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蛇根草查爾酮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學分析
【圖文】:
蛇根草類黃酮代謝的研究仍處于空白階段。本研究以日本蛇根草為材料,利用分子生物學方法克隆得到其類黃酮合成的關(guān)鍵酶基因-CHS基因,并對其進行了生物信息學分析。該項工作將為未來研究茜草目植物CHS基因功能、及類黃酮代謝的分子機制研究奠定基礎(chǔ),同時對改良茜草目植物的類黃酮代謝研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1結(jié)果與分析1.1CHS基因的克隆及其編碼蛋白質(zhì)理化性質(zhì)分析以日本蛇根草的cDNA為模板,利用全長引物CHSF1,CHSR1進行PCR擴增。擴增得到的片段包含完整的CDS序列,長1170bp,編碼389個氨基酸(圖1)。隨后,利用ExPasy軟件對日本蛇根草查爾酮合酶的氨基酸序列進行理化性質(zhì)預(yù)測。結(jié)果顯示,CHS理論等電點為6.05,分子量為42.783kD,CHS基因的蛋白質(zhì)分子式為C1909H3058N512O564S18,蛋白質(zhì)的半衰期為30h,不穩(wěn)定指數(shù)是40.68,為不穩(wěn)定蛋白。CHS有49個負電荷氨基酸殘疾(Asp+Glu),44個正電荷氨基酸殘疾(Arg+Lys)。其脂肪系數(shù)為93.24,平均疏水性為-0.094,表明該蛋白是一個親水蛋白質(zhì)。圖1日本蛇根草CHS基因的cDNA序列Figure1cDNAsequenceofOphiorrhizajaponicaCHSgene1260
定位的概率均低于細胞質(zhì),分別是細胞核中21.7%、線粒體上13%、液泡中4.3%(表2)。因此,日本蛇根草的CHS蛋白定位在細胞質(zhì)中的可能性最大。1.5日本蛇根草CHS疏水性及編碼蛋白二級結(jié)構(gòu)預(yù)測根據(jù)日本蛇根草CHS的氨基酸序列,利用Ex-Pasy軟件在線預(yù)測其疏水曲線,該蛋白的最高值為2.42,在第342個氨基酸處,,疏水性最強;最低值為-2.489,在第119個氨基酸處,親水性最強(圖4)。同時,從整條肽鏈的氨基酸預(yù)測值來看,其中大部分為負值,沒有明顯的疏水區(qū)域。由此可以推斷,日本蛇根草的CHS蛋白是一種親水性蛋白。圖2不同植物CHS蛋白氨基酸的系統(tǒng)進化樹分析Figure2PhylogenetictreeanalysisofCHSaminoacidsequenceindifferentplants移的短肽鏈,長度為5~30個氨基酸不等。它指導蛋白質(zhì)的跨膜轉(zhuǎn)移,保證新合成的蛋白質(zhì)能夠準確進行定位運輸。通過SignalP4.1Server在線軟件對日本蛇根草CHS所編碼的蛋白質(zhì)進行信號肽預(yù)測(表1)。當相應(yīng)氨基酸殘基的平均信號肽得分值大于0.5時,被認定存在信號肽;小于0.5時則不存在信號肽。而日本蛇根草查爾酮合成酶基因所編碼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殘基平均信號肽最大得分值為0.101,因此該蛋白不存在信號肽(圖3)。表1日本蛇根草CHS蛋白信號肽預(yù)測Table1SignalP-NNpredictionforOphiorrhizajaponicaCHSprotein指標IndexMax.CMax.YMax.SMeanS位點Site301211-46分值Scores0.1100.1220.1590.101注:C-score:原始剪切位點的分值;S-score:信號肽的分值;Y-score:綜合剪切位點的分值Note:C-score:Scoresofputativecleavagesite;S-score:Scoresofsignalpeptide;Y-score:Scoresofsynthesiscleavagesite表2日本蛇根草CHS的亞細胞定位Table2SubcellularlocationofOph
【作者單位】: 貴州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生理與發(fā)育調(diào)控重點實驗室;貴陽中醫(yī)學院藥學院;
【基金】:貴州師范大學資助博士科研項目(0516006) 貴州省聯(lián)合基金項目(黔科合LH字[2015]7777號) 貴州省重點實驗室建設(shè)項目(黔科合計Z字[2011]4005)共同資助
【分類號】:Q943.2;S567.23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曉華;蔡國平;;人致肺纖維化相關(guān)因子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學分析[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06年07期
2 王銳;趙躍;張永云;李衛(wèi)真;王淑燕;霍海龍;劉麗仙;苗永旺;霍金龍;;豬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Ⅰ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學分析[J];西南農(nóng)業(yè)學報;2014年02期
3 譚從娥;王米渠;馮文哲;徐全壹;;生物信息學分析寒證海量數(shù)據(jù)的探索[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8年12期
4 程勇前;成軍;劉妍;王琳;徐東平;鐘彥偉;曲建慧;趙平;;鈣離子調(diào)節(jié)親環(huán)素配體及其不同剪接體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學分析[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08年05期
5 盧雪梅;金小寶;朱家勇;沈娟;梅寒芳;馬艷;肖明珠;褚夫江;;人溶菌酶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學分析[J];生物技術(shù);2010年06期
6 牛偉濤;;家蠶中一未知基因的生物信息學分析[J];邢臺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7 胡甘雨;司風玲;車燕飛;張玉娟;陳斌;;蔥蠅過氧化氫酶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學分析[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1期
