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性二次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復發(fā)惡性血液病臨床分析
本文關鍵詞: 挽救性 二次移植 復發(fā)惡性血液病 出處:《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7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隨著化療方案的改進及靶向藥物的出現(xiàn),使部分惡性血液病患者獲得了長期生存。但對于難治復發(fā)惡性血液病患者,再次行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HSCT)仍是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對我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1月行挽救性二次移植治療的16例惡性血液病患者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1病例和方法所有16例患者均來自于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均為接受自體干細胞移植或者異基因HSCT后
[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chemotherapy regimen and the appearance of targeted drugs, some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hematologic diseases have been able to survive for a long time. Another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 It is still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This study analyzed 16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hematological diseases who received salvage second transplant from October 2010 to January 2015.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Methods all 16 patients were from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zhou University. After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or allogeneic HSCT
【作者單位】: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連云港市中醫(yī)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血液科;
【分類號】:R733
【正文快照】: 隨著化療方案的改進及靶向藥物的出現(xiàn),使部分惡性血液病患者獲得了長期生存。但對于難治復發(fā)惡性血液病患者,再次行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HSCT)仍是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對我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1月行挽救性二次移植治療的16例惡性血液病患者進行分析,F(xiàn)報道如下。1病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魏玉靜,黨惠兵,劉愛云,夏德運;惡性血液病并發(fā)肺結核的治療探討[J];開封醫(yī)專學報;2000年04期
2 陳維干;惡性血液病伴發(fā)抑郁焦慮癥40例臨床分析[J];臨床薈萃;2001年05期
3 江志生,孫順平,王學之,廖輝,何春娜,李桂芳,楊岳琴,錢超,溫宏升,胡炳杰,陳波生,鄭諄,馮曉閩;26例惡性血液病長期生存回顧[J];江蘇醫(yī)藥;2002年04期
4 陳蓉,郭海鷹,王小渝;風濕病合并惡性血液病14例分析[J];四川醫(yī)學;2004年06期
5 張繼英;愛平;白雁;;惡性血液病合并醫(yī)院感染分析[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6 薛永權;;惡性血液病中各染色體常見畸變的類型、頻率及其臨床和生物學意義[J];內科理論與實踐;2008年02期
7 王焱;朱傳升;;難治性惡性血液病的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J];山東醫(yī)藥;2008年25期
8 王景昌;趙紅娟;黨社明;魯會卿;王雅琳;趙雙平;金寶艷;;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惡性血液病21例報告[J];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2011年02期
9 廖建軍;薛重重;楊麗萍;黃繼賢;韋湘;謝治軍;;惡性血液病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年14期
10 申剛海,邊志華,,孟凡義,樓方定;父女三人短期內罹患惡性血液病[J];白血病;199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季石;盧英豪;孫志強;張燕;戚璐;王椿;龍正美;;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惡性血液病14例療效觀察[A];貴州省醫(yī)學會內科學分會2007年學術年會專題講座及論文匯編[C];2007年
2 彭捷;徐雅靖;傅敢;劉弋;陳焱;祝焱;何群;劉巍;吳登蜀;趙謝蘭;鐘美佐;陳方平;;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惡性血液病61例療效分析[A];第12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C];2009年
3 胡曉梅;劉鋒;麻柔;;我國含砷中藥在惡性血液病治療中的應用及其評價[A];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血液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4 韓樹洲;鄭煒;孫瑩;高艷;;呋喃阿霉素為主的方案治療惡性血液病[A];第九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5 陳寶安;趙剛;丁家華;高沖;孫耘玉;程堅;王駿;;非清髓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惡性血液病臨床分析[A];2005年華東六省一市血液病學學術會議暨浙江省血液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6 郭群依;張麗;葉愛玲;羅文達;任昌明;;苯致惡性血液病8例臨床分析[A];2005年華東六省一市血液病學學術會議暨浙江省血液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7 陳寶安;趙剛;丁家華;高沖;孫耘玉;程堅;王駿;;非清髓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惡性血液病臨床分析[A];第10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8 楊健舟;施繼敏;;雙次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惡性血液病的臨床分析[A];2006年浙江省血液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9 王季石;盧英豪;孫志強;張燕;戚璐;王椿;龍正美;;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惡性血液病14例療效觀察[A];第11次中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10 劉宴成;陳寶安;高沖;孫雪梅;丁家華;孫耘玉;趙剛;王駿;宋慧慧;鮑文;馬燕;Schmitt A;Schmitt M;;預處理前輸血對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惡性血液病的影響[A];第11次中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嚴少衛(wèi);惡性血液病檢測有了新手段[N];健康報;2008年
2 楊力勇 楊振嶺;聯(lián)合移植治惡性血液病有優(yōu)勢[N];健康報;2007年
3 河南 楊振嶺;聯(lián)合移植治療惡性血液病凸顯優(yōu)勢[N];家庭醫(yī)生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魏紅梅;熱療聯(lián)合阿霉素治療惡性血液病的實驗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莉;挽救性二次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復發(fā)的惡性血液病臨床分析[D];蘇州大學;2015年
2 楊廷;減低劑量單倍體-HSCT治療惡性血液病4例并附文獻復習[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陳春艷;化療聯(lián)合修正的供者淋巴細胞輸注治療復發(fā)/難治性惡性血液病2例并文獻復習[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4 康慧珠;單倍體相合造血干細胞移植聯(lián)合臍帶間充質干細胞輸注治療兒童惡性血液病的臨床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6年
5 趙彩娟;HLA完全相合同胞骨髓移植與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惡性血液病臨床療效的Meta分析[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6年
6 晁志;惡性血液病合并念珠菌敗血癥臨床特征及歸因死亡的回顧性分析[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6年
7 何孜巖;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惡性血液病的臨床觀察[D];遵義醫(yī)學院;2010年
8 楊紹靈;惡性血液病同胞異基因干細胞移植治療后的死因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9 李穎;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惡性血液病的研究[D];青島大學;2006年
10 李軍體;惡性血液病侵襲性真菌感染的臨床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4661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46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