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1、研究硫酸鎂對6-OHDA誘導的PD模型大鼠的行為學的影響。2、補充硫酸鎂后6-OHDA誘導的PD模型大鼠眼組織鎂離子轉運體基因表達的變化。3、補充硫酸鎂后6-OHDA誘導的PD模型大鼠視網膜多巴胺能神經細胞的變化。方法:1、將8mg 6-羥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注入正常清潔級大鼠右側前腦內側束(Medial forebrain bundle,MFB)毀損黑質紋狀體多巴胺系統(tǒng),建立偏側帕金森疾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2、將大鼠分為四組:對照組、對照+MgSO_4組、PD組、PD+MgSO_4組。補鎂組從建模術后30min開始,每天同一時間腹腔注射MgSO_4?7H_2O(90mg/kg),分別持續(xù)1W和2W。通過腹腔注射阿樸嗎啡(Apomorphine,APO)誘導的旋轉實驗、Curling Test評價補鎂后PD模型大鼠的行為學改變;通過酪氨酸羥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免疫組織化學染色了解眼球視網膜多巴胺能(Dopamine,DA)神經細胞的變化。3、Q-PCR檢測補鎂1W和2W后,各組大鼠眼組織鎂離子轉運體SLC41A1、MagT1、CNNM2基因mRNA的表達變化。結果:1、APO誘導的大鼠旋轉行為:補鎂1W后,PD+MgSO_4組大鼠的旋轉圈數(shù)為(261±85)r/30min,與PD組的旋轉圈數(shù)(309±109)r/30min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補鎂2W后,PD+MgSO_4組大鼠旋轉圈數(shù)為(182±49)r/30 min,明顯少于PD組(248±60)r/30min(p0.01)。2、curlingtest結果:補鎂1w后pd組得分為16±2.6,明顯高于對照組7.3±2.9(p0.05);pd+mgso4組得分13±1.5,明顯低于pd組(p0.05)。補鎂2w后pd組得分16±3.3,明顯高于對照組4.3±1.5(p0.01);pd+mgso4組得分11±3.8低于pd組(p0.05)。3、大鼠全血鎂離子檢測:補鎂1w和2w后,對照+mgso4、pd、pd+mgso4組的全血鎂離子濃度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4、q-pcr結果:補鎂1w后,pd組大鼠毀損同側眼組織cnnm2、slc41a1、magt1基因mrna表達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pd組毀損對側眼組織cnnm2、magt1基因mrna表達也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但slc41a1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d+mgso4與pd組相比,毀損同側cnnm2、slc41a1、magt1基因mrna表達均明顯增加(p0.01),對側cnnm2、magt1基因mrna表達也明顯增加(p0.01),而對側slc41a1基因mrna表達無顯著差異。對照+mgso4和對照組相比,同側cnnm2基因mrna表達明顯降低(p0.05),對側表達明顯增加(p0.05);同側slc41a1基因mrna表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對側表達明顯降低(p0.05);雙側眼組織magt1基因mrna表達均明顯降低(p0.05)。補鎂2w后,pd組同側和對側眼組織cnnm2、slc41a1、magt1基因mrna表達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pd+mgso4組雙側眼組織cnnm2、slc41a1、magt1基因mrna表達均明顯高于pd組(p0.01)。對照+mgso4組與對照組相比,同側cnnm2基因mrna表達降低(p0.05),對側cnnm2基因表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雙側眼組織slc41a1基因mrna表達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對側magt1基因mrna表達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而同側magt1基因mrna表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5、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檢測視網膜th表達:pd組雙側眼球視網膜內核層和內叢狀層th陽性蛋白表達強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補鎂1w和2w后,pd+mgso4組雙側眼球th陽性蛋白表達強度明顯高于pd組(p0.01)。結論:1、硫酸鎂能改善6-ohda誘導的pd模型大鼠的運動癥狀。2、硫酸鎂可上調PD大鼠眼組織鎂離子轉運體CNNM2、SLC41A1和MagT1基因的mRNA表達。3、硫酸鎂對PD大鼠視網膜內叢狀層和內核層的多巴胺神經元有一定的保護作用。4、PD大鼠的全血Mg~(2+)濃度降低。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42.5;R-33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同度,張昌穎;素食大鼠的貧血現(xiàn)象[J];營養(yǎng)學報;1957年04期
2 陳偉強;趙善廣;;自制注射用大鼠固定裝置[J];上海實驗動物科學;1992年04期
3 肖柳英,林培英,馮昭明,張丹;不同周齡的SD大鼠生理、生化及體重的正常值測定[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1996年03期
4 李淑云;簡易大鼠灌胃器的制作[J];錦州醫(yī)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5 楊明智,陳積圣;一種大鼠抓取與固定的新工具介紹[J];上海實驗動物科學;2001年03期
6 戴英,陸群;復方H_(505)對Wistar大鼠外周血的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01年01期
7 韋應波,孫喜慶,曹新生,姚永杰,馮岱雅,楊長斌;+Gz暴露時間對大鼠記憶功能和行為的影響[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2003年01期
8 呂學軍,郭俊生,李敏,周利梅,張永娟;暈船大鼠體內鐵含量的變化[J];中國職業(yè)醫(yī)學;2003年04期
9 湯仁仙,王迎偉,王慧,周峰;201A中藥合劑對大鼠抗腎小球基底膜腎炎病變的影響[J];徐州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10 孫同柱,付小兵,翁立新,梁雪梅,陳偉;介紹一種簡易的大鼠保定方法[J];上海實驗動物科學;200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尹音;孫振宇;胡敏;李冬霞;;持續(xù)性高正加速度對大鼠顳頜關節(jié)損傷的作用[A];第八屆全國顳下頜關節(jié)病學及(牙合)學大會論文匯編[C];2011年
2 祝~=驤;iJ梊霞;洃克琴;崔素英;文允摪;,
本文編號:25134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513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