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密對接焊縫多尺度形態(tài)學磁光成像檢測方法
本文選題:磁光成像 + 微間隙焊縫; 參考:《焊接學報》2017年04期
【摘要】:利用磁光傳感器獲取緊密對接微間隙(0~0.1 mm)焊縫磁光圖像.針對傳統(tǒng)形態(tài)學圖像處理方法檢測微間隙焊縫時容易出現(xiàn)邊緣細節(jié)丟失的問題和存在檢測精度不高的缺點,在四個不同方向上各選取三種不同尺度的結構元素,應用多尺度多結構元素形態(tài)學方法提取微間隙焊縫邊緣信息,并與小波邊緣檢測和Sobel邊緣檢測結果相比較.在激勵磁場變化情況下進行三組試驗,分別采用多尺度形態(tài)學算法和傳統(tǒng)形態(tài)學算法提取焊縫中心位置.結果表明,多尺度多結構元素形態(tài)學算法能更有效地檢測出微間隙焊縫中心位置,為緊密對接焊縫的識別與跟蹤控制提供試驗依據(jù).
[Abstract]:Magneto-optic image of weld seam was obtained by magneto-optic sensor.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edge details are easily lost in the traditional morphological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for detecting micro-gap welds and the defects of low detection accuracy, three kinds of structural elements with different scales are selected in each of the four different directions. The edge information of micro-gap weld is extracted by multi-scale and multi-structure element morphology,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wavelet edge detection and Sobel edge detection. Three groups of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xciting magnetic field change. The multi-scale morphological algorithm and the traditional morphological algorithm were used to extract the center position of the weld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ulti-scale and multi-structure element morphology algorithm can detect the center position of micro-gap weld more effectively and provid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tracking control of tight butt weld.
【作者單位】: 廣東工業(yè)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675104) 廣東省科技發(fā)展專項資金資助項目(2016A010102015) 廣州市科技計劃資助項目(201510010089)
【分類號】:TP391.41;TG441.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紀維平;鋁制硝酸儲罐對接焊縫的熔化極氣體保護焊[J];焊接技術;2004年06期
2 鄭雄勝;;自動超聲探傷系統(tǒng)在船體對接焊縫檢測中的應用研究[J];機械研究與應用;2007年06期
3 楊國標;曾偉明;朱啟榮;章彰;;鋁合金對接焊縫云紋干涉應變測試研究[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5期
4 丁兵;朱裕帥;;鋼管樁厚壁鋼帶對接焊縫質(zhì)量分析[J];造船技術;2008年03期
5 晏嘉陵;陳安生;陳慶濤;田宇;;變電構柱鋼圈對接焊縫無損檢測及應力分析[J];安徽電力;2011年03期
6 李思源;測量壓力容器對接焊縫棱角的專用尺[J];石油化工設備;1991年04期
7 屠安林;對接焊縫的修補方法及其它[J];焊接技術;1994年06期
8 王世勛;制訂直管對接焊縫射線實時成象檢驗標準時應考慮的幾個技術問題[J];無損檢測;1998年09期
9 徐忠澤;;承壓管道對接焊縫檢測分析與對策[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年22期
10 程秋平;楊雅玲;劉志云;張維;劉旭;;薄板對接焊縫缺陷超聲波定性分析[J];無損探傷;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軍;柳長春;潘際鑾;;基于圓形光斑的對接焊縫檢測技術研究[A];第十六次全國焊接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2 李春暉;趙德宏;李安營;;石油管道對接焊縫超聲在線檢測[A];2006年晉冀魯豫鄂蒙川云貴甘滬湘十二省區(qū)市機械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河南分冊)[C];2006年
3 程亮;朱美春;李國強;;對接焊縫連接高溫后力學性能試驗研究[A];第23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14年
4 王瑋;;直管對接焊縫射線實時檢測系統(tǒng)的改造及應用[A];2007'湖北·武漢NDT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牛德法;楊玲;;薄板對接焊縫超聲波探傷探討[A];西南地區(qū)第七次無損檢測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6 程高鋒;齊澤民;史龍?zhí)?白天祥;;關于316L對接焊縫射線底片中線狀影象的分析[A];2003年晉冀魯豫鄂蒙川滬云貴甘十一省市區(qū)機械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河南分冊)[C];2003年
7 蔡暉;馬劍民;;管道對接焊縫高溫狀態(tài)的超聲波探傷[A];陜西省第九屆無損檢測年會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無損檢測分會論文集[C];2004年
8 鮑宗川;陸健;牛德法;;數(shù)字機雙閘門法在薄板對接焊縫超聲波檢測中的應用[A];戰(zhàn)略性新興產(chǎn)業(yè)的培育和發(fā)展——首屆云南省科協(xié)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巨西民;張建勛;;油氣長輸管道對接焊縫缺陷檢測國內(nèi)外驗收標準比較分析[A];陜西省第十一屆無損檢測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閆明巍;;銅-鋼對接焊縫的射線檢測及影像識別方法[A];陜西省第十屆無損檢測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張旭輝;管道對接焊縫自動超聲檢測系統(tǒng)的研制[D];西安科技學院;2002年
2 馬香玲;管道對接焊縫超聲檢測機器人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08年
3 祁永剛;基于小波分析的壓力容器對接焊縫超聲波檢測技術研究[D];河北大學;2013年
4 遲之東;對接焊縫金屬和熔敷金屬沖擊功差異原因探討[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年
5 李旺明;小口徑奧氏體不銹鋼管對接焊縫的超聲檢測技術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5年
6 崔辰悅;Lamb波在板中對接焊縫處的傳播特性和缺陷檢測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4年
7 汪良華;承壓設備對接焊縫超聲相控陣檢測圖譜分析[D];南昌航空大學;2014年
8 周陽;薄板對接焊縫的超聲檢測信號解卷積消噪技術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9176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917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