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均衡的自組織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分簇算法
本文關鍵詞: 距離均衡 自組織 分簇 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 出處:《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針對節(jié)省能耗、延長網(wǎng)絡生命周期的問題,在分析典型分簇算法不足的基礎上,提出了能有效減少節(jié)點傳輸能量消耗的距離均衡的自組織分簇算法(DBSOCA)!痉椒ā吭谠撍惴ㄖ,簇內節(jié)點依據(jù)計算自身與基站的距離來競選簇首,并確保基站與簇首及簇首間的傳輸能夠保持一定的距離。【結果】用平均傳輸距離來避免簇首因傳輸距離的不同而造成能耗的不均衡。【結論】仿真結果證明,該算法能有效地降低整個網(wǎng)絡的能耗,進而延長網(wǎng)絡的生命周期。
[Abstract]:[objectiv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aving energy and prolonging the network life cycl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hortage of typical clustering algorithm. A self-organizing clustering algorithm named DBSOCAA is proposed,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ransmission energy consumption of nodes. [methods] in this algorithm, the nodes in the cluster run for the cluster head according to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mselves and the base station. And ensure that the transmission between base station and cluster head and cluster head can maintain a certain distance. [results] the average transmission distance is used to avoid the imbalance of energy consumption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 of transmission distance. [conclus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at. This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whole network and prolong the lifetime of the network.
【作者單位】: 南通科技職業(yè)學院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基金】:南通市科技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No.MS22015029);南通市科技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No.BK2011054)
【分類號】:TN929.5;TP212.9
【正文快照】: 近些年來在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WSNs)[1-3]領域中,出現(xiàn)了不少以節(jié)省能耗為目的的分簇算法。低能耗自適應聚類算法LEACH[4]是其中最經(jīng)典的代表,該算法采用幾率的方式來選舉簇首(Cluster header,CH),通過隨機選擇簇首的方式節(jié)約建立分簇所需的計算時間,缺點是無法保證選舉的簇首是最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衛(wèi)剛;何慶;陳浩亮;許駿;;一種基于權重的動態(tài)分簇算法[J];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yī)學版);2009年01期
2 劉敏;韓繼紅;王亞弟;;戰(zhàn)術互聯(lián)網(wǎng)中基于信任的k跳復合度量分簇算法[J];計算機應用;2010年02期
3 馮濤;瞿競杰;郭顯;;基于概率機制的涌現(xiàn)分簇算法[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2年04期
4 歐陽曉燕;;探討分簇算法在組播技術中的應用[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4年01期
5 孫雨耕,王瑞豐,楊挺;自組網(wǎng)絡的分簇算法[J];天津大學學報;2005年08期
6 蔡鑌;陳向東;李湃;韋建超;;一種新型雙簇頭分簇算法的性能研究[J];微電子學與計算機;2009年03期
7 周玉婷;;一種基于區(qū)域劃分的分布式分簇算法[J];通信與信息技術;2009年04期
8 胡靜;沈連豐;;傳感網(wǎng)分簇算法研究及其進展[J];中興通訊技術;2009年05期
9 丁春利;朱敏;黃建;范量;;一種節(jié)點特征累積的自適應加權分簇算法[J];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3期
10 齊國濤;;一種加入移動節(jié)點的完全圖分簇算法[J];科協(xié)論壇(下半月);201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勇;;一種能量有效的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加權分簇算法[A];2008中國儀器儀表與測控技術進展大會論文集(Ⅲ)[C];2008年
2 徐小玲;劉美;;礦井下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分簇算法研究[A];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南六。▍^(qū))2010年第28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李晴陽;任智;陳前斌;黃勇;;基于信號強度的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分簇算法建模與仿真[A];2009年全國無線電應用與管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4 陳太尚;;一種基于認知無線電的組合加權分簇算法[A];2009年全國無線電應用與管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5 何璇;郝群;宋勇;;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分簇算法的研究與仿真[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十一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張維勇;張芬;馬學森;;基于IEEE802.15.4的一種分簇算法研究[A];第二十六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07年
7 王忠;肖留威;;無人機Ad Hoc網(wǎng)絡模糊綜合決策分簇算法[A];四川省通信學會Ip應用與增值電信技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8 馬守明;王汝傳;葉寧;;一種基于模糊聚類的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分簇算法[A];第六屆和諧人機環(huán)境聯(lián)合學術會議(HHME2010)、第19屆全國多媒體學術會議(NCMT2010)、第6屆全國人機交互學術會議(CHCI2010)、第5屆全國普適計算學術會議(PCC2010)論文集[C];2010年
9 林志偉;許力;郭曉蓮;;無線Ad Hoc網(wǎng)絡分簇算法的仿真設計與性能分析[A];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新進展——2005年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10 馮延釗;;D2D通信中基于地理位置的多播分簇算法[A];第十七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閆冬梅;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節(jié)點分簇算法與調度策略研究[D];東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尹哲;基于無線傳感器網(wǎng)的能量均衡分簇算法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2 王紹辰;基于ZigBee分簇算法能量優(yōu)化的設計與實現(xiàn)[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沈陽計算技術研究所);2015年
3 王昆鵬;基于Slepian-Wolf理論的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分簇算法及改進[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4 陳紅英;智能交通誘導信息實時發(fā)布機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5 趙征宇;基于分簇的VANET協(xié)助下載方法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5年
6 周星嵐;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中分簇算法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5年
7 劉越甲;車聯(lián)網(wǎng)路口場景下分簇算法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8 潘澤中;能量采集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的能量預測及分簇算法[D];華東交通大學;2016年
9 肖晶;航空通信系統(tǒng)中數(shù)據(jù)鏈的研究與仿真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10 胡耀月;雷達傳感器網(wǎng)絡分簇算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4878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487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