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積雪變化及其對中國水資源系統(tǒng)影響研究進展
本文關(guān)鍵詞: 青藏高原 氣候變化 積雪 水資源 降水 旱澇 出處:《高原氣象》2017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回顧了青藏高原(下稱高原)積雪變化及其對中國水資源系統(tǒng)影響研究進展,探討了開展高原積雪異常對中國水資源系統(tǒng)影響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來趨勢。高原積雪分布極不均勻,呈四周山區(qū)多、腹地少,兩側(cè)多、中間少的空間分布特征。高原東部積雪變化最顯著且主導(dǎo)了整個高原積雪的年際變化,因此該地區(qū)積雪異常更值得關(guān)注。自20世紀(jì)60年代以來高原積雪總體呈緩慢增加趨勢,21世紀(jì)初期春季和冬季積雪略有減少。目前,關(guān)于高原積雪變化對我國水資源系統(tǒng)影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原積雪異常對降水和旱澇影響及其預(yù)測指示性研究兩方面。高原積雪主要通過季風(fēng)影響我國的降水時空分布,進而影響水資源系統(tǒng)。高原積雪異常對我國降水影響大,且范圍廣,可作為降水預(yù)測的一個重要信號,同時其對我國旱澇分布具有重要影響,并且對旱澇預(yù)測具有指示意義。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now cover change and its influence on water resources system in China is reviewed. The deficiency and future trend of the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plateau snow cover anomaly on water resources system in China are discussed. The snow cover distribution in the plateau is very uneven, with more mountains around, less hinterland and more on both sides. The variation of snow cover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plateau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dominates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snow cover over the whole plateau. Therefore, the abnormal snow cover in this area deserves more attention. Since 1960s, there has been a slow increase in snow cover on the plateau, and there has been a slight decrease in snow cover in the early spring and winter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snow cover change on the water resources system in China is mainly focused on two aspects: the influence of the snow cover anomaly on precipitation, drought and flood over the plateau and its predictive indicator. The snow cover over the plateau mainly affect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China through the monsoon. It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signal of precipitation prediction, and it also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drought and flood in China, and has an instruc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diction of drought and flood.
【作者單位】: 中國氣象局成都高原氣象研究所/高原與盆地暴雨旱澇災(zāi)害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xué)基金項目(41375116) 中國氣象局成都高原氣象研究所開放基金項目(BROP201537,BROP201443,BROP201303)
【分類號】:P426.635;TV213.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韋志剛;青藏高原積雪異常的持續(xù)性研究[J];冰川凍土;2001年03期
2 陳興芳,宋文玲;冬季高原積雪和歐亞積雪對我國夏季旱澇不同影響關(guān)系的環(huán)流特征分析[J];大氣科學(xué);2000年05期
3 宋文玲,袁景鳳,陳興芳;冬季高原積雪異常與1998年長江洪水關(guān)系的分析[J];氣象;2000年02期
4 羅文芳;青藏高原積雪異常與貴州東、西部旱、寒災(zāi)害關(guān)系的初步分析[J];高原氣象;2001年03期
5 李國平 ,盧敬華 ,靳冰凌 ,布尼瑪;青藏高原積雪異常對高原地面加熱的影響(英文)[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1年06期
6 覃志年,李秀存,蘇志,李耀先;青藏高原積雪異常與廣西氣候的關(guān)系[J];廣西氣象;2004年03期
7 蘇志,覃志年,覃崢嶸,楊蘭英,李秀存;廣西氣溫對青藏高原積雪的響應(yīng)[J];廣西氣象;2005年01期
8 朱玉祥;丁一匯;;青藏高原積雪對氣候影響的研究進展和問題[J];氣象科技;2007年01期
9 王葉堂;何勇;侯書貴;;2000-2005年青藏高原積雪時空變化分析[J];冰川凍土;2007年06期
10 趙紅旭;青藏高原積雪與云南夏季降水及氣溫的關(guān)系[J];氣象;1999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劉峰貴;劉佩;張鐿鋰;周強;陳瓊;張海峰;叢曉明;;基于歷史數(shù)據(jù)的青藏高原積雪雪災(zāi)風(fēng)險分析[A];自然地理學(xué)與生態(tài)安全學(xué)術(shù)論文摘要集[C];2012年
2 雷俊;方之芳;;青藏高原積雪資料比較及其變化趨勢研究[A];中國氣象學(xué)會2006年年會“首屆研究生年會”分會場論文集[C];2006年
3 曾群柱;王光宇;;青藏高原積雪變化及對我國東部夏季氣溫、降水影響的探討[A];青藏高原與全球變化研討會論文集[C];1994年
4 李慶;陳月娟;;青藏高原積雪異常對中國夏季風(fēng)氣候的影響[A];“推進氣象科技創(chuàng)新,提高防災(zāi)減災(zāi)和應(yīng)對氣候變化能力”——江蘇省氣象學(xué)會第七屆學(xué)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5 劉華強;袁良;李權(quán)寶;;青藏高原積雪對強ENSO事件的響應(yīng)[A];中國氣象學(xué)會2007年年會氣候?qū)W分會場論文集[C];2007年
6 劉華強;朱其國;黃雪輝;李權(quán)寶;;青藏高原積雪對強ENSO事件的響應(yīng)[A];第三屆長三角氣象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早報記者 吳玉蓉;中國氣象局:青藏高原積雪減少是造成高溫的重要外因[N];東方早報;2013年
2 鄭菲;高原積雪時空變化會影響我國夏季降水[N];中國氣象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張星海;南澇北旱源于青藏高原積雪增加[N];北京科技報;2004年
4 郭立;重慶今年為什么這么熱?這么旱?[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5 陳磊;三大因素導(dǎo)致今夏罕見干旱[N];中國氣象報;2006年
6 記者 林琳 通訊員 高輝;漢水流域緣何持續(xù)強降水[N];中國氣象報;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2條
1 馬麗娟;近50年青藏高原積雪的時空變化特征及其與大氣環(huán)流因子的關(guān)系[D];中國科學(xué)院研究生院;2008年
2 馮婧;氣候變化對黑河流域水資源系統(tǒng)的影響及綜合應(yīng)對[D];東華大學(xué);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2條
1 覃鄭婕;青藏高原積雪時空變化特征及其環(huán)流背景研究[D];南京大學(xué);2017年
2 史建橋;基于遙感和GIS的青藏高原積雪時空變化及影響因子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xué);2014年
,本文編號:15300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1530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