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蕪流浪漢小說的敘事藝術(shù)
發(fā)布時間:2021-07-04 18:53
一九三三年冬,艾蕪以《南行記》這本短篇小說集正式踏入文壇,向世人展現(xiàn)了西南邊陲熱帶山間野林里的奇異生活。艾蕪在《南行記》塑造的流浪漢群像,引起廣泛的注意,也是日后被公認為艾蕪最具特色、最有價值的作品。本文從敘事學的角度探討了艾蕪流浪漢小說的敘事藝術(shù)。本文除引論與結(jié)語外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體性敘事策略,共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闡釋艾蕪的流浪漢敘事采用了主體性的敘事方式。艾蕪在《南行記》以“我”為主人公貫穿全書,敘述“我”在西南邊陲的見聞,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性與流浪漢形象的動態(tài)美和立體感,將讀者的視角與心靈引入他所描繪的邊地的生活場景,感受“我”的流浪經(jīng)歷與眾流浪漢復(fù)雜的內(nèi)心。“我”有時是主角,有時是配角或旁觀者、敘述者。因此,“我”有時是唯一的抒情主體,有時是抒情主體之一,有時則只是情節(jié)結(jié)構(gòu)線上的主體。第二層分析流浪漢敘事具有自敘傳敘事色彩。作品中的“我”就是作者自己,點明故事是他流浪的親歷親見,也是他的感悟。雖然小說中的“我”不能完全等同于作者,但是艾蕪富傳奇色彩的南行經(jīng)歷無疑是小說最主要的現(xiàn)實素材和情感基礎(chǔ)。我從“直接性”和“間接性”兩方面進行探討,并說明白敘傳敘事的特色。第三層闡...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引論
0.1 艾蕪的流浪經(jīng)歷與創(chuàng)作
0.2 研究艾蕪流浪漢小說的敘事藝術(shù)的意義
0.3 研究范圍與方法
第一章 主體性敘事策略
1.1 主體性的敘事方式
1.2 自敘傳敘事
1.3 與第一人稱相關(guān)的交叉敘事
第二章 詩意化的敘事方式
2.1 詩意化的敘事
2.2 童話敘事
2.3 散文化的敘事
第三章 敘事的語言特色
3.1 日;臄⑹抡Z言
3.2 幽默詼諧的敘事語言
3.3 哲理性的敘事語言
3.4 富地方特色的敘事語言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艾蕪《南行記》中的英國形象分析[J]. 蔣梅玲. 社會科學家. 2006(S1)
[2]論艾蕪小說《南行記》創(chuàng)作的獨創(chuàng)性[J]. 李堅懷. 滁州學院學報. 2006(01)
[3]從原始生命力到現(xiàn)代人性的回歸——評艾蕪的《南行記》[J]. 劉海洲.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06(01)
[4]論艾蕪《南行記》的浪漫主義色彩[J]. 熊宗迪,熊晶晶. 武漢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 2005(03)
[5]敘事視角——第一人稱敘述者在敘事文學中的藝術(shù)感染力[J]. 張艷紅. 內(nèi)蒙古電大學刊. 2005(03)
[6]試析抗戰(zhàn)時期重慶中短篇小說的敘事特征[J]. 郝明工. 重慶社會科學. 2005(02)
[7]日常會話與宏大敘事——《茶館》的語用學解讀兼及十七年文學的敘事方式[J]. 賴翅萍.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2)
[8]敘事學[J]. 申丹. 外國文學. 2003(03)
[9]新時期以來艾蕪小說研究述評[J]. 王愛軍. 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3)
[10]漂泊 浪漫 傳奇——談艾蕪早期小說的藝術(shù)美學風格[J]. 管曉莉. 綏化師專學報. 2001(03)
碩士論文
[1]論艾蕪的流浪漢小說及其漂泊意識[D]. 王亞煒.河北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65345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引論
0.1 艾蕪的流浪經(jīng)歷與創(chuàng)作
0.2 研究艾蕪流浪漢小說的敘事藝術(shù)的意義
0.3 研究范圍與方法
第一章 主體性敘事策略
1.1 主體性的敘事方式
1.2 自敘傳敘事
1.3 與第一人稱相關(guān)的交叉敘事
第二章 詩意化的敘事方式
2.1 詩意化的敘事
2.2 童話敘事
2.3 散文化的敘事
第三章 敘事的語言特色
3.1 日;臄⑹抡Z言
3.2 幽默詼諧的敘事語言
3.3 哲理性的敘事語言
3.4 富地方特色的敘事語言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艾蕪《南行記》中的英國形象分析[J]. 蔣梅玲. 社會科學家. 2006(S1)
[2]論艾蕪小說《南行記》創(chuàng)作的獨創(chuàng)性[J]. 李堅懷. 滁州學院學報. 2006(01)
[3]從原始生命力到現(xiàn)代人性的回歸——評艾蕪的《南行記》[J]. 劉海洲.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06(01)
[4]論艾蕪《南行記》的浪漫主義色彩[J]. 熊宗迪,熊晶晶. 武漢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 2005(03)
[5]敘事視角——第一人稱敘述者在敘事文學中的藝術(shù)感染力[J]. 張艷紅. 內(nèi)蒙古電大學刊. 2005(03)
[6]試析抗戰(zhàn)時期重慶中短篇小說的敘事特征[J]. 郝明工. 重慶社會科學. 2005(02)
[7]日常會話與宏大敘事——《茶館》的語用學解讀兼及十七年文學的敘事方式[J]. 賴翅萍.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2)
[8]敘事學[J]. 申丹. 外國文學. 2003(03)
[9]新時期以來艾蕪小說研究述評[J]. 王愛軍. 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3)
[10]漂泊 浪漫 傳奇——談艾蕪早期小說的藝術(shù)美學風格[J]. 管曉莉. 綏化師專學報. 2001(03)
碩士論文
[1]論艾蕪的流浪漢小說及其漂泊意識[D]. 王亞煒.河北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653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rengongzhinen/32653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