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癥和內皮功能相關基因多態(tài)性與頸動脈斑塊相關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25 06:04
目的探討炎癥和內皮功能相關基因多態(tài)性與頸動脈斑塊的相關性。方法根據(jù)中國腦卒中高危人群篩查方案,對四川省8個社區(qū)≥40歲且居住時間大于6個月的居民進行篩查。采用頸動脈超聲對篩查出的2 377名腦卒中高危人群的頸動脈斑塊有無、斑塊類型進行評估,同時對炎癥和內皮功能相關的10個基因19個位點多態(tài)性進行檢測。通過廣義多因子降維法(GMDR)分析這19個基因位點間的交互作用對頸動脈斑塊的影響。結果在2 377名腦卒中高危人群中,852名(35.8%)發(fā)現(xiàn)有頸動脈斑塊,其中454名(53.3%)為穩(wěn)定斑塊,398名(46.7%)為易損性斑塊。單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PPARArs4253655(OR=1.01,95%CI 1.03~1.82),HABP2rs7923349(OR=1.18,95%CI 1.06~3.11)和IL1Ars1609682(OR=1.09,95%CI1.03~2.87)與頸動脈斑塊相關(均P<0.05);NOS2Ars2297518(OR=1.05,95%CI 1.02~2.64)和PPARArs4253655(OR=1.00,95%CI 1.01~1.74)與易損斑塊相關...
【文章來源】:中華神經科雜志. 2020,53(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9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態(tài)性與冠心病的關聯(lián)性研究[J]. 韓京軍,張艷煒,伍德強,張磊,張晶. 中國心血管雜志. 2018(01)
[2]頸動脈硬化斑塊與腦梗死的相關性研究[J]. 黃兆仙,李婷婷.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雜志. 2016(03)
[3]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穩(wěn)定性與血管內皮功能的相關性研究[J]. 肖展翅,陳洪漢,李鋼,付金鳳,黃虎翔. 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 2013(05)
本文編號:3361550
【文章來源】:中華神經科雜志. 2020,53(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9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態(tài)性與冠心病的關聯(lián)性研究[J]. 韓京軍,張艷煒,伍德強,張磊,張晶. 中國心血管雜志. 2018(01)
[2]頸動脈硬化斑塊與腦梗死的相關性研究[J]. 黃兆仙,李婷婷.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雜志. 2016(03)
[3]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穩(wěn)定性與血管內皮功能的相關性研究[J]. 肖展翅,陳洪漢,李鋼,付金鳳,黃虎翔. 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 2013(05)
本文編號:33615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3615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