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學習在手寫漢字識別中的應用綜述
本文關鍵詞:深度學習在手寫漢字識別中的應用綜述
更多相關文章: 深度學習 手寫漢字識別 卷積神經(jīng)網(wǎng)絡 回歸神經(jīng)網(wǎng)絡 長短時記憶模型 層疊自動編碼機
【摘要】:手寫漢字識別(Handwritten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HCCR)是模式識別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最近幾十年來得到了廣泛的研究與關注,隨著深度學習新技術的出現(xiàn),近年來基于深度學習的手寫漢字識別在方法和性能上得到了突破性的進展.本文綜述了深度學習在手寫漢字識別領域的研究進展及具體應用.首先介紹了手寫漢字識別的研究背景與現(xiàn)狀.其次簡要概述了深度學習的幾種典型結(jié)構(gòu)模型并介紹了一些主流的開源工具,在此基礎上詳細綜述了基于深度學習的聯(lián)機和脫機手寫漢字識別的方法,闡述了相關方法的原理、技術細節(jié)、性能指標等現(xiàn)狀情況,最后進行了分析與總結(jié),指出了手寫漢字識別領域仍需要解決的問題及未來的研究方向.
【作者單位】: 華南理工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院;廣州大學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富士通研究開發(fā)中心有限公司信息技術研究部;
【關鍵詞】: 深度學習 手寫漢字識別 卷積神經(jīng)網(wǎng)絡 回歸神經(jīng)網(wǎng)絡 長短時記憶模型 層疊自動編碼機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472144) 廣東省科技計劃(2014A010103012,2015B010101004,2015B010130003,2015B010131004)資助~~
【分類號】:TP391.43
【正文快照】: 由于在拍照文檔、支票、表單表格、證件、郵政信封、票據(jù)、手稿文書等光學字符識別(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圖像識別系統(tǒng)以及手寫文字輸入設備中的廣泛應用前景,自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手寫漢字識別(Handwritten Chinesecharacter recognition,HCCR)一直是模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林泉;;關于手寫漢字識別的研究[J];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1987年07期
2 ;漢王聯(lián)機手寫漢字識別第六版開發(fā)成功[J];自動化博覽;1996年02期
3 薛炳如,楊靜宇,胡鐘山,婁震;小類別數(shù)手寫漢字識別[J];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2000年04期
4 劉昌平,錢躍良,張永慧,宋東,李豐林;863手寫漢字識別測試平臺[J];中文信息學報;2000年02期
5 李宏東,葉秀清,顧偉康;知識基聯(lián)機自然手寫漢字識別[J];杭州電子工業(yè)學院學報;2000年06期
6 唐云廷,羅勇,周必水;基于參照模型的聯(lián)機手寫漢字筆劃提取及識別[J];計算技術與自動化;2002年03期
7 張洪剛,劉剛,郭軍;一種手寫漢字識別結(jié)果可信度的測定方法及應用[J];計算機學報;2003年05期
8 趙姝巖,郭捷,施鵬飛;基于筆畫分析和背景細化的粘連手寫漢字切分[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3年09期
9 俞慶英,吳建國;一種聯(lián)機手寫漢字識別算法的研究與實現(xiàn)[J];合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1期
10 白宇,徐慶新,劉斌;基于語義的手寫漢字識別模型[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5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方應謙;張琦;;脫機手寫漢字的模糊識別方法[A];2001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1年
2 盧達;浦煒;謝銘培;;基于SEART網(wǎng)和模糊相似測量的手寫漢字預分類法[A];2005年全國自動化新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3 盧達;浦煒;謝銘培;;基于SEART網(wǎng)和模糊相似測量的手寫漢字預分類法[A];2005全國自動化新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二)[C];2005年
4 吳天雷;馬少平;;基于重疊動態(tài)網(wǎng)格和模糊方向線素特征的手寫漢字識別[A];第八屆全國漢字識別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5 陳森;高學;;基于LDA的手寫漢字特征選擇方法[A];2009年中國高校通信類院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劉麗艷;盛立東;;一個特定人手寫漢字識別系統(tǒng)的實現(xiàn)[A];第八屆全國漢字識別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7 唐降龍;劉家鋒;趙巍;;部件HMM級聯(lián)的聯(lián)機自由手寫漢字識別方法[A];第八屆全國漢字識別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8 黃磊;劉昌平;劉迎建;;基于非參數(shù)化降維的手寫漢字識別研究[A];中文信息處理前沿進展——中國中文信息學會二十五周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呂新橋;聯(lián)機手寫漢字識別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2 蘇哲文;手寫漢字圖像動態(tài)信息恢復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3 高學;基于運動圖像的手寫漢字識別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3年
4 朱雷;古籍手寫漢字圖像分割算法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小園;基于結(jié)構(gòu)分析的離線手寫漢字切分[D];河北大學;2009年
2 羅巧玲;聯(lián)機手寫漢字識別關鍵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3 黃盛明;聯(lián)機手寫漢字的旋轉(zhuǎn)無關識別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4 王有旺;深度學習及其在手寫漢字識別中的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5 劉曉娟;聯(lián)機手寫漢字識別中字根提取算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6 崔景楠;基于筆順重排的聯(lián)機手寫漢字識別的研究與實現(xiàn)[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7 劉學文;聚類分析在手寫漢字識別中的應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8 莫詠柳;基于支持向量機的聯(lián)機手寫漢字識別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9 張輝;大規(guī)模聯(lián)機手寫漢字識別數(shù)據(jù)庫整理、統(tǒng)計與實驗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10 張景梅;無壓感手寫漢字書法效果仿真方法[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9229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922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