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江都三站改造技術與運行評價
本文選題:南水北調 + 泵站改造; 參考:《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7年06期
【摘要】:南水北調江都三站工程改造中,在水泵裝置選型、進水流道改造、站下引河整流、水導軸承潤滑方式等方面開展廣泛研究,結合工程觀測、運行分析及流量測試數(shù)據(jù)表明:(1)在水泵選型研究中綜合運行工況、水文數(shù)據(jù)等條件,方案合理,改造后的軸流泵機組效率由改造前的59%提升到75%。(2)采用在原流道結構基礎上對DN值優(yōu)化及進水流道中隔墩在出口處縮短2 m的研究方案使機組汽蝕振動減小,效果明顯。(3)在泵站T型進水前池增加Y型導流墩及底坎,整流效果好,泵站邊緣機組運行穩(wěn)定。(4)針對含沙量較大的水質,塑料水導軸承采用清水潤滑可提高軸承使用壽命。運行結果認證了工程改造過程中采用的技術裝備和技術措施的可靠性和可行性,為大型泵站的技術改造提供了可以借鑒的范例。
[Abstract]:In the revamping of Jiangdu three stations of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extensive research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aspects of water pump device selection, water inlet channel transformation, station diversion river rectification, lubricating mode of water guide bearing, etc.,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observation. Operation analysis and flow test data show that the scheme is reasonable in the study of water pump selection, such as comprehensive operating conditions, hydrological data and other conditions. The efficiency of the modified axial flow pump unit was raised from 59% before the retrofit to 75.2) the turbine cavitation vibration was reduced by optimizing DN value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flow channel structure and shortening 2 m at the outlet of the inlet channel septor. The effect is obvious. (3) increasing Y type diversion piers and bottom ridges in the T inlet forebay of pumping station, with good rectifying effect, stable operation of pump station edge units. (4) aiming at the water quality with high sediment content, using clear water lubrication for plastic water guide bearings can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bearings. The operation result verifies the relia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technical equipment and technical measures used in th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transformation,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example for the technical transformation of large pumping stations.
【作者單位】: 江蘇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
【分類號】:TV67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輔義;;名揚華夏的江都站[J];治淮;1991年08期
2 朱揚;從“三改一加強”中淺談江都船舶集團的發(fā)展[J];江蘇交通;2000年02期
3 姚文泉;江都西閘上游引河整治方案分析[J];治淮;2000年07期
4 袁蘇祥;;江都市:“強·特·新”打造建筑強市[J];建筑;2010年03期
5 孫振華;馮俊;;變頻發(fā)電在江都三站的應用探討[J];江蘇水利;2010年10期
6 高鑒;;江都抽水站工程建設的經(jīng)濟效益和幾點體會[J];江蘇水利;1982年03期
7 ;吞江吐淮 造福于民——介紹全國優(yōu)質工程江都抽水站[J];中國水利;1982年04期
8 殷傳忠;5000噸級海洋甲板駁在江都通過鑒定[J];造船技術;1986年12期
9 王銘;江水;;江都抽水站大旱之年顯神威[J];治淮;1992年11期
10 郭永田;江都管理處創(chuàng)建學習型組織的探索[J];江蘇水利;2004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張健;趙才基;;江都縣委渡江支前紀實[A];風卷紅旗過大江——紀念渡江戰(zhàn)役勝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2 劉昊;韓濱;常利;盧瑩;鄭優(yōu)軍;;江都區(qū)近50年氣溫變化特征分析[A];第九屆長三角氣象科技論壇論文集[C];2012年
3 ;莊春霞風采[A];中國改革創(chuàng)新先鋒暨經(jīng)濟建設杰出人物風采[C];2012年
4 蔣于春;王平;;淺議江都人民在渡江支前中的突出貢獻[A];風卷紅旗過大江——紀念渡江戰(zhàn)役勝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蔣德 通訊員 韓勁松;江都公安重振精神[N];法制日報;2000年
2 趙建昌;江都:大力推進教育強鎮(zhèn)創(chuàng)建工作[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3 朱旭東;江都靠花菜蝦果創(chuàng)中國農業(yè)品牌[N];經(jīng)濟參考報;2007年
4 解登林;江都專項整治法治建設熱點問題[N];江蘇法制報;2007年
5 解登林邋陳紅星;江都政務公開榮獲全國先進[N];江蘇法制報;2007年
6 馬永發(fā)邋丁勇 談耀東;江都三大舉措力促擔保機構發(fā)展[N];江蘇經(jīng)濟報;2007年
7 趙扣海 李恩山 顧建春;江都擬建航母式“農家店”[N];揚州日報;2006年
8 姜長春 吳生鋒;江都10億打造“東部鞋都”[N];揚州日報;2006年
9 周鴻飛 長春;江都全年工業(yè)利稅提前入庫[N];揚州日報;2006年
10 記者 唐詩;江都要全面走在揚州前列[N];揚州日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莉;江都區(qū)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2 韓笑;揚州市江都區(qū)土地利用結構優(yōu)化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3 鄭濤;2000年代以來江都區(qū)農村勞動力與集體土地利用關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4 趙晶晶;江都區(qū)政府在推動現(xiàn)代服務業(yè)發(fā)展中的政策研究[D];揚州大學;2014年
5 陳雯潔;《江都方言考釋》方俗詞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3年
6 李尚紅;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江都抽水站變電所改造方案研究[D];揚州大學;2007年
7 王凌飛;江都區(qū)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保障制度運行中的問題研究[D];揚州大學;2014年
8 姜輝;長江江都嘶馬彎道崩岸災害機制及其預測[D];河海大學;2006年
9 單愛美;江蘇大云山江都王陵出土文物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4年
10 楊麗;江都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招商引資策略研究[D];揚州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8129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1812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