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斑點追蹤成像評價寧夏漢族家族性HCM致病基因攜帶者早期左室收縮功能及其同步性
發(fā)布時間:2024-12-25 23:16
目的應用三維斑點追蹤超聲心動圖(3D-STE)技術評估寧夏漢族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基因突變攜帶者(G+/P-)早期左室收縮功能及其同步性的改變。方法研究納入針對Hg19基因組的二代全外顯子DNA測序或Sanger一代測序驗證有致病基因突變的4個寧夏漢族HCM家系。其中,攜帶HCM致病突變基因且心肌未肥厚者14例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即G+/P-組,攜帶HCM致病突變基因且心肌肥厚者13例作為G+/P+組,HCM患者家屬中無HCM基因突變健康成人24例作為對照組。使用iE33超聲診斷儀S5-1相控陣探頭采集所有研究對象二維圖像,測量二維超聲參數(shù),使用X5-1矩陣容積探頭獲得左心室全容積三維圖像,脫機用Tom Tec 4D LV-Analysis 3.0軟件測量左心室三維應變參數(shù)及同步性參數(shù),比較三組上述參數(shù)有無差異,探討部分參數(shù)有無相關性。結(jié)果1.G+P-組、G+P+組與對照組相比,IVSD、LVPWD、LVOT-V、LVOT-PG、LVOT-VTI、EDT、E/Ea值均顯著增加或延長,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G+...
【文章頁數(shù)】: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20155
【文章頁數(shù)】: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的A、B分別為G+P-者、HCM患者整體徑向應變測量曲線圖
寧夏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附圖18附圖圖1的A、B分別為G+P-者、HCM患者整體徑向應變測量曲線圖圖1的C、D分別為G+P-者、HCM患者整體縱向應變測量曲線圖圖1的E、F分別為G+P-者、HCM患者整體圓周應變測量曲線圖ABCDEF
圖1的C、D分別為G+P-者、HCM患者整體縱向應變測量曲線圖
寧夏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附圖18附圖圖1的A、B分別為G+P-者、HCM患者整體徑向應變測量曲線圖圖1的C、D分別為G+P-者、HCM患者整體縱向應變測量曲線圖圖1的E、F分別為G+P-者、HCM患者整體圓周應變測量曲線圖ABCDEF
圖1的E、F分別為G+P-者、HCM患者整體圓周應變測量曲線圖
寧夏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附圖18附圖圖1的A、B分別為G+P-者、HCM患者整體徑向應變測量曲線圖圖1的C、D分別為G+P-者、HCM患者整體縱向應變測量曲線圖圖1的E、F分別為G+P-者、HCM患者整體圓周應變測量曲線圖ABCDEF
圖2-AGLS與IVSD相關性圖
寧夏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附圖19圖2-AGLS與IVSD相關性圖圖2-BGLS與LVPWD相關性圖圖2-CGRS與IVSD相關性圖r=0.556P=0.003r=0.383P=0.049r=-0.443P=0.021
本文編號:40201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402015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