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野生稻葉中花色苷合成基因的序列特點與表達差異
發(fā)布時間:2017-09-14 23:07
本文關鍵詞:藥用野生稻葉中花色苷合成基因的序列特點與表達差異
更多相關文章: 藥用野生稻 葉轉錄組 花色苷合成途徑 基因表達
【摘要】:為全面把握花色苷合成基因在非模式植物綠色組織中的構成和表達,本研究利用轉錄組重測序方法,對藥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綠葉中出現(xiàn)的花色苷合成基因進行了分析,結果共鑒定出8個相關基因(CHS、CHI、F3H、F3′H、F3′5′H、DFR、ANS和UFGT),這些基因與栽培稻同源基因對之間在mRNA水平上的序列相似度達到了94%~96%。相對外類群的K_a/K_s(非同義替換率與同義替換率的比值)統(tǒng)計檢驗進一步表明這8個基因均處于嚴格的純化選擇之下。RPKM(每百萬讀段中每千個堿基長度的讀段數(shù))值分析表明,8個基因的表達水平不同,其中F3′5′H的相對表達量最高,CHI和CHS次之,F3′H最低。
【作者單位】: 曲阜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關鍵詞】: 藥用野生稻 葉轉錄組 花色苷合成途徑 基因表達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570218)~~
【分類號】:S511.9
【正文快照】: 收稿2016-05-10修定2016-07-21資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570218)。花色苷是一類水溶性植物色素,屬于類黃酮(flavonoids)的一個亞類,是具有類黃酮典型結構——2-苯基苯丙吡喃陽離子結構的衍生物,具有C6-C3-C6碳骨架。花色苷廣泛分布于植物的花、果實、莖、葉和根等器官中,是植物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程在全,黃興奇,錢君,張義正,吳成軍,王丹青,唐志敏,王玲仙,周英;珍稀瀕危植物——云南藥用野生稻自然生態(tài)群的新發(fā)現(xiàn)及其特性[J];云南植物研究;2004年03期
2 張歡歡;劉蕊;郭海濱;李亞娟;;藥用野生稻有利基因發(fā)掘與利用研究進展[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09年19期
3 秦學毅,韋素美,武波,黃鳳寬,覃祖芳;藥用野生稻抗源對褐稻虱的抗性遺傳及利用研究[J];西南農(nóng)業(yè)學報;2002年04期
4 陳成斌,黃娟,徐志健,梁世春;廣西藥用野生稻遺傳多樣性的分子評價[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02年03期
5 秦學毅,朱汝財,韋素美,武波,黃鳳寬,李道遠,唐建淮;藥用野生稻抗稻褐飛虱鑒定與利用技術研究[J];中國水稻科學;2004年06期
6 楊士杰;藥用野生稻雜交后代對稻縱卷葉螟的抗性[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5年04期
7 高露;王德彬;劉新瓊;覃瑞;;栽培稻、斑點野生稻、藥用野生稻基因組比較分析[J];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07年04期
8 師翱翔,羅善昱,黃輝曄,韋素美,吳妙q,
本文編號:8528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85284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