8 楊向東,王仁,劉俊文,唐蔚青,李紅霞,王抒;一個新的人突觸相關(guān)蛋白基因的生物信息學分析[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04年01期
9 張艷宇,馬平,陸一鳴,呂麗萍,姜升陽,周錫鵬,孫樹漢,許金波;尖吻蝮蛇類凝血酶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學分析[J];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05年04期
10 張孝勇;崔光彬;杜滂;馬克軍;王亞蓉;韓葦;顏真;張英起;魏經(jīng)國;;兔大電導鈣敏感性鉀離子通道β亞基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學分析[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7年09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唐愛發(fā);余振東;桂耀庭;郭新;李賢新;周錦堂;朱輝;蔡志明;;SPACA4基因在人和小鼠的表達及其生物信息學分析[A];遺傳學進步與人口健康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劉惠君;譚宇蓉;劉持;向陽;屈飛;秦曉群;;BRS-3相互作用新基因的生物信息學分析及功能研究[A];湖南省生理科學會2008年度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3 黃浩;陸啟軒;陳臨溪;楊莉;毛小環(huán);李蘭芳;秦旭平;曹建剛;;APJ受體的生物信息學分析[A];全國第十二屆生化與分子藥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1年
4 陳大清;吳功慶;李亞男;;淹水脅迫下薏苡根系adh基因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學分析[A];2005'海峽兩岸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田琪琳;施定基;賈曉會;王曉燕;黃希文;何培民;;真核藻PEPC的生物信息學分析[A];中國藻類學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六次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6 易樂飛;閻斌倫;王萍;滕亞娟;周向紅;;條斑紫菜HSP70基因克隆與生物信息學分析[A];慶祝中國藻類學會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學術(shù)討論會摘要集[C];2009年
7 張?zhí)?李祥龍;周榮艷;李蘭會;任玉紅;趙駐軍;;不同物種Oct-1基因編碼區(qū)生物信息學分析[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養(yǎng)羊?qū)W分會2012年全國養(yǎng)羊生產(chǎn)與學術(shù)研討會議論文集[C];2012年
8 楊波;盧學春;遲小華;韓為東;于力;樓方定;;基于生物信息學分析人類LRP16基因功能初步研究[A];第12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C];2009年
9 王芳;李凱彬;劉坡;劉春;吳淑勤;;劍尾魚補體基因C3全長cDNA克隆與生物信息學分析[A];第九屆中國實驗動物科學年會(2010新疆)論文集[C];2010年
10 周文靈;楊麗霞;李玲;;野葛UDP-葡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克隆與生物信息學分析[A];廣東省植物學會第十七期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陳蕾;原始蛋白酶結(jié)構(gòu)功能的生物信息學分析及化學基礎(chǔ)[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蘇志熙;幾種哺乳動物表達序列標簽(EST)生物信息學分析[D];浙江大學;2006年
3 趙佳媛;靈長類二氧化碳感知通路相關(guān)基因的進化及生物信息學分析[D];復旦大學;2010年
4 馬永平;含質(zhì)粒人兩歧雙歧桿菌的分離、質(zhì)粒測序和生物信息學分析[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蓓;豬TTV1-ORF1和TTV2-ORF1基因的克隆、表達及生物信息學分析[D];石河子大學;2015年
2 張?zhí)旌?果蠅miRNA-92a進化保守性及其靶基因功能的生物信息學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3 智倩;一株桿菌產(chǎn)脂肪酶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學分析[D];大連工業(yè)大學;2013年
4 陳晨;基于文獻挖掘的前列腺癌蛋白組學差異表達蛋白的生物信息學分析[D];華北理工大學;2016年
5 徐冉;紫球藻Lhc基因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學和表達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6年
6 曹峰;小鼠胚胎干細胞核心轉(zhuǎn)錄因子調(diào)控網(wǎng)絡(luò)的生物信息學分析[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8年
7 王翊;CEM15基因的生物信息學分析[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8 王芳;一個家蠅未知功能基因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學分析[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9 王林;腸三葉因子受體的分離、鑒定及其生物信息學分析[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9年
10 王斌;C-反應(yīng)蛋白在脲變性過程中的折疊及其生物信息學分析[D];蘭州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5536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553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