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輪驅動汽車多重耦合建模與底盤協(xié)同控制
【學位單位】:燕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U469.72
【部分圖文】:
圖2-9 輪轂電機轉速-轉矩特性為了提高建模精度,本文提出考慮飽和作用的電機力矩響應模型,如圖 2-10 所示。圖2-10 輪轂電機仿真模型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轉速 (r/min)轉矩/Nm
2.2.5 電機助力轉向系統(tǒng)模型電動助力轉向系統(tǒng)由轉向盤、轉向輸入軸、轉向輸出軸、齒條、助力電機、轉矩轉角傳感器以及控制器等零部件構成。將系統(tǒng)模型進行適當簡化,得到如圖2-13所示的簡化模型。圖2-13 電動助力轉向模型電動輪汽車轉向系統(tǒng)阻力矩由外力矩和內力矩構成,其中,外力矩由差動驅動附加力矩、重力回正阻力矩和側向力回正阻力矩構成。轉向系統(tǒng)內部阻力矩由三部
最主要的影響是導致主銷橫向偏移距增大,轉向阻力矩增大,動態(tài)行駛時對側向力很敏感,高速穩(wěn)定性變差,驗證影響車輛操縱性和安全性。本文所采用的雙節(jié)臂式懸架系統(tǒng)如圖3-1所示。可以使虛擬鉸接點位于輪內,保證主銷下點的位置合理,使得控制臂與轉向節(jié)的實際鉸接點仍在輪外,不與車輪產生干涉,滿足輪轂電機的安裝要求。使得懸架主銷位置設置更加靈活,不局限于物理結構約束,即提供輪內空間,又保證主銷參數(shù)和車輛輪距等整體參數(shù)。圖3-1 雙節(jié)臂懸架結構原理本車轉向采用電機助力型機械轉向系統(tǒng),利用優(yōu)化技術設計轉向梯形,要求能夠滿足操穩(wěn)性要求同時和懸架及車身不產生干涉。本車架的設計需要達到兩個要求:一是滿足整車剛度和強度要求,保證承受一定強度的路面沖擊;二是空間布局合理,能夠布置下座椅、電池、懸架等各種機械系統(tǒng)和附件。利用Adams/Car建立整車虛擬樣機如圖3-2所示。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升林;;關于礦用電動輪汽車維修的成本研究[J];智能城市;2016年11期
2 胡明振;郭年琴;;礦用電動輪汽車運行效率及維修成本數(shù)學模型[J];煤炭學報;2009年11期
3 胡明振;陳爽;郭年琴;;大型礦用電動輪汽車大修周期及經濟性研究與分析[J];礦山機械;2009年03期
4 胡明振;郭年琴;;礦用電動輪汽車經濟壽命影響因素分析與估算[J];礦山機械;2008年21期
5 劉超;胡明振;錢志森;;礦用電動輪汽車第一次大修期確定方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年04期
6 郭年琴;胡明振;曾愛兵;;礦用電動輪汽車經濟壽命預測[J];金屬礦山;2008年01期
7 ;電動輪汽車“神醫(yī)”——謝秀忠[J];中國培訓;2006年04期
8 羅泉根,黃初皓,封麗琴;電動輪汽車輪馬達翻轉架的研制[J];礦山機械;2002年05期
9 王建平;電動輪汽車的專檢與潤滑保養(yǎng)[J];世界采礦快報;2000年08期
10 劉紅;Ⅲ型電動輪汽車電腦框架的修復[J];世界采礦快報;2000年0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鄭竹安;基于電動輪汽車的制動踏板行程模擬器及制動平順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2 楊蔚華;半主動懸架電動輪汽車的動力學特性與振動控制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5年
3 王吉;電動輪汽車制動集成控制策略與復合ABS控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棟;電動輪驅動汽車對開路面起步的雙重轉向控制[D];燕山大學;2018年
2 李亮;電動輪驅動汽車空間穩(wěn)定性解耦控制機理與方法[D];燕山大學;2018年
3 張偉;電動輪驅動汽車多重耦合建模與底盤協(xié)同控制[D];燕山大學;2018年
4 汪義偉;盤式電機集成電動輪研究設計及驅動性能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7年
5 楊俊;電動輪減振系統(tǒng)及其垂向性能優(yōu)化研究[D];南昌大學;2018年
6 蘇健;電動輪汽車EPS與DYC集成控制策略研究[D];江蘇大學;2017年
7 占澤晟;電動輪汽車驅動防滑控制策略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8 陳唐建;全電動輪汽車行駛穩(wěn)定性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信息科技大學;2013年
9 鄭迎;電動輪汽車高效制動能量回收及制動防抱死控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10 楊舒涵;電動輪汽車差動助力轉向控制策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8727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qiche/2872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