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基因編輯的倫理風險與治理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04 09:39
自2012年以來,基因組編輯技術(shù)受到各界的廣泛關(guān)注,甚至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突破和創(chuàng)新力的技術(shù)。但這一技術(shù)也存在一定的倫理風險,研究人員因此提出禁止出于生殖目的而使用基因編輯技術(shù)改變?nèi)祟惻咛セ蛏臣毎。然?賀建奎副教授的"基因編輯嬰兒"的做法完全背離了這一規(guī)定,在明知有技術(shù)風險和倫理風險的情況下仍堅持突破倫理界限,這是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本文將從客觀倫理風險和主觀倫理風險方面闡述"基因編輯技術(shù)"存在的倫理風險,探究其存在的深層次原因,并在此基礎(chǔ)之上提出治理策略。
【文章來源】:學理論. 2020,(09)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基因編輯嬰兒涉及的倫理風險
1. 客觀倫理風險
2. 主觀倫理風險
二、探究基因編輯嬰兒涉及的倫理風險原因
三、探究基因編輯嬰兒涉及的倫理風險對策
四、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技術(shù)的潛在風險述介[J]. 陶應時,王國豫,毛新志.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18(06)
[2]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倫理悖論及其化解之道[J]. 陶應時,羅成翼.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8(02)
[3]“設計嬰兒”中基因編輯技術(shù)的倫理風險及消解[J]. 劉芳,易顯飛.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17(07)
[4]基因編輯技術(shù)何去何從[J]. 陳軼翔. 世界科學. 2016(01)
[5]高技術(shù)的倫理風險及其應對[J]. 陳愛華. 倫理學研究. 2006(04)
[6]技術(shù)倫理與形而上學——試論尤納斯《責任原理》[J]. 李文潮.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3(02)
本文編號:3321467
【文章來源】:學理論. 2020,(09)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基因編輯嬰兒涉及的倫理風險
1. 客觀倫理風險
2. 主觀倫理風險
二、探究基因編輯嬰兒涉及的倫理風險原因
三、探究基因編輯嬰兒涉及的倫理風險對策
四、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技術(shù)的潛在風險述介[J]. 陶應時,王國豫,毛新志.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18(06)
[2]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倫理悖論及其化解之道[J]. 陶應時,羅成翼.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8(02)
[3]“設計嬰兒”中基因編輯技術(shù)的倫理風險及消解[J]. 劉芳,易顯飛.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17(07)
[4]基因編輯技術(shù)何去何從[J]. 陳軼翔. 世界科學. 2016(01)
[5]高技術(shù)的倫理風險及其應對[J]. 陳愛華. 倫理學研究. 2006(04)
[6]技術(shù)倫理與形而上學——試論尤納斯《責任原理》[J]. 李文潮.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3(02)
本文編號:33214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32146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