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體的復雜產品設計知識表示和標注方法
本文關鍵詞:基于本體的復雜產品設計知識表示和標注方法
更多相關文章: 產品設計知識管理 領域本體 知識表示 語義標注 雷達
【摘要】:針對復雜產品設計領域多學科交叉、知識資源數(shù)量龐大導致的知識重用與共享困難等問題,提出以專業(yè)領域維度劃分為依據(jù)的知識表示方式,以領域本體為語義模型,實現(xiàn)產品設計知識結構化、維度化的表示。設計了一套針對設計文檔的自動語義標注框架,以領域本體為框架底層,提出多影響因子綜合加權的概念語義相似度來提取概念間的語義關系,并引入語義增量提取文檔中的關鍵詞權重特征,完成對知識的語義標注。通過雷達設計知識管理系統(tǒng)中知識自動標注、錄入驗證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電學院;
【關鍵詞】: 產品設計知識管理 領域本體 知識表示 語義標注 雷達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575274) 國防基礎科研資助項目~~
【分類號】:TP391.1;TB472
【正文快照】: 0引言現(xiàn)代機電產品的設計研發(fā)已經成為一種越來越復雜的一體化系統(tǒng)工程,是機械、電工電子、微電子、天線微波技術、信息技術等技術的有機結合[1]。學科知識的多源性為企業(yè)中同領域設計師的知識共享和傳遞帶來了極大困難。知識表示和標注是有效重用知識的基礎,也是搭建知識管理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科杰,袁國華,彭穎紅;知識表示及其在機械工程設計中的應用探討[J];機械設計;2004年06期
2 蔡軍;韓慶蘭;;框架式成本降低知識表示體系研究及實現(xiàn)[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08年03期
3 石祥濱,鮮宏,,逯越;一種用于醫(yī)學診斷的知識表示模型[J];沈陽工業(yè)大學學報;1994年03期
4 鐘佩思,高國安;面向復雜產品方案設計的集成知識表示研究[J];機械科學與技術;1998年06期
5 于士濤;袁曉潔;師建興;;問答網絡論壇的知識表示模型(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7年03期
6 劉群,陳述,劉杰;一種集成式知識表示及相應推理方法[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1997年01期
7 王漫,王志海,胡學鋼,張奠成;智能概念設計的設計知識表示[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年02期
8 曹元大,徐漫江;面向對象知識表示在專家系統(tǒng)開發(fā)工具中的應用[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0年06期
9 潘無名,徐揚,李天瑞;模式類及其上的知識表示和推理[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10 翟東升;黃焱;;半導體制造業(yè)預警系統(tǒng)的知識表示研究[J];現(xiàn)代制造工程;200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蘇俊;顏宗福;;一種基于數(shù)據(jù)庫技術的不同知識表示之間的轉換方法[A];第十屆全國數(shù)據(jù)庫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2年
2 楊世錫;吳昭同;嚴拱標;;機械故障智能診斷中知識表示技術研究[A];1995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術會議暨智能自動化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論文集(下冊)[C];1995年
3 秦晉;路強;劉曉平;;創(chuàng)新設計中不同知識表示的比較[A];計算機技術與應用進展——全國第17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CACIS)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6年
4 劉永清;劉泉寶;;關于知識表示的思考[A];1995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術會議暨智能自動化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論文集(上冊)[C];1995年
5 楊峰;張抗抗;徐如志;代曉亮;;基于本體的應急預案知識表示模型研究[A];第十一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劉增良;;知識的因素表示[A];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首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工科分冊·上冊)[C];1992年
7 張龍祥;湯庸;;面向對象的知識表示和知識庫組織[A];第九屆全國數(shù)據(jù)庫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1990年
8 施平安;吳f^;;數(shù)字化海事案例特征提取與知識表示初探[A];第二屆廣東海事高級論壇論文集[C];2008年
9 杜震嶸;;基于XML的知識表示[A];第一屆全國Web信息系統(tǒng)及其應用會議(WISA2004)論文集[C];2004年
10 吳勝;胡元發(fā);;基于OWL的知識表示[A];第二屆全國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秦忠寶;基于混合知識表示的設計創(chuàng)新及知識獲取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2 馬創(chuàng)新;注疏文獻的結構化知識表示[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3 徐煥良;企業(yè)知識資源計劃及其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3年
4 肖文潔;知識表示與推理的若干問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5 周文;基于概念的若干知識表示模型及相關方法研究[D];上海大學;2007年
6 鄭驍慶;語義萬維網的不確定知識表示與信任計算[D];浙江大學;2007年
7 趙昌葆;工程知識粒度化技術及其應用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8 趙晶晶;多值規(guī)劃中若干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勇;基于一階邏輯的知識表示與自動提取[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2 劉樂;網絡環(huán)境下機器可聯(lián)想算法知識表示發(fā)育模型研究[D];東華大學;2013年
3 李雄波;知識表示在教學領域的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吳琴霞;基于語義Web的知識表示及應用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5 劉娟;流程知識表示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大連理工大學;2004年
6 姜俊;面向產品配置設計的知識表示及推理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8年
7 陳宏;基于本體的知識表示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6年
8 王旭陽;知識表示與獲取的理論與應用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05年
9 唐志杰;基于混合知識的多屬性知識庫知識表示和知識推理研究[D];東華大學;2005年
10 王靜;基于可拓學的知識表示及推理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1025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102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