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石斛蘭花色和花香形成相關基因的表達與分析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海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S682.3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龔建英;余雪標;徐大平;;海南石斛蘭栽培經(jīng)營現(xiàn)狀[J];熱帶林業(yè);2007年02期
2 張妙彬;梁擎中;肖浩;岑鵬;范干群;潘麗晶;;農(nóng)桿菌介導石斛蘭遺傳轉化的研究[J];園藝學報;2008年04期
3 陳泰教;何平榮;符岸軍;;海南設施石斛蘭的栽培管理技術[J];農(nóng)業(yè)工程技術(溫室園藝);2009年06期
4 黃榮培;;石斛蘭快速復壯小偏方[J];中國花卉盆景;2010年12期
5 吳瑞;李澤生;高燕;耿秀英;;石斛蘭的研究概況及發(fā)展前景[J];中國熱帶農(nóng)業(yè);2012年04期
6 張樂萍;王鴻昌;周惠良;譚志勇;;觀賞石斛蘭新品種‘玉桃石斛蘭’[J];園藝學報;2013年03期
7 王燕君;王亞平;鄭武貞;劉偉;;觀賞石斛蘭新品種‘彩蝶石斛蘭’[J];園藝學報;2013年04期
8 蓉軍;;怎樣栽培石斛蘭[J];中國花卉盆景;1988年11期
9 游應長;張興祥;;石斛蘭的溫室工廠化生產(chǎn)[J];中國花卉盆景;1991年07期
10 丁慎言;艷麗悠雅的海南野生石斛蘭[J];植物雜志;199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和明;朱根發(fā);蔣明殿;呂復兵;;日本春石斛蘭品種的種植觀察篩選[A];2007年中國園藝學會觀賞園藝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唐樹梅;漆智平;;石斛蘭營養(yǎng)特性及施肥技術的初探[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3 陳肖英;葉慶生;劉偉;;石斛蘭試管開花研究[A];中國植物生理學會全國學術年會暨成立40周年慶祝大會學術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4 賈彩紅;張建斌;金志強;徐碧玉;;不同轉基因方法轉化石斛蘭的研究[A];中國園藝學會第七屆青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5 李振堅;谷景敏;劉俊祥;;中國石斛蘭生境特征與區(qū)系分布規(guī)律研究[A];中國觀賞園藝研究進展(2013)[C];2013年
6 陳和明;朱根發(fā);呂復兵;孫映波;蔣明殿;王再花;王桂芬;;春石斛蘭形態(tài)特征數(shù)量分析[A];中國觀賞園藝研究進展 2009[C];2009年
7 李世茂;黃麗莉;李麗;麥榮章;李振堅;張曉慧;王彩云;;石斛蘭再生體系建立與分子育種研究進展[A];中國觀賞園藝研究進展 2009[C];2009年
8 武榮花;王雁;彭鎮(zhèn)華;李振堅;;我國石斛資源調查收集與引種栽培研究[A];2007年中國園藝學會觀賞園藝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朱根發(fā);黃少玲;包滿珠;王再花;呂復兵;;春石斛蘭品種資源的染色體倍性鑒定[A];2012年園藝植物染色體倍性操作與遺傳改良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10 白艷鶯;;石斛蘭快速繁殖的初步研究[A];中國植物生理學會全國學術年會暨成立40周年慶祝大會學術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梁振君 特約記者 卞王玉玨;東方建成我省最大石斛蘭種植基地[N];海南日報;2009年
2 志明;石斛蘭———夢系列[N];中國花卉報;2003年
3 李曉麗;春石斛栽培技術實現(xiàn)四大突破[N];中國綠色時報;2005年
4 雨帆 編譯;石斛蘭[N];中國花卉報;2003年
5 記者 譚川江;千畝蘭花生產(chǎn)基地落戶海南東方[N];中國花卉報;2008年
6 周止敬;花如彩蝶石斛蘭[N];福建科技報;2004年
7 柏斌;云南英茂公司大力發(fā)展石斛蘭組培苗[N];中國綠色時報;2004年
8 鄧建華;海南蘭花出口東瀛[N];海南日報;2004年
9 吳進;落后品種制約海南蘭花業(yè)發(fā)展[N];農(nóng)民日報;2007年
10 胡一民 ;大棚內的石斛蘭因何葉片發(fā)黃枯死[N];中國花卉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鄭泉;春石斛品種(系)親緣關系的AFLP分析與轉基因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佳;石斛屬花卉引種評價及亞精胺對春石斛花期調控的效果[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2 屈媛;新型基質與有機氮源營養(yǎng)液對春石斛生長發(fā)育的影響[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3 楊業(yè)波;‘火鳥’石斛花器官特性與組培快繁體系建立[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6年
4 朱勝蕾;中國石斛屬植物育種潛力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6年
5 丁靈;蝴蝶石斛蘭花色和花香形成相關基因的表達與分析[D];海南大學;2016年
6 張新平;春石斛蘭組培增殖及蘭花試管開花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8年
7 李靜;石斛蘭種質資源鑒定評價[D];海南大學;2010年
8 肖楊;雙價基因轉化石斛蘭的研究[D];中山大學;2010年
9 龔建英;石斛蘭栽培基質和營養(yǎng)液應用技術研究及其生產(chǎn)成本與經(jīng)濟效益分析[D];華南熱帶農(nóng)業(yè)大學;2006年
10 鐘雙林;基于光溫的溫室春石斛蘭生長與外觀品質預測模型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3285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328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