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DlPPO1基因的克隆及其表達調控分析
本文關鍵詞:龍眼DlPPO1基因的克隆及其表達調控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龍眼 體細胞胚胎發(fā)生 多酚氧化酶 非生物脅迫 實時熒光定量PCR
【摘要】:該研究根據同源克隆技術,利用RT-PCR和RACE技術,以‘四季蜜’龍眼葉片cDNA為模板,獲得龍眼多酚氧化酶基因(polyphenol oxidase,PPO)的3個轉錄本DlPPO1-a、DlPPO1-b和DlPPO1-c的cDNA全長序列(KM387405、KM516087和KM516088)和1條DNA序列DlPPO1(KU837229)。DlPPO1-a、DlPPO1-b和DlPPO1-c的全長分別為1 969、1 960和1 920bp,包含相同的完整開放閱讀框1 800bp并編碼599個氨基酸;該基因與荔枝、橄欖和棗等物種的PPO基因同源性較高。生物信息學分析表明,DlPPO1保守結構域具有多酚氧化酶的典型結構域特征。利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檢測DlPPO1表達結果表明,在龍眼體胚發(fā)生過程中,DlPPO1從心形胚時期開始上調表達至子葉胚時期達到最高,推測其在龍眼體胚發(fā)生中后期可能發(fā)揮重要作用;DlPPO1在龍眼葉片中表達量最高,其次是花芽,而在其他組織部位表達量較低。激素和非生物脅迫處理下的表達分析表明,水楊酸(SA)、低濃度茉莉酸甲酯(MeJA)、NaCl、甘露醇及PEG可誘導DlPPO1基因上調表達,這些表達模式暗示其可能參與多種非生物脅迫應答過程。
【作者單位】: 福建農林大學園藝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
【關鍵詞】: 龍眼 體細胞胚胎發(fā)生 多酚氧化酶 非生物脅迫 實時熒光定量PCR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272149,31572088) 福建省重大科技專項(2015NZ0002-1)
【分類號】:S667.2
【正文快照】: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高宇瓊;林玉玲;賴鐘雄;;金花茶多酚氧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體胚發(fā)生過程中的表達分析[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6期
2 陳子健;吳振先;韓冬梅;;龍眼果肉自溶與部分氧化還原酶同工酶變化的關系[J];熱帶作物學報;2014年07期
3 趙云峰;林河通;林藝芬;陳藝暉;明艷林;;熱處理延緩采后龍眼果實果皮褐變及其與酚類物質代謝的關系[J];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14年05期
4 榮霞;賴鐘雄;林玉玲;劉生財;賴恭梯;陳裕坤;張梓浩;;橄欖多酚氧化酶基因(PPO)克隆及其試管苗離體保存過程中的表達分析[J];熱帶作物學報;2014年04期
5 臧紗紗;趙尊練;江山;郭長美;胡建超;聶偉燕;郭建偉;;線辣椒花芽分化過程的形態(tài)觀察及部分代謝產物和酶活性的變化[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4期
6 馬長青;柏素花;戴洪義;;‘嘎拉’蘋果多酚氧化酶基因MdPPO的克隆與表達分析[J];植物生理學報;2013年08期
7 崔秀娜;袁麗釵;蘇曉娟;吳祥云;王海英;盧善發(fā);;miR1444a參與毛果楊對鋅脅迫的響應[J];中國科學:生命科學;2012年10期
8 孫健;李麗;游向榮;李昌寶;李志春;何雪梅;;荔枝、龍眼采后酶促褐變反應化學機理研究進展[J];南方農業(yè)學報;2012年10期
9 張振霞;洪萍;;橄欖總多酚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與組培褐變的關系[J];中國農學通報;2010年22期
10 李桂琴;李會宣;許冬倩;劉坤;張玉星;;鴨梨多酚氧化酶基因CDS區(qū)的克隆及表達[J];果樹學報;2008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蕾;小麥PPO基因變異及Ppo-A1基因多態(tài)性與面粉白度關聯(lián)性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昭;何春蘭;黃佳佳;黃國平;李芬芳;袁德保;;巴西蕉多酚氧化酶的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16年11期
2 田奇琳;林玉玲;鄭慶游;蘇榮峰;賴鐘雄;;龍眼DlPPO1基因的克隆及其表達調控分析[J];西北植物學報;2016年06期
3 谷李桃;韓冬梅;李雙雙;吳振先;;龍眼采后果肉自溶研究進展[J];保鮮與加工;2016年02期
4 沈雪芳;韓晴;高建杰;彭日荷;王波;高志紅;姚泉洪;章鎮(zhèn);;八棱海棠MdPPO2B基因的表達及功能分析[J];植物生理學報;2015年12期
5 單體敏;金鵬;許佳;李曉安;王雷;鄭永華;;外源甜菜堿處理對冷藏桃果實冷害和品質的影響[J];園藝學報;2015年11期
6 許玲;魏秀清;章希娟;余東;陳志峰;黃金松;許家輝;;龍眼果實育種目標性狀在正反交后代中的表現(xiàn)[J];中國農學通報;2015年31期
7 馬錁;徐匆;黃應維;張長勇;羅華建;羅詩;胡文鋒;;腸膜明串珠菌復合生物保鮮劑對龍眼果實的保鮮作用[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5年15期
8 趙秋芳;陳婭萍;顧文亮;趙青云;王輝;王華;朱自慧;宋應輝;;香草蘭花芽分化期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變化研究[J];熱帶作物學報;2015年06期
9 張燁;韓育梅;付艷茹;;采后熱處理對河套蜜瓜貯藏品質的影響[J];食品工業(yè);2015年05期
10 王樹軍;劉保華;孫進華;肖茜;李煥苓;王家保;;荔枝多酚氧化酶基因啟動子克隆與功能分析[J];果樹學報;2015年03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舒婷;林茂;王華新;黃連東;聶侃諺;龔建英;;崇左金花茶的組培誘導愈傷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3年01期
2 趙云峰;林瑜;吳玲艷;;熱處理對冷藏茄子果實褐變及酚類物質代謝的影響[J];食品科技;2012年11期
3 鄒麗紅;張玉星;;砂梨果肉褐變與酚類物質及相關酶活性的相關分析[J];果樹學報;2012年06期
4 柏素花;祝軍;戴洪義;;蘋果;o酶A結合蛋白2編碼基因MdACBP2的克隆和表達分析[J];園藝學報;2012年10期
5 李辛雷;孫振元;李紀元;范正琪;殷恒福;;杜鵑紅山茶花芽分化及其代謝產物的變化[J];林業(yè)科學;2012年08期
6 陳瑞琴;劉保華;王果;王凌云;張新春;李煥苓;王家保;;不同荔枝品種采后果皮褐變與多酚氧化酶關系的研究[J];熱帶作物學報;2012年07期
7 孫云;林玉玲;賴鐘雄;江春柳;;茶樹品種及萎凋過程中葉片APX基因表達的qPCR分析[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8 侯麗霞;高超;車永梅;趙方貴;劉新;;葡萄病程相關蛋白1基因的克隆和表達分析[J];植物生理學報;2012年01期
9 張強;韓冬梅;李建光;吳振先;;貯溫對龍眼果肉采后衰老中的抗氧化能力及相關酶的影響[J];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10 陳藝暉;林河通;林藝芬;張居念;趙云峰;;擬莖點霉侵染對龍眼果實采后果皮褐變和活性氧代謝的影響[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1年2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陳廣鳳;小麥面粉白度和色澤的遺傳及其QTL分子標記定位[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7年
2 楊朝柱;普通小麥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初步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0457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045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