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微加工極端潤濕性功能表面及其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3-02 21:06
仿生極端潤濕性功能表面在自清潔抗污耐腐蝕、油水分離材料界面凈化水體、非均勻潤濕性圖案化表面水收集等場合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但其現(xiàn)有加工方法仍存在制備過程較復雜、效率較低、環(huán)境友好性不足、適用性較差等問題。論文提出一種基于激光微加工的高效、綠色制備方法,通過調(diào)控表面微觀形貌與化學組成成分,在金屬鋁基體與玻璃基體上制備出極端潤濕性表面,并開展了油水分離與水收集試驗研究。主要內(nèi)容包括:利用激光加工機,高效制備出具有微米級粗糙結(jié)構(gòu)的油水分離網(wǎng);結(jié)合低表面能溶液修飾和大氣壓冷等離子體改性,在金屬鋁箔基體上加工出超疏水-超親油表面與超親水-水下超疏油表面;該方法無需復雜大型設備、工藝流程高效環(huán)保。對所制備的極端潤濕性鋁網(wǎng)表面分別進行潤濕性、表面微觀形貌和化學組成成分的表征;開展重力驅(qū)動垂直油水分離試驗,研究其油水分離性能。以不溶性分層混合物(輕油-水與重油-水)為研究對象,分別從各種油水混合物的油水分離效率、分離后油中含水情況、超疏水-超親油表面耐水滲透能力與超親水-水下超疏油表面的耐油滲透能力三個方面進行性能分析。結(jié)果表明,該方法加工出的極端潤濕性功能表面油水分離效率可達99%。為提高激光微加工...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2 極端潤濕性功能表面加工方法研究現(xiàn)狀
1.3 極端潤濕性功能表面的應用研究現(xiàn)狀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問題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潤濕性相關理論
2.1 表面張力與表面能
2.2 接觸角和滾動角
2.3 理論模型
2.3.1 Young模型
2.3.2 Wenzel模型
2.3.3 Cassie-Baxter模型
2.3.4 固-水-油體系模型
2.3.5 拉普拉斯壓力梯度相關模型
2.4 本章小結(jié)
3 激光微加工鋁極端潤濕性表面及其油水分離性能研究
3.1 極端潤濕性鋁網(wǎng)的加工及其表征
3.1.1 材料與裝置
3.1.2 加工過程
3.2 性能表征
3.2.1 潤濕性
3.2.2 微觀結(jié)構(gòu)及化學成分
3.2.3 油水分離性能
3.3 本章小結(jié)
4 激光微加工玻璃極端潤濕性表面及其水收集性能研究
4.1 極端潤濕性玻璃基體的加工及其表征
4.1.1 材料與裝置
4.1.2 極端潤濕性圖案化表面的制備及工藝分析
4.1.3 極端潤濕性圖案化表面的表征分析
4.2 水收集試驗
4.2.1 試驗裝置
4.2.2 性能分析
4.3 本章小結(jié)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
致謝
本文編號:3752625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2 極端潤濕性功能表面加工方法研究現(xiàn)狀
1.3 極端潤濕性功能表面的應用研究現(xiàn)狀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問題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潤濕性相關理論
2.1 表面張力與表面能
2.2 接觸角和滾動角
2.3 理論模型
2.3.1 Young模型
2.3.2 Wenzel模型
2.3.3 Cassie-Baxter模型
2.3.4 固-水-油體系模型
2.3.5 拉普拉斯壓力梯度相關模型
2.4 本章小結(jié)
3 激光微加工鋁極端潤濕性表面及其油水分離性能研究
3.1 極端潤濕性鋁網(wǎng)的加工及其表征
3.1.1 材料與裝置
3.1.2 加工過程
3.2 性能表征
3.2.1 潤濕性
3.2.2 微觀結(jié)構(gòu)及化學成分
3.2.3 油水分離性能
3.3 本章小結(jié)
4 激光微加工玻璃極端潤濕性表面及其水收集性能研究
4.1 極端潤濕性玻璃基體的加工及其表征
4.1.1 材料與裝置
4.1.2 極端潤濕性圖案化表面的制備及工藝分析
4.1.3 極端潤濕性圖案化表面的表征分析
4.2 水收集試驗
4.2.1 試驗裝置
4.2.2 性能分析
4.3 本章小結(jié)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
致謝
本文編號:37526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ulilw/3752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