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車輛振動分析模型對比
發(fā)布時間:2021-03-27 15:53
文章基于1/4車輛模型和1/2車輛模型,給出了一種5自由度模型的運動方程,對3種模型進(jìn)行了仿真建模,并對結(jié)果進(jìn)行了比對,分析了差異原因。結(jié)果表明:1/2車輛模型和5自由度模型的優(yōu)勢在于考慮了簧載質(zhì)量的俯仰運動以及質(zhì)心位置對垂向運動加速度的影響,另外5自由度模型可以體現(xiàn)動力總成對簧載質(zhì)量振動的影響。
【文章來源】:上海汽車. 2020,(11)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1/4車輛模型簡圖
在實際車輛上,1/4車輛模型是非線性的。首先在懸架行程內(nèi),彈簧具有非線性特性,輪胎彈簧特性和減振器的阻尼特性也都是非線性的;另外在簧載和簧下部分之間伴隨著懸架上下移動,球鉸、襯套、減振器桿等處有摩擦產(chǎn)生[2]。如果僅考慮如圖2所示的減振器分段線性特性,系統(tǒng)的運動微分方程仍然能用式(1)表示。在Simulink中搭建的1/4車輛仿真模型如圖3所示,其中Z0為路面輸入模型,Damper C為減振器阻尼模型。
1/4車輛仿真模型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汽車減振器相對阻尼系數(shù)的確定[J]. 顧信忠,張鐵山. 車輛與動力技術(shù). 2011(02)
本文編號:3103778
【文章來源】:上海汽車. 2020,(11)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1/4車輛模型簡圖
在實際車輛上,1/4車輛模型是非線性的。首先在懸架行程內(nèi),彈簧具有非線性特性,輪胎彈簧特性和減振器的阻尼特性也都是非線性的;另外在簧載和簧下部分之間伴隨著懸架上下移動,球鉸、襯套、減振器桿等處有摩擦產(chǎn)生[2]。如果僅考慮如圖2所示的減振器分段線性特性,系統(tǒng)的運動微分方程仍然能用式(1)表示。在Simulink中搭建的1/4車輛仿真模型如圖3所示,其中Z0為路面輸入模型,Damper C為減振器阻尼模型。
1/4車輛仿真模型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汽車減振器相對阻尼系數(shù)的確定[J]. 顧信忠,張鐵山. 車輛與動力技術(shù). 2011(02)
本文編號:31037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qiche/310377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