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視角下深度學習的研究熱點與教育應用趨勢——基于2006~2019年WOS數據庫中20708篇文獻的知識圖譜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02-12 07:39
近年來,深度學習已經成為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領域的前沿。為了更進一步審視人工智能視角下的深度學習,文章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數據庫為文獻數據來源,對2006~2019年與深度學習有關的20708篇有效文獻進行了知識圖譜分析,發(fā)現:2014年以后深度學習相關研究的年發(fā)文量激增,且重要的節(jié)點文獻大多集中在計算機模式識別和視覺領域;中國、美國、英國產出的深度學習研究成果占國際發(fā)文總量的一半以上;深度學習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學開展;主流算法、多模態(tài)識別、教育應用場景是深度學習的三個研究熱點;诖,文章提出:深度學習主流算法支持的人工智能分析平臺搭建、教育數據多模態(tài)識別范式更迭、基于場景的智慧校園生態(tài)圈構建代表了未來深度學習的教育應用趨勢。
【文章來源】:現代教育技術. 2020,3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深度學習的三層模型
近十年深度學習相關研究的年發(fā)文量變化
基于對20708篇文獻作者所屬單位的統計,本研究繪制了深度學習研究機構知識圖譜,如圖4所示。圖4顯示,在中國,深度學習相關研究發(fā)文總量位居前三的研究機構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占比3.68%)、清華大學(占比2.63%)、上海交通大學(占比1.72%),而美國發(fā)文總量位居前三的研究機構是卡內基·梅隆大學(占比2.83%)、西北理工大學(占比1.36%)、伊利諾伊大學(占比0.85%)。由此可見,深度學習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學開展,表明大學科研對深度學習的研究與發(fā)展具有引領作用,而中美兩國的大學在此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圖4 深度學習研究機構知識圖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深度學習算法研究進展[J]. 田啟川,王滿麗.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19(22)
[2]關于深度學習的誤解與澄清[J]. 李小濤,陳川,吳新全,王海文. 電化教育研究. 2019(10)
[3]人工智能與深度學習[J]. 張淳杰. 科技與創(chuàng)新. 2019(13)
[4]深度學習技術在教育大數據挖掘領域的應用分析[J]. 陳德鑫,占袁圓,楊兵. 電化教育研究. 2019(02)
[5]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的新發(fā)展[J]. 馮翔,王亞飛,吳永和. 現代教育技術. 2018(12)
[6]腦機接口研究之演化及教育應用趨勢的知識圖譜分析——基于1985-2018年SCI及SSCI期刊論文研究[J]. 姜雷,張海,張嵐,吳闖,孫啟存,李海斌. 遠程教育雜志. 2018(04)
[7]學習科學視角下深度學習的多模態(tài)研究[J]. 劉哲雨,郝曉鑫,王紅,吳立寶. 現代教育技術. 2018(03)
[8]深度學習技術教育應用:現狀和前景[J]. 劉勇,李青,于翠波. 開放教育研究. 2017(05)
[9]MOOC的全球化發(fā)展與高等教育公平[J]. 段麗華,周霖,柳海民. 現代教育管理. 2015(04)
[10]2013年10大突破性技術(一)[J]. 馮衛(wèi)東,劉霞. 今日科苑. 2013(14)
本文編號:3621312
【文章來源】:現代教育技術. 2020,3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深度學習的三層模型
近十年深度學習相關研究的年發(fā)文量變化
基于對20708篇文獻作者所屬單位的統計,本研究繪制了深度學習研究機構知識圖譜,如圖4所示。圖4顯示,在中國,深度學習相關研究發(fā)文總量位居前三的研究機構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占比3.68%)、清華大學(占比2.63%)、上海交通大學(占比1.72%),而美國發(fā)文總量位居前三的研究機構是卡內基·梅隆大學(占比2.83%)、西北理工大學(占比1.36%)、伊利諾伊大學(占比0.85%)。由此可見,深度學習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學開展,表明大學科研對深度學習的研究與發(fā)展具有引領作用,而中美兩國的大學在此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圖4 深度學習研究機構知識圖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深度學習算法研究進展[J]. 田啟川,王滿麗.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19(22)
[2]關于深度學習的誤解與澄清[J]. 李小濤,陳川,吳新全,王海文. 電化教育研究. 2019(10)
[3]人工智能與深度學習[J]. 張淳杰. 科技與創(chuàng)新. 2019(13)
[4]深度學習技術在教育大數據挖掘領域的應用分析[J]. 陳德鑫,占袁圓,楊兵. 電化教育研究. 2019(02)
[5]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的新發(fā)展[J]. 馮翔,王亞飛,吳永和. 現代教育技術. 2018(12)
[6]腦機接口研究之演化及教育應用趨勢的知識圖譜分析——基于1985-2018年SCI及SSCI期刊論文研究[J]. 姜雷,張海,張嵐,吳闖,孫啟存,李海斌. 遠程教育雜志. 2018(04)
[7]學習科學視角下深度學習的多模態(tài)研究[J]. 劉哲雨,郝曉鑫,王紅,吳立寶. 現代教育技術. 2018(03)
[8]深度學習技術教育應用:現狀和前景[J]. 劉勇,李青,于翠波. 開放教育研究. 2017(05)
[9]MOOC的全球化發(fā)展與高等教育公平[J]. 段麗華,周霖,柳海民. 現代教育管理. 2015(04)
[10]2013年10大突破性技術(一)[J]. 馮衛(wèi)東,劉霞. 今日科苑. 2013(14)
本文編號:36213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rengongzhinen/3621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