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統計學方法的地址標準化模型的建立
本文關鍵詞:病人醫(yī)療信息多維可視化表達方法與實現技術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云南大學》 2015年
基于統計學方法的地址標準化模型的建立
簡榮杰
【摘要】:隨著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各企事業(yè)單位、政府職能部門迫切需要將非空間數據與空間數據進行整合,實現非空間數據的可視化,用于日常工作的決策。為了將這些非空間信息與空間信息進行融合,就需要建立它們之間的聯系,而地理編碼是實現這種聯系的重要手段。 地理編碼的目的是將地理坐標賦予地址位置(如街道地址)。由于現實世界中地址數據的復雜性和不規(guī)范性,因此開展地理編碼工作前,需要建立地址標準化模型,才能對地址數據進行匹配,從而賦予地理坐標。目前,困擾我國地理編碼進程的主要的問題是缺少標準化的地址模型。 本文提出了單位、地址級別和級別地址的概念,利用統計學方法建立了統計量X和Y。利用統計量X判斷、截取地址關鍵詞。利用判別法和統計量Y辨別二級地址真?zhèn)?然后對各級地址進行編碼,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標準化的地址模型。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O213;P208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宋啟凡;李莉;朱雪征;;國外地址數據標準分析及啟示[J];地理信息世界;2009年01期
2 江洲,李琦;地理編碼(Geocoding)的應用研究[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3年03期
3 張磊;張代遠;;中文分詞算法解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年01期
4 劉韜;;設立切分標志法在中文地址自動分詞中的改進與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年11期
5 吳其斌;劉延東;賈文玨;;美國地理空間信息及其基礎設施建設——組織機構、職能及相關活動[J];國土資源信息化;2010年04期
6 高大利,吳清江,孫凌;數字城市及其關鍵技術[J];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7 趙陽陽;王亮;仇阿根;;地址要素識別機制的地名地址分詞算法[J];測繪科學;2013年05期
8 李軍,李琦,毛東軍,郭玲玲;北京市地理編碼數據庫的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4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薛明;肖學年;;關于地理編碼幾個問題的思考[J];北京測繪;2007年02期
2 劉忠卿;劉進;馮仲科;任海英;;平面門牌地理網格編碼在社區(qū)人口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S1期
3 李恒楊;;基于ArcView的基坑監(jiān)測數據可視化[J];測繪工程;2012年01期
4 李軍,彭凱,李琦,郭玲玲;基于數字北京的空間信息工程的建設與實踐[J];測繪科學;2005年01期
5 吳運超;牛錚;黃茂軍;林文鵬;;利用Web挖掘技術改善公眾網絡地圖查詢服務[J];測繪科學;2007年03期
6 蘭小機;彭濤;王飛;;贛州市地理編碼系統及其關鍵技術[J];測繪科學;2009年02期
7 周旭;劉若梅;賈云鵬;路平;;“國家動態(tài)地圖網”技術特點分析[J];測繪科學;2009年S1期
8 張林曼;吳升;;地理編碼系統中地名地址分詞算法研究[J];測繪科學;2010年02期
9 陳紅順;趙冠偉;夏斌;潘聰;;外經貿統計分析系統的設計與開發(fā)[J];測繪科學;2010年04期
10 宋啟凡;李莉;朱雪征;;國外地址數據標準分析及啟示[J];地理信息世界;2009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波;吳勤書;;地理編碼的應用策略探討[A];第二屆“測繪科學前沿技術論壇”論文精選[C];2010年
2 郭會;宋關福;馬柳青;王少華;;地理編碼系統設計與實現[A];中國測繪學會九屆四次理事會暨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趙艷珍;賴增先;喬相飛;賴超;;服務式GIS下的數據生產模式及應用研究[A];中國測繪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米文寶;張明鑫;魏海平;;數字銀川建設方案設計[A];第四屆海峽兩岸GIS發(fā)展研討會暨中國GIS協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孫亞夫;陳文斌;;基于分詞的地址匹配技術[A];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李勇;陳文斌;;嵌入式平臺上的地址搜索[A];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章意鋒;賈鳳海;毛其峰;侯武云;;ARCGIS中地理編碼方法的改進[A];華東六省一市測繪學會第十一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8 陳宗翰;孟捷;;卡方統計量在建立地理編碼地址關鍵詞庫中的應用[A];2010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fā)展——第十五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10年
9 陳燕;;基于GIS的交通事故黑點挖掘[A];第九屆長三角科技論壇(測繪分論壇)論文集[C];2012年
10 吳運超;崔浩;王賽;王浩然;崔真真;;面向規(guī)劃編制的網絡數據獲取與整合方法研究[A];第十七屆中國科協年會——分16 大數據與城鄉(xiāng)治理研討會論文集[C];201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杜萍;基于本體的中國行政區(qū)劃地名識別與抽取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2 劉東琴;地理實體數據庫構建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黃茂軍;地理本體的形式化表達機制及其在地圖服務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4 郭黎;多源地理空間矢量數據融合理論與方法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8年
5 鄭威琳;病人醫(yī)療信息多維可視化表達方法與實現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靖媛;個性搜索引擎中用戶興趣模型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徐濟成;面向農業(yè)領域的本體學習建模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陳旭;地理編碼引擎的設計與實現[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4 程佳;基于地理編碼的人口普查技術試驗及應用[D];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2011年
5 劉赟;林業(yè)位置服務(LBS)系統構建技術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6 駱勝營;惠州市城市網格化管理模式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7 彭能舜;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公共服務平臺的研建[D];中南大學;2011年
