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果實木質化相關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本文關鍵詞:枇杷果實木質化相關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枇杷 果實木質化 PAL C4H 4CL EjLIM
【摘要】: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是我國特色水果。紅肉枇杷采后易發(fā)生果實木質化現(xiàn)象,嚴重影響果實食用品質。本論文以紅肉枇杷‘洛陽青’果實為試材,以木質素單體合成途徑上游部分酶為目標,利用熱激(HT)、程序降溫(LTC)、1-甲基環(huán)丙烯(1-MCP)等處理,研究分析果實木質化相關的木質素含量,PAL, C4H和4CL酶活性及其編碼基因表達情況,鑒別了參與枇杷果實木質化相關基因的關鍵成員;同時克隆了枇杷EjLIM轉錄因子,并初步探究其參與枇杷果實木質化調控的機理。主要結果如下:1. HT、LTC和1-MCP處理對枇杷果實木質化的影響。測定了不同處理下‘洛陽青’枇杷果實木質素以及木質素單體合成途徑上游酶PAL、C4H和4CL的活性,結果表明這三種酶活性變化趨勢與果肉木質化進程相一致,顯示不同處理可通過影響木質素單體合成途徑中相關酶活性,進而影響木質素積累,調控果實木質化進程。2.枇杷果實PAL、C4H和4CL編碼基因分離及表達分析。在已報道的EjPAL1、 EjPAL2、Ej4CL1-5基礎上,利用RNA-seq和RACE技術分離到2個EkC4H和6個Ej4CL新成員,分別命名為EjC4H1-2和Ej4CL6-11。結合生理數(shù)據(jù)、進化樹分析和基因表達結果,初步確定EjPAL1、EjPAL2、Ej4CL1、Ej4CL6和Ej4CL8這5個基因與枇杷果實木質化呈正相關關系,而EjC4H1-2與木質化關系不明顯。進一步研究結果顯示,Ej4CL1對低溫響應最為強烈,HT、LTC均可顯著抑制冷害果實中的Ej4CL1表達;果實衰老進程中的Ej4CL1表達強度也可被1一MCP處理顯著抑制;Ej4CL1瞬時過量表達可顯著誘導煙草葉片中的木質素積累。3. EjLIM轉錄因子參與枇杷果實木質化調控分析。利用同源克隆得到EjLIM轉錄因子,雙熒光素酶試驗結果顯示它可激活擬南芥AtPAL1和At4CL1的啟動子活性,類似的,EjLIM也可增強枇杷EjPAL1和Ej4CL1基因的啟動子活性,但煙草葉片瞬時過量表達EjLIM并不能顯著影響煙草葉片中的木質素積累。EjLIM參與枇杷果實木質化的機理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S667.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龔潔強,管彥良,王允鑌,於一敏,謝義勇;套袋對提高枇杷果實品質的效應[J];中國南方果樹;2002年02期
2 ;枇杷果實的防腐保鮮[J];云南農(nóng)業(yè);2004年08期
3 ;“枇杷果實采后新型保鮮劑的研制”通過鑒定[J];中國果業(yè)信息;2007年08期
4 劉希蝶;提高枇杷果實品質的關鍵技術[J];柑桔與亞熱帶果樹信息;2000年10期
5 林先明;提高枇杷果實品質的主要技術[J];柑桔與亞熱帶果樹信息;2001年12期
6 顏群;枇杷果實的防腐保鮮[J];柑桔與亞熱帶果樹信息;2002年02期
7 文衛(wèi)華,周國勝,趙時勝;套袋對枇杷果實的影響[J];湖南林業(yè)科技;2000年01期
8 劉希蝶,李碧蓮;提高枇杷果實品質的關鍵技術[J];福建農(nóng)業(yè);2000年10期
9 林先明;提高枇杷果實品質的主要技術[J];福建熱作科技;2001年03期
10 陳標虎,陳道茂,王玉根;枇杷果實運銷期防腐保鮮關鍵技術研究[J];浙江柑桔;200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付婷婷;秦文;李正國;彭春華;;枇杷冷害生理及防治措施的研究進展[A];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三卷)[C];2010年
2 陳清西;李文佳;繆錦蓮;張秀燕;;果面凈對提高枇杷果實品質的效應[A];福建省科協(xié)第五屆學術年會提高海峽西岸經(jīng)濟區(qū)農(nóng)業(yè)綜合生產(chǎn)能力分會場論文集[C];2005年
3 李鮮;周春華;孫崇德;徐昌杰;陳昆松;;枇杷果實主要生物活性組分與抗氧化活性研究[A];中國園藝學會十屆二次理事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傅明連;吳畢莎;林大河;黃志明;吳錦程;;冷藏枇杷果實剝皮性與細胞壁代謝相關酶活性的關系(摘要)[A];第六屆全國枇杷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5 金鵬;孫玉潔;王華東;鄭永華;;甜菜堿處理對枇杷果實采后冷害和品質的影響(摘要)[A];第六屆全國枇杷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6 徐紅霞;李曉穎;陳俊偉;周曉音;;不同品種枇杷果實的酚類物質成分和抗氧化能力比較分析[A];第六屆全國枇杷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7 李鮮;蔡沖;單蘭蘭;王平;Ian Ferguson;陳昆松;;枇杷果實采后木質化與品質調控研究[A];中國園藝學會十屆二次理事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徐紅霞;周曉音;陳俊偉;;不同品種枇杷果實成熟過程中酚類化合物含量的變化研究(摘要)[A];第五屆全國枇杷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9 鄭婷婷;張玲;林順權;楊向暉;;枇杷果實類胡蘿卜素積累規(guī)律及其生物合成基因的表達分析[A];第六屆全國枇杷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10 涂美艷;江國良;杜晉城;謝紅江;陳棟;李靖;孫淑霞;;大棚內(nèi)外溫濕度與枇杷生長發(fā)育的相關性[A];第五屆全國枇杷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廣西玉林市三山園藝場 黃家南;枇杷果實膨大期抓緊防治炭疽病[N];農(nóng)民日報;2012年
2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種子種苗研究開發(fā)中心;枇杷栽培前景及名優(yōu)品種介紹[N];廣東科技報;2001年
3 三山;枇杷巧施肥有助防裂增甜[N];農(nóng)資導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曹士鋒;枇杷果實采后品質劣變調控及其機理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8年
2 王平;基于乙烯信號轉導元件的采后枇杷果實冷害木質化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3 蔡沖;枇杷果實采后木質化與品質調控[D];浙江大學;2006年
4 單蘭蘭;枇杷果肉木質化相關cDNA和番茄ARF相關小RNA的功能分析[D];浙江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華東;熱空氣和MeJA處理對枇杷采后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及其機理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2 吳霏霏;枇杷果實香氣檢測及AAT1基因克隆表達與酶活性分析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3 葉雅露;枇杷果實物流保鮮技術商品性及經(jīng)濟效益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4 鐘燦鈺;枇杷果實品質形成的分子生理機制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6年
5 李雪;枇杷果實木質化相關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浙江大學;2016年
6 張四奇;枇杷果實低溫冷害機理及熱處理對減輕冷害效應的研究[D];集美大學;2007年
7 曹雪丹;北緣地區(qū)枇杷果實生長及采后生理生化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8年
8 蔡玉婷;MeJA處理減輕枇杷采后冷害和病害的機理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9 孫旭科;枇杷果實冷藏過程中細胞壁代謝機理及生物保鮮劑的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3年
10 林建城;不同品種枇杷果實的貯藏性和采后生物學的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1570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157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