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基因論文 >

廣譜抗源H4中2個主效抗病基因的單基因系構建及評價

發(fā)布時間:2018-04-05 07:28

  本文選題:稻瘟病抗性基因 切入點:分子標記輔助選擇 出處:《江蘇農業(yè)學報》2017年01期


【摘要】:近等基因系是準確鑒定病原菌無毒基因型,監(jiān)測病原菌群體無毒基因結構動態(tài)變化以及開展寄主抗病性遺傳研究與抗病育種應用的重要材料。為了明確廣譜抗源H4中2個主效抗病基因Pik-H4和Pita-H4與已知等位基因之間的抗性差異,以麗江新團黑谷(LTH)為背景,采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技術和抗性評價等方法,構建廣譜抗源H4的2個主效抗病基因Pik-H4和Pita-H4的近等基因系。結果表明:攜帶Pik-H4的近等基因系的抗性明顯好于攜帶Pita-H4的近等基因系。
[Abstract]:Near-isogenic lines are important materials for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nontoxic genotype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monitoring of structural dynamics of nontoxic genes in pathogen populations, and development of genetic studies on host disease resistance and application of disease resistance breeding.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resistanc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major resistant genes (Pik-H4 and Pita-H4) and known alleles in broad-spectrum resistance source H4, the 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technique and resistance evaluation were used.The near isogenic lines of two major resistant genes, Pik-H4 and Pita-H4, were construc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istance of near-isogenic lines carrying Pik-H4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near-isogenic lines with Pita-H4.
【作者單位】: 廣東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廣東省植物保護新技術重點實驗室;華南農業(yè)大學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016A030311017) “十二五”國家“863”計劃項目(2012AA10120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401722)
【分類號】:S435.111.4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興華;渠云芳;黃晉玲;;近等基因系在育種研究中的應用[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13期

2 李希鋒;董娜;;小麥近等基因系的構建及應用進展[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05期

3 D. R. Knott ,華國■;攜帶抗稈銹病基因的小麥近等基因系[J];麥類作物學報;1991年02期

4 馬玉銀;左示敏;張在金;王如平;陳宗祥;;水稻近等基因系構建及其應用[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17期

5 羅麗華;肖應輝;周倩倩;黃璜;;水稻不同庫容近等基因系構建及源庫特性比較[J];西南農業(yè)學報;2014年03期

6 李建雄,余四斌,徐才國,談移芳;以性狀和分子標記為基礎的水稻近等基因系的分離[J];作物學報;2000年05期

7 代方銀,魯成,向仲懷;家蠶近等基因系育成研究[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8 田清震,周榮華,賈繼增;小麥抗白粉病近等基因系遺傳背景的分子標記檢測[J];作物學報;2004年03期

9 張毅;李云峰;謝戎;楊正林;鐘秉強;沈福成;譚自俊;何光華;;水稻小穗簇生性近等基因系的構建及其近等性評價[J];作物學報;2006年03期

10 馬守才;張改生;牛娜;;小麥多子房性狀近等基因系的選育及遺傳背景的檢測[J];核農學報;2007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國鋒;鄭永權;徐世昌;董豐收;姚建仁;;感染條銹菌后小麥抗條銹病近等基因系丁布含量變化的研究[A];中國第二屆植物化感作用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植物化感作用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李木旺;侯成香;趙云坡;徐安英;黃勇平;;家蠶對鎮(zhèn)江株濃核病毒不感染的近等基因系純度檢測[A];江蘇省遺傳學會第七屆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3 王小強;徐安英;李剛;張月華;錢荷英;孫平江;郭錫杰;;家蠶耐氟近等基因系SSH文庫的構建及初步分析[A];江蘇省遺傳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陳歐;劉曉穎;岳昌明;尚云濤;王振英;彭永康;;白粉菌誘導下小麥抗白粉病近等基因系表達上調基因分析[A];植物分子生物學與現(xiàn)代農業(yè)——全國植物生物學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5 姬廣海;許志剛;張世光;;水稻近等基因系對白葉枯病、條斑病抗性的比較研究[A];中國植病學會西南聯(lián)合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0年

6 劉顯君;張林;邸宏;曾興;于滔;王振華;;含玉米抗絲黑穗病主效位點黃早四近等基因系的創(chuàng)建[A];2012年全國玉米遺傳育種學術研討會暨新品種展示觀摩會論文及摘要集[C];2012年

7 靳步;張忠軍;任潤生;陳江;;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的選育[A];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孫巖;張宏紀;王廣金;劉東軍;祁倩倩;楊淑萍;趙偉;郭怡t,

本文編號:171377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71377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62b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