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MOST虛擬光纖定位系統(tǒng)
發(fā)布時間:2020-07-23 02:47
【摘要】: 本文針對國家天文臺LAMOST項目的關鍵技術之一——光纖定位系統(tǒng)開展研究。LAMOST使用4000根光纖實現了大天區(qū)多目標觀測的世界性突破,遠遠超出了世界上640根光纖的現有水平,因此對光纖定位也就提出了很高的技術要求。 本文根據工程的要求,首先對光纖定位裝置的機械特征、控制方式、定位方法做了分析,然后通過研究現有的幾何造型、凸包構建、多邊形碰撞判斷等算法理論,研究出適合極坐標運動單元的表示、控制、判斷方法,并最終在虛擬系統(tǒng)中實現了4000個光纖定位單元的存儲表示、定位控制、碰撞判斷(即實時監(jiān)控)。根據系統(tǒng)定位精度、控制時間、光纖使用率等技術要求,在虛擬環(huán)境中測試得到了極坐標運動單元的各方面性能數據,完全達到了項目的技術要求。這一結果為光纖定位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同時論文中提出的控制方法和碰撞算法對于光纖定位系統(tǒng)實際中的控制具有指導性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長春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P111
【圖文】:
功能是為用戶顯示各單元的屬性、狀態(tài),并對數據進行維護。所以將主界面設置為光纖定位單元各種信息的顯示區(qū),對數據庫的維護和隨機數據的產生在主菜單中實現,如圖3.3。菜單項主要包括光纖裝置記錄、單元目標點記錄、生成記錄三個功能項。
完成一條光纖定位單元信息的輸入。修改記錄一一修改記錄窗口與添加記錄窗口布局相同。五個窗口中高亮顯示的內容均可修改,并可在任意窗口退出修改。圖3.4、圖3.5
完成一條光纖定位單元信息的輸入。修改記錄一一修改記錄窗口與添加記錄窗口布局相同。五個窗口中高亮顯示的內容均可修改,并可在任意窗口退出修改。圖3.4、圖3.5
本文編號:2766743
【學位授予單位】:長春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P111
【圖文】:
功能是為用戶顯示各單元的屬性、狀態(tài),并對數據進行維護。所以將主界面設置為光纖定位單元各種信息的顯示區(qū),對數據庫的維護和隨機數據的產生在主菜單中實現,如圖3.3。菜單項主要包括光纖裝置記錄、單元目標點記錄、生成記錄三個功能項。
完成一條光纖定位單元信息的輸入。修改記錄一一修改記錄窗口與添加記錄窗口布局相同。五個窗口中高亮顯示的內容均可修改,并可在任意窗口退出修改。圖3.4、圖3.5
完成一條光纖定位單元信息的輸入。修改記錄一一修改記錄窗口與添加記錄窗口布局相同。五個窗口中高亮顯示的內容均可修改,并可在任意窗口退出修改。圖3.4、圖3.5
【引證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尹大力,楊飛;光纖定位單元數據模型的設計[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本文編號:27667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2766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