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xié)作干擾下的非可信中繼與全雙工目的節(jié)點系統(tǒng)的遍歷安全容量分析
本文選題:物理層安全 切入點:協(xié)同通信 出處:《信號處理》2017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研究了一種非可信放大轉發(fā)中繼與全雙工目的節(jié)點相結合的傳輸模型。為提升系統(tǒng)安全性能,提出了全雙工目的節(jié)點干擾(full duplex-destination based jamming,FD-DBJ)策略。同時結合半雙工目的節(jié)點干擾策略以及放大轉發(fā)中繼策略對比分析系統(tǒng)安全性能。在瑞利衰落信道下,通過合理的近似分析推導出三種策略遍歷安全容量的近似閉合表達式。分析與仿真結果顯示,在高信噪比下,理論分析曲線與蒙特卡洛仿真結果基本吻合,并對三種策略的性能進行對比,凸顯出FD-DBJ策略的性能優(yōu)越性。并分析了FD-DBJ傳輸策略的最優(yōu)功率分配因子。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a transmission model combining untrusted amplifying and forwarding relay with full-duplex destination node is studied. A full-duplex destination node interference scheme, full duplex-destination based jammingn FD-DBJ, is proposed. The security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s compared with the half-duplex destination node interference strategy and the amplification and forwarding relay strategy. In Rayleigh fading channel, the security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s analyzed. The approximate closed expression of traversal safety capacity of three strategies is deduced by reasonable approximate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show that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curve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Monte Carlo simulation under high SNR. By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hree strategies, the superiority of the FD-DBJ strategy is highlighted, and the optimal power allocation factor of the FD-DBJ transmission strategy is analyzed.
【作者單位】: 華僑大學廈門市移動多媒體通信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401165,61362018,61302095) 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2015J01262,2014J01243) 華僑大學中青年教師科研提升資助計劃(ZQN-PY407);華僑大學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培育計劃資助項目(1511301034)
【分類號】:TN91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傳勇;謝文武;章平;劉守印;;估計誤差對天線選擇系統(tǒng)性能影響分析[J];無線通信技術;2007年03期
2 王先發(fā);禹化龍;沈斌;;天線選擇對分布式多入多出系統(tǒng)的容量影響研究[J];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2008年03期
3 楊洪明;;跟蹤遙感(測)飛機的最佳天線選擇[J];無線電通信技術;1983年12期
4 馮興樂;劉龍;劉家彬;孫建成;;空間復用系統(tǒng)中天線選擇的必要性分析與仿真[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8年09期
5 陳強;莊銘杰;;采用最大比率發(fā)射技術的天線選擇系統(tǒng)性能研究[J];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2009年06期
6 楊海芬;郭志勇;李廣軍;;估計誤差下多天線選擇系統(tǒng)的性能分析[J];通信技術;2009年03期
7 李對;王保云;;基于MIMO系統(tǒng)的天線選擇[J];信息技術;2006年12期
8 段俊毅;;天線選擇在Ad Hoc網絡中的應用[J];長沙通信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9 宋高俊;周正中;;MIMO系統(tǒng)的非相干天線選擇算法[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6年03期
10 袁艷;申敏;;基于天線選擇的MIMO-HARQ技術研究[J];電子測試;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張騫;劉皓;;基于QR分解的MIMO自適應天線選擇[A];中國通信學會第五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潘立兵;李正權;孫峰;;天線選擇對MIMO系統(tǒng)分集增益的影響[A];第一屆中國高校通信類院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馮亦琳;任品毅;汪瑞;魏莉;;多用戶MIMO系統(tǒng)中基于塊對角化預編碼的天線選擇算法[A];2009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fā)展——第十四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呂西午;下一代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天線選擇和協(xié)作定位技術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2 盛延敏;MIMO通信系統(tǒng)中的天線選擇與盲自適應處理算法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錢坤;MIMO通信系統(tǒng)波束形成與天線選擇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2 王婧琦;基于天線選擇的干擾對齊算法性能分析及硬件設計[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3 李本利;協(xié)作中繼系統(tǒng)中天線選擇機制的能效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6年
4 趙舒;中繼與天線選擇的能效優(yōu)化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6年
5 萬情;大規(guī)模MIMO系統(tǒng)上行鏈路天線選擇研究[D];重慶大學;2016年
6 遲盛;大規(guī)模MIMO天線選擇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7年
7 余華;相關信道下天線選擇系統(tǒng)容量問題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8 封超;基于天線選擇的多天線中繼系統(tǒng)性能分析[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9 王海濤;方向圖可重構MIMO天線選擇系統(tǒng)的性能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1年
10 馬磊;MIMO天線選擇及其相關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6335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633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