8 苑春燕;基于過濾技術的投訴信息智能分析與實現[D];沈陽理工大學;2011年
9 李明銘;基于網絡信息提取和網絡空間服務的二手房產價格指數編制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10 付敏;一個改進的中文分詞算法及其在Lucene中的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承繼成,王滸;城市信息化的基本框架[J];測繪科學;2000年04期
2 張林曼;吳升;;地理編碼系統中地名地址分詞算法研究[J];測繪科學;2010年02期
3 李躍民;王浩;趙生慧;;有詞典中文分詞算法研究[J];滁州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4 江洲,李琦;地理編碼(Geocoding)的應用研究[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3年03期
5 張利;張立勇;張曉淼;耿鐵鎖;岳宗閣;;基于改進BP網絡的中文歧義字段分詞方法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6 張磊;張代遠;;中文分詞算法解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年01期
7 蔡蕊;;一種改進的基于Hash的中文分詞算法研究[J];福建電腦;2010年02期
8 李丹寧;李丹;王保華;馬新強;;幾種基于詞典的中文分詞算法評價[J];貴州科學;2008年03期
9 錢揖麗,鄭家恒;文本切分知識獲取及其應用[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3年02期
10 李寶林,王秀峰,蘭蕓,段菲;用數據挖掘技術進行中文地址解構的新方法[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3年1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朱珣;中文自動分詞系統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2 張衛(wèi);中文詞性標注的研究與實現[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志龍;王春平;;淺析IP地址[J];科技廣場;2006年11期
2 李斌;;大型局域網IP地址信息的管理與維護[J];科技信息;2009年34期
3 史祥兵;解決IP地址不夠用的可行性方案[J];湖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1期
4 童怡;;淺析NAT技術[J];科技資訊;2009年32期
5 孫曉玲;;IPV4與IPV6過渡技術的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7期
6 包震宇;吳海濤;;Strategy設計模式在地址定位算法中的應用[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6期
7 郭文龍;曾光清;;基于特征字的中文地址要素編碼和清洗方法[J];魯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4期
8 何欣,王曉鳳;ARP協議及其安全隱患[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2期
9 李蘇豐;;ARP欺騙防范與追蹤[J];科技信息;2012年05期
10 盧煉;;ARP攻擊與防御方法探討[J];科技信息;2012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李莉;朱秀麗;朱雪征;;地址與地址標準化研究[A];地理學核心問題與主線——中國地理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暨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慶典論文摘要集[C];2011年
2 宗宏亮;;信息產業(yè)部ICP/IP地址信息備案管理系統應用分析[A];通信發(fā)展戰(zhàn)略與管理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王秀清;于禎;;應用DSP的擴展地址處理中斷的方法[A];第二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4 孫瓊;解沖鋒;馮明;;下一代互聯網輕量級過渡技術及應用[A];下一代互聯網與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安寧;;IP地址盜用接口的快速定位模型[A];河南省通信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于淼;呂雅娟;蘇勁松;李賢華;;規(guī)則和統計相結合的中文地址翻譯方法[A];中國計算語言學研究前沿進展(2009-2011)[C];2011年
7 周佳慶;李曉燕;陳珂;胡天磊;陳剛;;一種自學習的中文地址判重算法[A];第二十五屆中國數據庫學術會議論文集(一)[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曦;[N];中國郵政報;2004年
2 ;[N];中國郵政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王翌;[N];計算機世界;2004年
4 ;[N];人民郵電;2005年
5 河北 吳培森;[N];電腦報;2003年
6 安徽 高飛;[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4年
7 小漁;[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5年
8 汪敏;[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3年
9 漢風唐韻;[N];電腦報;2005年
10 鄭木昌;[N];中國郵政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屠曉;英文地址圖像識別與翻譯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姚心宇;中文地址識別系統中的地址表達與匹配[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李衛(wèi)娜;IPv6節(jié)點地址的分配模式研究與管理實現[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3 陳鵬;BSS標準地址系統的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3年
4 簡榮杰;基于統計學方法的地址標準化模型的建立[D];云南大學;2015年
5 鐘玲;基于字典驅動的小樣本中文郵政地址識別[D];武漢理工大學;2014年
6 彭大;山東聯通IPv6網絡演進方案及策略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7 孫召剛;下一代互聯網通信協議的技術研究與應用[D];山東大學;2008年
8 任書明;IPv6主要技術與過渡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8年
9 周龍;IPv6過渡技術可連通性及服務質量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10 丁鈺;IPv4/IPv6的過渡技術研究與試驗[D];貴州大學;2006年
本文關鍵詞:病人醫(yī)療信息多維可視化表達方法與實現技術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150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15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