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聚落景觀基因編碼與派生模型研究——以楠溪江風景名勝區(qū)為例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urban-rural integration, the lack of regional personality and image convergence have gradually become the bottleneck of regional cultural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survival of local landscape is facing a serious threat. Landscape genes contain many kinds of information, such a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historical culture and artistic value in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which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style and features of local landscape.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process of local landscape from three aspects: the basic unit of landscape gen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mechanism, and takes the ancient villages of Nanxi River as an example to construct a landscape gene model.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ombination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by means of landscape genes.
【作者單位】: 浙江科技學院;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城市規(guī)劃與設計系;南京大學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南京大學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技術委員會;浙江農林大學風景園林與建筑學院;浙江農林大學風景園林系;浙江農林大學園林設計院;
【分類號】:TU982.2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炎輝;孔皓薇;朱景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楠溪江與高速公路經(jīng)濟發(fā)展的思考[J];中國西部科技;2006年19期
2 季克鈺;;楠溪江之行[J];當代汽車;2007年07期
3 廖遠三;;基于楠溪江河道功能的整治原則方案研究[J];水利科技與經(jīng)濟;2009年01期
4 胡理琛;古樸風雅 靈巧多姿——楠溪江建筑風情[J];建筑學報;1987年05期
5 胡理琛;;楠溪江的古代建筑風情[J];小城鎮(zhèn)建設;1988年03期
6 胡理琛;楠溪江風景區(qū)鄉(xiāng)村建筑人文思想的啟迪[J];建筑學報;1989年01期
7 趙瑋瑋 ,趙大督;楠溪江[J];航空港;2005年04期
8 趙淑紅;宋紹杭;朱曉青;;楠溪江嶼北古村特色分析及相關思考[J];華中建筑;2008年06期
9 周偉斌;淺談楠溪江建筑的開發(fā)與保護[J];浙江建筑;1998年05期
10 曹凱;;八獅跑·楠溪江[J];世界汽車;2010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朱康對;;共有資源開發(fā)的產權締約分析——溫州市楠溪江漁業(yè)資源承包的個案研究[A];中國制度變遷的案例研究(第四集)[C];2005年
2 何大權;陳王平;;傳承與發(fā)揚傳統(tǒng)民居建造技術——以永嘉縣楠溪江傳統(tǒng)民居建筑為例[A];2014(第九屆)城市發(fā)展與規(guī)劃大會論文集—S15歷史文化街區(qū)保護與更新[C];2014年
3 茅于軾;;茅于軾:對《共有資源開發(fā)的產權締約分析——溫州市楠溪江漁業(yè)資源承包的個案研究》一文的評論[A];中國制度變遷的案例研究(第四集)[C];2005年
4 張?zhí)煨?;風景廊道連續(xù)性的理論、規(guī)劃與實踐——以楠溪江風景名勝區(qū)為例[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戴本石;蔣小浦;湯海宇;;楠溪江流域可外調水資源量分析[A];水資源配置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潘智化 陳支持;楠溪江保護打出四張王牌[N];中國環(huán)境報;2010年
2 記者 包璇漪 通訊員 趙成功 樂清日報記者 黃崇森 報道組 葉圣義;楠溪江水,直濟樂清[N];浙江日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原二軍;楠溪江還能承受多少大壩?[N];中國環(huán)境報;2012年
4 記者 顏偉杰 通訊員 陳暉;楠溪江水奔樂清[N];浙江日報;2012年
5 木子;楠溪江上“水調”飛[N];中國經(jīng)營報;2013年
6 本報記者 鐘文;楠溪江“衛(wèi)士”[N];中國企業(yè)報;2014年
7 潘仁勇 本報記者 王洋;文化楠溪江漸入佳境[N];中國旅游報;2004年
8 浙江記者站 文瀟;長三角旅行商情牽楠溪江[N];中國旅游報;2007年
9 陳志儉;美了楠溪江 肥了香魚兒[N];浙江日報;2006年
10 記者 李揚 通訊員 洪道聰;洗塑作坊破壞楠溪江美景[N];浙江日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廖遠三;永嘉縣楠溪江防洪工程規(guī)劃方案研究[D];河海大學;2007年
2 張建澤;楠溪江流域典型公路邊坡破壞成因及防護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3 鄧琳爽;士文化對楠溪江古村落空間營造法則的影響[D];同濟大學;2008年
4 藍天翔;雁蕩山、楠溪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fā)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年
5 黃黎明;楠溪江傳統(tǒng)民居聚落典型中心空間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2319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231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