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識圖譜的交互關系瀏覽與分析:可視化模型與系統(tǒng)實現(xiàn)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of things and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the heterogeneity, diversity and dynamics of complex data bring challenges to data storage, processing and exploration. Among the basic technologies of data acquisition, transmission,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it is most necessary to discover relationships from multi-source, multi-variable and stream data sets. Therefo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rowsing and visualization based on knowledge atlas, and achieves the following results: (1) using knowledge map as the basic data model, a set of data modeling methods for relational analysis are proposed and implemented. Including: the object, the object's property, the object's association, the object's spatial structure; (2) referring to the newly proposed What-Why-How analysis model in the field of visualization, the interaction analysis model of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driven by visualization is summarized. (3) A prototype system of relational analysis including data acquisition, modeling and visualization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Finally, several cases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scheme.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P311.1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洪亮,譚建榮;基于相密度的混沌吸引子可視化方法研究[J];中國圖象圖形學報;2001年05期
2 陸楓;陳傳波;盧正鼎;;基于建構主義的教學內容可視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3年01期
3 溫慶慶;;可視化技術及其應用初探[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07年28期
4 歐海英;張為華;趙經(jīng)成;韓玉;;設計優(yōu)化可視化研究綜述[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8年20期
5 張興學;黃繼鴻;張朋柱;;群體研討信息智能可視化研究[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9年02期
6 郝紅星;吳玲達;宋漢辰;;網(wǎng)絡社區(qū)及其鏈接可視化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0年13期
7 陳楓琳;;淺談專家專長可視化方法與工具[J];中國科技信息;2013年01期
8 趙淑芬;;電力系統(tǒng)運行狀態(tài)可視化技術綜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年25期
9 Gruia-Catalin Roman;Kenneth C. Cox;陳海東;;程序的可視化:將程序映射至圖畫的技巧[J];計算機科學;1993年01期
10 韓麗華,程朋根;GIS環(huán)境下面對象可視化技術與方法[J];測繪通報;200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洪亮;譚建榮;;基于相密度的混沌吸引子可視化方法研究[A];中國圖象圖形學會第十屆全國圖像圖形學術會議(CIG’2001)和第一屆全國虛擬現(xiàn)實技術研討會(CVR’2001)論文集[C];2001年
2 吳曉莉;史美萍;;晶體生長實驗流場數(shù)據(jù)的可視化研究[A];’2004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3 余弦;吳鋒;;一種危險品運輸車輛監(jiān)控信息可視化方法[A];浙江省信號處理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柳佳佳;;可視化與地圖學[A];中國地理信息系統(tǒng)協(xié)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吳鵬;李思昆;;基于本體論的社會網(wǎng)絡信息建模與可視化方法[A];中國計算機圖形學進展2008--第七屆中國計算機圖形學大會論文集[C];2008年
6 張毅;華一新;曹亞妮;曹一冰;;面向談判劃界的國界信息可視化方法研究與實踐[A];第四屆“測繪科學前沿技術論壇”論文精選[C];2012年
7 劉曉平;李書杰;石慧;;規(guī)律維問題初探[A];計算機技術與應用進展——全國第17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CACIS)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6年
8 周獻中;顧衛(wèi)江;;一個基于過程的可視化決策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A];西部開發(fā)與系統(tǒng)工程——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12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9 趙志強;阮宗才;陸祖宏;;一種三維腦圖像數(shù)據(jù)遠程可視化新方法[A];第十三屆全國圖象圖形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10 季浩;李書杰;劉曉平;;規(guī)律維的建模與可視化方法研究[A];全國第19屆計算機技術與應用(CACIS)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記者 李聞芝;可視化技術推動制品品質提升[N];中國化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雋立然;面向個人基因組變異的功能注釋與可視化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盧德寶;復雜地形條件下基于電阻率法的對地可視化監(jiān)測技術研究[D];南京大學;2015年
3 馮朝路;心臟組織分割與可視化關鍵算法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4 李杰;地理觀測數(shù)據(jù)時空可視化方法研究[D];天津大學;2015年
5 甘Oz;基于參數(shù)可視化的裂變堆中子學精細建模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6年
6 鄧燁;基于屬性偏序可視化方法的柴胡證“但見一證”理論傳承創(chuàng)新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7 李穎;心臟可視化研究及其在量化分析中的應用[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6年
8 張雷;心臟電生理的快速仿真和交互式可視化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9 吳曉莉;面向空間遙科學實驗的流場可視化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10 李博;高維多目標可視化技術的研究及應用[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敏;基于元圖的關聯(lián)規(guī)則可視化方法[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2 何薔;克隆代碼可視化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查燕平;基于非常規(guī)突發(fā)事件的人工社會可視化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4 關岳;大規(guī)模微博數(shù)據(jù)的品牌檢索與可視化[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5 賀瀟磊;軟件網(wǎng)絡拓撲與參數(shù)可視化研究與分析[D];東北大學;2013年
6 朱曉丹;大規(guī)模復雜電磁環(huán)境三維可視化研究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7 吳長龍;人體肺部理想二分叉氣道樹的構造和可視化[D];東北大學;2014年
8 朱宗喜;鋼桁梁橋可視化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5年
9 王博;鋼筋混凝土橋梁可視化及信息管理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5年
10 田野;不同震源類型的可視化識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3306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2330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