理性直接SS 系統(tǒng)的定位、導航、授時等服務,并影響著兼容性、跟蹤性能、抗多徑能操作性等技術指標,是系統(tǒng)設計和升級必須解決的關鍵技術[33, 41-43]。圖 1.2 圍征呈現(xiàn)了導航信號結(jié)構與信號性能之間的關系。導航信號作為 GNSS 信號體制要由調(diào)制方式、載波頻點、碼速率、信息速率以及信道編碼等方面組成[9, 41]。對性能的要求不同,信號結(jié)構模型的設計不可能做到全面最優(yōu)化,它只能是各權衡的結(jié)果。對于多波段導航系統(tǒng)來說,兼容性、抗多徑能力、解調(diào)性能以及能是主要技術指標。根據(jù)各波段約束性要求,本章將從波段頻點分布,調(diào)制波編碼以及 GNSS 信號質(zhì)量評估技術方面分析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與現(xiàn)有技術存在題,匯總國內(nèi)外 GNSS 信號模型的演進歷程,從中挖掘多波段導航信號模型的。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N967.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商信;;多波段收音機需求穩(wěn)步增長[J];現(xiàn)代家電;1997年01期
2 吳江南;多波段收音機仍有開發(fā)前景[J];中國科技信息;1994年01期
3 李如鳳,馬家固,宣家余,陳啟斢,辛延容,趙健英,韓朝;太陽多波段同時快速掃描光譜儀[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1988年03期
4 李如鳳;云南天文臺水平式多波段太陽光譜儀的技術改造[J];云南天文臺臺刊;1988年01期
5 紀樹臣 ,楊榮邦 ,謝瑞祥;1987年9月23日日偏食云臺多波段聯(lián)合觀測[J];云南天文臺臺刊;1989年03期
6 鮑士柱,徐庚慶;多波段攝影監(jiān)測海面油溢的實驗[J];環(huán)境遙感;1989年03期
7 邱春利;淺談多波段收音機[J];家庭電子;1997年08期
8 李會苗;戴曙光;金宏;;基于虛擬儀器的多波段成像技術[J];儀器儀表學報;2006年S1期
9 吳林順;多波段放大器的使用及探討[J];中國有線電視;1998年07期
10 袁文麟;多波段偽裝材料[J];紅外與激光技術;1994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范偉;吳文玉;何彬方;;用于下墊面分類的衛(wèi)星數(shù)據(jù)多波段優(yōu)化選擇[A];全國農(nóng)業(yè)遙感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逄淑蕾;孫哲;謝連妮;;雷達接收自動測試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A];第34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 S18 氣象雷達探測新技術與數(shù)據(jù)質(zhì)控的業(yè)務應用論文集[C];2017年
3 王家慶;張國宏;單新建;;基于多視角與多波段InSAR數(shù)據(jù)間接解算改則地震三維同震形變[A];2014年中國地球科學聯(lián)合學術年會——專題25:InSAR技術、衛(wèi)星熱紅外與地殼運動論文集[C];2014年
4 石志廣;張焱;陳驍;李吉成;;多波段紅外弱小目標檢測算法研究[A];第二屆高分辨率對地觀測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5 趙永強;張國華;揭斐然;劉楠;宋琳;潘泉;;基于多波段偏振成像的毀傷評估[A];第十五屆全國圖象圖形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6 張麗峰;郭曉;張元生;;2008年于田地震衛(wèi)星多波段資料的異常特征研究[A];中國地震學會地震電磁技術專業(yè)委員會地震電磁新技術新方法研討活動論文摘要集[C];2016年
7 黃世奇;張宇婷;蘇培峰;劉代志;;多波段SAR圖像變化檢測問題研究[A];國家安全地球物理叢書(十三)——軍民融合與地球物理[C];2017年
8 杜克平;Zhongping Lee;賀明霞;劉智深;李小文;;Raman散射及CDOM熒光的多波段準分析算法的影響[A];第十四屆全國遙感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9 殷高方;張玉鈞;王志剛;肖雪;金丹;趙南京;劉文清;;多波段LED光源藻類分類測量儀熒光測量電路設計[A];第十五屆全國分子光譜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8年
10 黃世奇;劉志剛;王藝婷;劉代志;蘇培峰;;地物目標近地面多波段散射特性測量實驗設計[A];國家安全地球物理叢書(十二)——地球物理與信息感知[C];201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王強 蔣忠君;淺談多波段光源在偵破盜竊案中的應用[N];人民公安報;2003年
2 和東;多波段收音機的選購[N];大眾科技報;2001年
3 記者 常麗君;新材料讓多波段光速減慢[N];科技日報;2011年
4 廣東 鮮偉法;Silicon Labs為輪調(diào)收音機設計推出高集成度的多波段接收器解決方案[N];電子報;2013年
5 記者 宋喜群 通訊員 楊甜;多波段拉曼—熒光激光雷達系統(tǒng)可用于霧霾探測[N];光明日報;2014年
6 德生;如何選購收音機[N];中華工商時報;2000年
7 記者 劉旭;我市公安投資60萬元建立 十萬人指紋自動識別系統(tǒng)[N];蘭州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巖博;基于連續(xù)相位調(diào)制的多波段導航信號模型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8年
2 顏學武;多波段光催化協(xié)合材料[D];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院;2004年
3 趙軍;水基泡沫的多波段消光特性研究及消光機理探索[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4 惠明;并發(fā)多波段多模式射頻功率放大器數(shù)字預失真線性化技術研究[D];寧波大學;2013年
5 戴本忠;Blazar天體的光變及多波段能譜特性[D];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2001年
6 趙民建;多波段、多速率、多模式軟件無線電接收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7 孫竹;多波段雙極化共用口徑微帶天線陣[D];上海大學;2012年
8 康世舉;耀變體的噴流物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9 周子云;多波段激光發(fā)射方向直接監(jiān)測與校正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4年
10 陳文韜;大口徑多波段激光發(fā)射內(nèi)通道的正壓密封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丹;耀變體3C 66A的多波段輻射[D];云南大學;2015年
2 劉文廣;費米耀變體源多波段輻射特性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3年
3 朱小紅;多波段紅外圖像差異特征形成機理研究[D];中北大學;2016年
4 崔藍芳;目標紅外多波段特性仿真與處理[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光電技術研究所);2015年
5 付家鑫;多波段共孔徑光學系統(tǒng)結(jié)構設計與分析[D];長春理工大學;2014年
6 葛帥;多波段無線射頻信號的光載傳輸技術研究[D];寧波大學;2011年
7 劉向君;多波段SAR目標檢測與圖像分類融合[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年
8 陳麗麗;基于PSWF的多波段IR-UWB系統(tǒng)設計與性能分析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4年
9 曾亮;多波段多極化SAR圖像融合解譯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10 俞佳捷;庫區(qū)水上目標多波段彩色成像技術的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6968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696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