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信息工程論文 >

基于超奈奎斯特鏡像混疊的正交頻分復用無源光網(wǎng)絡

發(fā)布時間:2018-02-22 08:22

  本文關鍵詞: 超奈奎斯特鏡像 光正交頻分復用 自相位調制 出處:《數(shù)據(jù)采集與處理》2017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結合自相位調制引入負啁啾和超奈奎斯特鏡像混疊技術,實現(xiàn)了一個大容量、大功率預算的長距離無源光網(wǎng)絡(Long reach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LR-PON)系統(tǒng)。引入鏡像混疊后,混疊部分的子載波將引入分集,提出采用分數(shù)采樣和逐子載波最大比值合并(Maximum ratio combining,MRC)算法來獲得分集增益。仿真和實驗結果表明通過使用大入纖功率和鏡像混疊,可將10GHz帶寬正交相移鍵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調制的正交頻分復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信號傳輸距離由45km擴展至超過80km。本文還使用自適應調制技術實現(xiàn)了速率大于32Gb/s、功率預算超過32dB的LR-PON系統(tǒng)。
[Abstract]:A large - capacity and high - power long - reach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 LR - PON ) system is introduced by combining self - phase modulation with negative chirp and super - Nyquist image aliasing technology . After the image aliasing is introduced , the sub - carriers of the aliasing part will be introduced into diversity . The orthogonal frequency - division multiplexing ( OFDM ) signal transmission distance of 10GHz bandwidth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 ( QPSK ) modulation can be extended from 45km to more than 80km . By using the adaptive modulation technology , the LR - PON system with a rate greater than 32Gb / s and a power budget exceeding 32dB is also realized .

【作者單位】: 華南師范大學華南先進光電子研究院;華南師范大學物理與電信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61307090)資助項目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2014A030313430)資助項目 廣東省引進創(chuàng)新科研團隊(201001D0104799318)資助項目
【分類號】:TN929.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遲文升;李紅艷;方磊;;基于正交頻分復用的自適應載波調控策略[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7年25期

2 林舒;尹霄麗;忻向軍;曾軍英;;光纖射頻傳輸系統(tǒng)中相干正交頻分復用的研究[J];光通信技術;2008年12期

3 姜暉;李道本;;正交頻分復用的一種拓展技術[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4 魏振;張哲;任光亮;;正交頻分復用和調頻復合探測體制研究[J];電子科技;2009年07期

5 張協(xié)衍;章兢;王玲;廖洪運;;基于正交頻分復用的低壓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J];科技導報;2010年12期

6 王亞君;石志強;;正交頻分復用系統(tǒng)概述[J];思茅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3期

7 殷洪璽;王一名;;光正交頻分復用通信的原理、關鍵技術及其應用[J];量子電子學報;2011年06期

8 伍偉池;張多英;;光正交頻分復用的關鍵技術研究[J];光通信技術;2013年11期

9 焦紅霞;;正交頻分復用的抗噪性能分析[J];電子世界;2014年06期

10 羅柏文;張效義;任修坤;;OFDM技術應用淺析[J];電視技術;2006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月秀;林野;;正交頻分復用技術及應用研究[A];浙江省電子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07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束鋒;趙光玲;吳樂南;;正交頻分復用通信系統(tǒng)的聯(lián)合同步算法[A];第十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2001)論文集[C];2001年

3 陳春朋;胡啟梁;孫艷華;吳強;張延華;;T-DMB系統(tǒng)的C語言仿真[A];中國通信學會第五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高建勤;熊淑華;;正交頻分復用(OFDM)原理及其實現(xiàn)[A];四川省通信學會二零零四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二)[C];2004年

5 胡正群;施滸立;裴軍;杜曉輝;;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的OFDM技術[A];中國電子學會電子機械工程分會2009年機械電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李昕;;OFDM(正交頻分復用)在移動通信中的應用[A];2004’中國通信學會無線及移動通信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7 馬延;;探討O-OFDM系統(tǒng)應用技術[A];2013年7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8 王昕;張正喜;;基于802.16a的OFDM同步技術及DSP實現(xiàn)[A];江蘇省通信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王昕;丁國華;;OFDM系統(tǒng)中的關鍵技術[A];江蘇省通信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孫浩;智慧川;;基于Simulink的OFDM系統(tǒng)仿真與性能分析[A];2009年全國無線電應用與管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唐偉;時域同步正交頻分復用數(shù)字傳輸技術成功[N];科技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汪俊芳;基于正交頻分復用的自適應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2 王東;基于光正交頻分復用的光與無線融合接入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3 雷誠;高效靈活的正交頻分復用無源光網(wǎng)絡技術的研究[D];清華大學;2014年

4 李科;差分OFDM系統(tǒng)與MIMO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5 劉卓;靈活大容量的OFDM-PON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4年

6 胡e,

本文編號:152396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52396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d62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