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AI論文 >

海洋源乳酸菌AI-2類群體感應抑制劑對單增李斯特菌抑制效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23 09:17
  單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AI-2類群體感應系統(tǒng)調(diào)控的生物被膜與毒力因子是導致其高致病率與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以測定報告菌哈維氏弧菌BB170的發(fā)光值作為篩選指標,對16株海洋源乳酸菌代謝產(chǎn)物中篩選L. m AI-2信號分子的群體感應抑制劑(QSIs),并通過測檢QSIs對L. m的MIC值、生長曲線、動力形成、生物被膜形成量,評價QSIs對L. m的控制效應。結(jié)果表明:從16株海洋源乳酸菌中篩選到6株乳酸菌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對L. m AI-2信號分子活性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占篩選菌株的37.5%,且抑制率均達75%以上,其中菌株Pediococcus pentosaceus zy-B-1乙酸乙酯提取物QSI-B-1抑制率最高(98.5%),并對L. m作用的MIC值為250μg/mL,隨著QSI-B-1濃度的增加,對L. m菌落生長與動力形成的抑制作用逐漸加強,形成的生物被膜結(jié)構(gòu)愈加疏松。本研究為利用從海洋環(huán)境中篩選乳酸菌源L. m QSIs提供依據(jù)。 

【文章來源】:生物技術通報. 2019,35(04)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乳酸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制備
        1.2.2 乳酸菌乙酸乙酯提取物對L.m AI-2類信號分子活性的影響
        1.2.3 QSI對L.m的MIC值測定
        1.2.4 QSI對L.m生長的影響
        1.2.5 QSI對L.m動力的影響
        1.2.6 QSI對L.m生物膜形成的抑制
            1.2.6. 1 生物膜形成的定量檢測
            1.2.6. 2 生物膜的形貌觀察
        1.2.7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jié)果
    2.1 L.m AI-2類群體感應抑制劑的篩選
    2.2 QSI-B-1對L.m作用的MIC值
    2.3 QSI-B-1對L.m生長曲線的影響
    2.4 QSI-B-1對L.m動力形成的影響
    2.5 QSI-B-1對L.m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
    2.6 QSI-B-1對L.m生物被膜形貌的影響
3 討論
4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群體感應抑制劑3,4-二溴-2(5H)-呋喃酮對熒光假單胞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J]. 邢家溧,陳珊珊,周子焱,沈堅,傅曉,馬超毅,陸昭君,施悅嵐,汪藝,戴賢君,鄭睿行.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7(23)
[2]群體感應信號分子AI-2高產(chǎn)乳酸菌株篩選及特性研究[J]. 蔡針華,程娜,賈震虎,逄曉陽.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 2018(01)
[3]高產(chǎn)信號分子AI-2乳酸菌的篩選及其Pfs基因的克隆和表達[J]. 顧悅,廉雪花,吳榮,田建軍,楊軍,賀銀鳳.  微生物學通報. 2017(05)
[4]高產(chǎn)信號分子AI-2乳酸菌的篩選及鑒定[J]. 李博,顧悅,燕彩玲,賈原博,賀銀鳳.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6(02)
[5]2005年中國食源性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藥性趨勢分析[J]. 楊洋,付萍,郭云昌,劉秀梅.  衛(wèi)生研究. 2008(02)
[6]細菌群體感應信號分子與抑制劑研究進展[J]. 郭嘉亮,陳衛(wèi)民.  生命科學. 2007(02)

博士論文
[1]豬鏈球菌2型LuxS/AI-2型密度感應系統(tǒng)研究[D]. 韓先干.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細菌群體感應抑制因子的篩選與活性研究[D]. 唐藝丹.中國海洋大學 2014



本文編號:299496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rengongzhinen/299496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de58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