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布洛電站上游調蓄水庫泄水建筑物水工模型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吉布洛電站上游調蓄水庫泄水建筑物水工模型試驗研究 出處:《電網與清潔能源》2016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泄水建筑物 水工模型試驗 流態(tài) 流速 吉布洛電站
【摘要】:針對吉布洛電站上游調蓄水庫泄水建筑物底孔位置低、泄量大、下游僅用防沖護坦作消能工等特點,采用1∶40幾何比尺建立了正態(tài)整體物理模型,通過模型試驗分析了泄水建筑物過流能力、水流流態(tài)及流速、進出口體型等。試驗發(fā)現泄流時,出現了排漂泄流下游水橫向流入表孔下游、主流側流左右岸裹頭水流現象明顯、底孔下游水躍有水拱及二級水躍現象發(fā)生等問題。為此,提出了邊墩進口體型優(yōu)化方案,同時疏浚下游河道,改善水流流態(tài)。結果表明,措施有效,橫向流消失,水拱及水躍現象基本消除,為工程設計和施工提供依據。
[Abstract]:In view of djiploho Hydropower Station Reservoir upstream spillway bottom position is low,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discharge and downstream just as scour apron dissipator, with a ratio of 1 to 40 geometric scale of a normal physical model, through the model test of spillway flow capacity, flow velocity, and the size of import and export etc.. The test found that discharge, the discharge under water discharge floating lateral inflow hole table downstream, the mainstream left and right bank side flow wrapped head flow phenomenon is obvious, the bottom water downstream water jump arch and two stage water jump phenomenon etc.. Therefore, an optimization scheme for the shape of the edge of the piers is proposed, and the downstream channel is dredged to improve the flow patter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sures are effective, the transverse flow disappears, and the water arch and the water jump are basically eliminated, 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作者單位】: 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小流域水利河南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黃河水利水電開發(fā)總公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U1304503) 河南省基礎與前沿技術研究計劃項目(132300410022)~~
【分類號】:TV65;TV131.61
【正文快照】: 1概況吉布洛電站上游調蓄水庫位于赤道幾內亞維樂河上,工程為閘壩式結構,河床壩段為混凝土擋水及泄水建筑物,兩岸連接段為心墻堆石壩,壩長518 m,壩寬約100 m,最大壩高50 m。混凝土泄水建筑物長113 m,由3個泄洪底孔、3個泄洪表孔和1個排漂道組成,如圖1所示。設計洪水標準[1]為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姜樹海;泄水建筑物免空化設計的可靠性分析[J];水利學報;1990年05期
2 李玉梁,廖文根,,余常昭;泄水建筑物的復氧能力與控制[J];水利學報;1994年07期
3 魏文禮,李建中;泄水建筑物紊流數值模擬研究進展與趨勢[J];陜西水力發(fā)電;1997年02期
4 鄧淑媛;;泄水建筑物進口水面漩渦的形成及其克服方法的探討[J];水利水運科學研究;1986年04期
5 屈孟浩;小浪底樞紐泄水建筑物幾種布置方案的門前流態(tài)與淤積形態(tài)試驗研究[J];人民黃河;1989年05期
6 陳鑫蓀;消除泄水建筑物彎道急流沖擊波的措施[J];水利水電技術;1984年06期
7 何建京,馬法三;泄水建筑物下游波浪特性的實驗研究[J];河海大學學報;1994年06期
8 劉正啟;布列依水利樞紐運行期的泄水建筑物及水力學論證[J];水利水電快報;1996年10期
9 王遠明,張餳,樊云;三峽工程茅坪溪泄水建筑物水文監(jiān)測分析[J];人民長江;1999年08期
10 戴會超;王玲玲;唐洪武;;三峽工程泄水建筑物水力優(yōu)化設計[J];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田嘉寧;臺階式泄水建筑物水力特性試驗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黨彥;九甸峽水電站泄水建筑物的流場模擬與體型優(yōu)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6年
2 傅艷軍;亞碧羅水電站泄水建筑物消能防沖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3 朱中石;洄峰澗水庫泄水建筑物水流數值模擬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4 萬繼偉;用于水工泄水建筑物水力學原型觀測的涂層痕跡法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9年
5 劉晶;南康河水電站泄水建筑物水力特性數值模擬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6 陳永明;帶有復雜自由表面的泄水建筑物紊流場的數值模擬[D];揚州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3451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1345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