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laspi goesingense SAT基因轉化埃塞俄比亞芥及對鎳耐性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1-18 19:17
【摘要】:埃塞俄比亞芥(Brassicacarinata)是十字花科蕓薹屬植物,但在自然條件下與食用甘藍型油菜很難雜交,可望培育成為新的工業(yè)用油料作物用于污染土壤修復。在非超積累植物中超量表達外源的絲氨酸乙酰轉移酶(SAT),可以顯著提高該植物GSH含量和對重金屬的抗性。本論文以埃塞俄比亞芥為遺傳轉化材料,將菥蓂屬Thlaspi goesingense的絲氨酸乙酸轉移酶(Serine Acetyltransferase,SAT)基因通過農桿菌介導的遺傳轉化方法轉入埃塞俄比亞芥子葉中,誘導愈傷出新的幼芽后經卡那霉素初步篩選,淘汰紫化和白化苗,綠色健康的轉化苗進行生根培養(yǎng)后移入盆中。用SDS法對其進行DNA抽提,利用NptⅡ引物進行PCR鑒定后,篩選出的苗于開花前進行套袋,收取種子。第二年種下T1代種子,待長出真葉后進行NptⅡ鑒定,標記出相應編號,花期套袋,單株收取種子,為T2代種子。對T2代幼苗進行NptⅡPCR鑒定鑒定,確定 4-8、8-19、4-5、8-16、1-23、3-9、1-27、7-15 等編號 T2 代轉基因頻率均超過 50%,最高為67%。用硫酸鎳處理埃塞俄比亞芥種子,觀察幼苗生長情況,結果表明:各轉基因品系種子萌發(fā)率率與野生型差異均不顯著;3-9、6-10的相對存活率顯著高于野生型;4-5、6-10、1-23、8-18相對根長顯著高于野生型,其余品系與野生型差異不顯著;6-10、6-17相對苗長顯著高于野生型,其他品系與野生型差異不顯著;7-15、4-8、6-10、7-11、4-5、6-17、1-27、3-9、1-23、8-18、8-16的相對鮮重顯著高于野生型,其余品系與野生型差異不顯著。6-10在存活率、根長、苗長、鮮重四個方面,均表現除對鎳良好的耐性。對T2代73棵埃塞俄比亞芥幼苗進行PCR鑒定,發(fā)現轉基因苗總數為36棵,其葉綠素A平均值為0.725,平均葉綠素B為0.355,葉綠素A和葉綠素B之比為2.063;非轉基因苗總共37棵,其葉綠素A平均值為0.685,平均葉綠素B為0.363,葉綠素A和葉綠素B之比為1.920。轉基因苗葉綠素A較非轉基因苗高5.84%,葉綠素B較非轉基因苗低2.20%,葉綠素A/B較非轉基因苗高7.45%。這一結果初步表明轉SAT基因對埃塞俄比亞芥的耐鎳性有一定提高。
【學位授予單位】:湖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Q943.2
【圖文】:
圖1.1埃塞俄比亞芥頂生芽、花序、角果、種子??埃塞俄比亞芥雖然和油菜等同為蕓薹屬植物,但是埃塞俄比亞芥本身無需春化干旱。埃塞俄比亞芥莖稈為非直立莖,莖稈粗壯,側枝很多,腋生花絮長勢旺盛,花而上盛,塞比亞,,呈色,
合到植物基因組上。農桿菌轉化宿主細胞的過程中,誘導農桿菌激活的趨化蛋白和??T-DNA進入細胞后相關蛋白的協同作用是轉化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農桿菌T-DNA轉??化植物細胞過程見圖1.2。??11??
圖3.1埃塞俄比亞芥遺傳轉化??a:種子萌發(fā)b:兩片子葉打開、c:預培養(yǎng)、d:共培養(yǎng)、e:誘導愈傷??f:擴繁培養(yǎng)、g:生根后移栽、h:成苗??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89099
【學位授予單位】:湖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Q943.2
【圖文】:
圖1.1埃塞俄比亞芥頂生芽、花序、角果、種子??埃塞俄比亞芥雖然和油菜等同為蕓薹屬植物,但是埃塞俄比亞芥本身無需春化干旱。埃塞俄比亞芥莖稈為非直立莖,莖稈粗壯,側枝很多,腋生花絮長勢旺盛,花而上盛,塞比亞,,呈色,
合到植物基因組上。農桿菌轉化宿主細胞的過程中,誘導農桿菌激活的趨化蛋白和??T-DNA進入細胞后相關蛋白的協同作用是轉化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農桿菌T-DNA轉??化植物細胞過程見圖1.2。??11??
圖3.1埃塞俄比亞芥遺傳轉化??a:種子萌發(fā)b:兩片子葉打開、c:預培養(yǎng)、d:共培養(yǎng)、e:誘導愈傷??f:擴繁培養(yǎng)、g:生根后移栽、h:成苗??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兵;馬芳;;鎳脅迫對十字花科5種植物生長及生理特性的影響[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4年12期
2 韓國粉;張志宏;馬躍;李賀;劉月學;代紅艷;;以nptⅡ為選擇標記基因的TA克隆植物表達載體的構建[J];分子植物育種;2014年02期
3 常云霞;陳璨;阮先樂;吳苗苗;陳龍;;Hg~(2+)、Pb~(2+)對野生型綠豆種子萌發(fā)、幼苗生長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J];河南農業(yè)科學;2012年07期
4 江瑩芬;胡寶成;陳鳳祥;李強生;孟金陵;;埃塞俄比亞芥研究進展[J];作物雜志;2011年06期
5 楊琳;;瓊脂平板法測定銅離子對菊苣種子萌發(fā)的影響[J];河北農業(yè)科學;2011年10期
6 王小芳;楊玲娟;董曉寧;李志孝;焦成瑾;;植物半胱氨酸合成及調控研究進展[J];植物生理學報;2011年01期
7 楊越;張志宏;劉月學;何平;周宇;代紅艷;趙桂玲;;根癌農桿菌介導寒富蘋果轉化體系的建立[J];果樹學報;2010年02期
8 劉明坤;劉關君;;植物半胱氨酸合成酶復合體(SAT/OAS-TL)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24期
9 譚偉;楊俊杰;彭金環(huán);于元杰;;根癌農桿菌介導法在禾本科植物遺傳轉化中的應用[J];植物生理學通訊;2008年03期
10 劉井軍;;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與防治措施[J];中國環(huán)境管理叢書;2008年01期
本文編號:28890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88909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