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3K/PTEN/Akt/mTOR信號通路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晚期胃癌一線化療相關性
發(fā)布時間:2021-10-05 01:59
背景:胃癌在國內十分常見,根據國家癌癥中心發(fā)布的《2017中國腫瘤的現狀和趨勢》報道:胃癌發(fā)病率在我國男性患者中排名第2位,在女性患者中排名第4位;而死亡率在男性及女性患者中均排名第2位。在我國早期胃癌篩查體系仍不健全,早期胃癌占比很低,就診時大多已屬晚期。以化療為主導的綜合治療模式當前依然是晚期胃癌的主要醫(yī)治措施,但晚期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時間仍未超過1年,預后欠佳。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定義為單個堿基突變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態(tài)性,能更好的反應個體和人群間的差異,具有分布廣泛、變異頻率高、穩(wěn)定遺傳及檢測技術成熟的特點,成為藥物與基因關聯(lián)性研究的主要手段。目前已有諸多研究報道了PI3K/PTEN/Akt/m TOR轉導途徑在腫瘤發(fā)展的各個過程都中都施展了重要作用,然而關于PI3K/PTEN/Akt/m TOR信號通路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胃癌化療療效及生存預后的研究在國內外尚未見報道。目的:本研究通過檢測PIK3CA、PTEN、Akt1、Akt2、m TOR基因中20個SNP位點的基因多態(tài)性,探討PI3K/PTEN/Akt/m ...
【文章來源】:大連醫(yī)科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是否含有鉑類藥物與患者PFS的關系
浸潤深度與患者OS的關系
病理類型與患者OS的關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SOX、CapeOX、mFOLFOX6三種方案在進展期胃癌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對比[J]. 武惠麗,何麗潔,田濤. 中國臨床研究. 2017(10)
[2]PTEN、PI3K和miR-21在胃癌中的表達及相關性研究[J]. 庹敏,童仕倫. 安徽醫(yī)藥. 2017(11)
[3]PTEN蛋白在胃癌中的表達及臨床病理意義[J]. 羅文,周娟,夏紅,蘇堅,劉芳,湯歡,蘇琦. 中南醫(yī)學科學雜志. 2017(02)
[4]消化道腫瘤藥物相關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分析[J]. 劉穎,馬旭,吳海偉,張艷華. 中國藥學雜志. 2016(24)
[5]DPYD*2A、c.2846A>T和*13基因多態(tài)性與氟尿嘧啶類藥物毒性反應相關性的Meta分析[J]. 張愛玲,楊晶,朱振峰,魯憬莉,張曉堅. 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 2017(01)
[6]PI3K/Akt相關基因多態(tài)性與胃癌含鉑化療方案療效的關系分析[J]. 林秀欣,鄧文靜,余更生,呂華珠,李春鳴. 臨床腫瘤學雜志. 2016(08)
[7]PI3K-AKT-mTOR信號通路基因多態(tài)性與胃癌遺傳易感相關性[J]. 林賢東,胡丹,陳剛,師怡,張和軍,金善豐,李鑫靜,鄭雄偉.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16(04)
[8]XRCC1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對胃癌卡培他濱聯(lián)合奧沙利鉑化療敏感性研究[J]. 孫慧,陳錦飛,方岳雨,檀心廣,崔婷允,吉蓮花. 海南醫(yī)學. 2016(04)
[9]UGT1A1*6基因多態(tài)性與伊立替康毒性關系的meta分析[J]. 郭曉玉,李智,曲秀娟,劉云鵬. 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5(07)
[10]XRCC1 Arg399Gln基因多態(tài)性與進展期胃癌術后行腹腔熱灌注化療效果的相關性研究[J]. 崔海濱,白希永,葛懷娥,張維. 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5(12)
博士論文
[1]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基因多態(tài)性與卡培他濱治療毒性反應的相關性[D]. 郭超.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2014
碩士論文
[1]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因多態(tài)性(rs2295080)與結直腸癌患者預后的關聯(lián)性研究[D]. 潘磊.浙江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418773
【文章來源】:大連醫(yī)科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是否含有鉑類藥物與患者PFS的關系
浸潤深度與患者OS的關系
病理類型與患者OS的關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SOX、CapeOX、mFOLFOX6三種方案在進展期胃癌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對比[J]. 武惠麗,何麗潔,田濤. 中國臨床研究. 2017(10)
[2]PTEN、PI3K和miR-21在胃癌中的表達及相關性研究[J]. 庹敏,童仕倫. 安徽醫(yī)藥. 2017(11)
[3]PTEN蛋白在胃癌中的表達及臨床病理意義[J]. 羅文,周娟,夏紅,蘇堅,劉芳,湯歡,蘇琦. 中南醫(yī)學科學雜志. 2017(02)
[4]消化道腫瘤藥物相關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分析[J]. 劉穎,馬旭,吳海偉,張艷華. 中國藥學雜志. 2016(24)
[5]DPYD*2A、c.2846A>T和*13基因多態(tài)性與氟尿嘧啶類藥物毒性反應相關性的Meta分析[J]. 張愛玲,楊晶,朱振峰,魯憬莉,張曉堅. 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 2017(01)
[6]PI3K/Akt相關基因多態(tài)性與胃癌含鉑化療方案療效的關系分析[J]. 林秀欣,鄧文靜,余更生,呂華珠,李春鳴. 臨床腫瘤學雜志. 2016(08)
[7]PI3K-AKT-mTOR信號通路基因多態(tài)性與胃癌遺傳易感相關性[J]. 林賢東,胡丹,陳剛,師怡,張和軍,金善豐,李鑫靜,鄭雄偉.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16(04)
[8]XRCC1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對胃癌卡培他濱聯(lián)合奧沙利鉑化療敏感性研究[J]. 孫慧,陳錦飛,方岳雨,檀心廣,崔婷允,吉蓮花. 海南醫(yī)學. 2016(04)
[9]UGT1A1*6基因多態(tài)性與伊立替康毒性關系的meta分析[J]. 郭曉玉,李智,曲秀娟,劉云鵬. 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5(07)
[10]XRCC1 Arg399Gln基因多態(tài)性與進展期胃癌術后行腹腔熱灌注化療效果的相關性研究[J]. 崔海濱,白希永,葛懷娥,張維. 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5(12)
博士論文
[1]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基因多態(tài)性與卡培他濱治療毒性反應的相關性[D]. 郭超.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2014
碩士論文
[1]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因多態(tài)性(rs2295080)與結直腸癌患者預后的關聯(lián)性研究[D]. 潘磊.浙江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4187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4187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