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機理小型氫鐘的實驗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臺)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2
【分類號】:P12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翟造成;上海天文臺研制的氫鐘及其應用概況[J];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年刊;2001年00期
2 胡錦倫;氫鐘守時應用[J];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年刊;2000年00期
3 劉鐵新,高俊法,翟造成;氫原子頻標的小型化[J];天文學進展;2001年01期
4 貫士俊,翟造成;上海天文臺氫鐘的研制現(xiàn)狀及其應用前景[J];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年刊;2003年00期
5 黃亨祥;關于氫脈澤諧振腔的改進[J];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年刊;1996年00期
6 彭紀興;氫鐘中使用熱敏電阻控溫的幾個問題[J];陜西天文臺臺刊;1997年00期
7 翟造成;國產(chǎn)氫原子鐘是我國高精度時、頻用戶的最佳選擇[J];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年刊;1995年00期
8 彭紀興;上海天文臺氫原子鐘熱敏電阻控溫系統(tǒng)[J];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年刊;1997年00期
9 陸家復;氫鐘鐘罩及前級真空機組的改進設計[J];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年刊;1994年00期
10 沈季良;氫原子鐘鈦泵高壓電源的改進[J];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年刊;1994年0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翟造成;;國產(chǎn)氫鐘研制的新進展[A];2005年全國時間頻率學術交流會文集[C];2005年
2 王慶華;Fabien Droz;Pascal Rochat;;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中的星載原子鐘及時間系統(tǒng)[A];第二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電子文集[C];2011年
3 張為群;蔡勇;吳軼東;張燕軍;劉俊;楊浩;陳翔;李錫瑞;謝彥;王文明;代克;;二代氫原子鐘的研制與一代氫原子鐘的提高比較[A];第二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電子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本報記者 楊蕾;“北京時間”從這里開始[N];中國質(zhì)量報;2009年
2 盧敬叁;GPS精確授時原子鐘的要求[N];中國質(zhì)量報;2004年
3 盧敬叁;時間頻率研究的發(fā)展方向[N];中國質(zhì)量報;2004年
4 記者 朱立毅;我國造出銫原子噴泉鐘[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5 劉旭紅 記者楊蕾;NIM5銫原子鐘1500萬年不差一秒[N];中國質(zhì)量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鐵新;被動機理小型氫鐘的實驗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臺);2002年
2 董紹武;守時中的若干重要技術問題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國家授時中心);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李牡鋮;三角波調(diào)制的諧振式光纖陀螺數(shù)字檢測系統(tǒng)設計[D];浙江大學;2008年
2 魯華雨;氫鐘智能溫度控制及CAT控制電壓自動補償系統(tǒng)設計[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臺);2006年
3 于雙林;磁控管腔和四極態(tài)選擇器的試驗研究及其在小型氫脈澤中的應用[D];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2001年
4 林青華;小型化氫原子鐘磁控管諧振腔的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7656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2765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