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基濕式摩擦副摩擦學性能及磨損圖研究
本文關鍵詞:銅基濕式摩擦副摩擦學性能及磨損圖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銅基濕式摩擦副 磨損圖 相似性原理 摩擦磨損機理 溫度場
【摘要】:應用于坦克等重型機械的離合器用銅基濕式摩擦副,工況條件以高速高載為主,環(huán)境比較苛刻。為了全而掌握離合器摩擦副在工作過程中的摩擦磨損特征以及影響磨損的主導因素,以求達到對摩擦副的摩擦磨損進行同步監(jiān)測的目的,決定開展銅基濕式摩擦副的磨損圖研究。磨損圖研究是一種能夠系統分析材料的摩擦性能、直觀反映材料摩擦學特性變化,以達到評估、預知材料摩擦磨損性能的研究方法。 本文依據相似性原理,通過對摩擦副的摩擦因數、摩擦表面、磨屑及摩擦表面的溫度場分析,獲得不同工況條件下銅基濕式摩擦材料的摩擦學信息,建立相應的磨損圖。研究結果表明: (1)在試驗條件下,隨制動初速度增加,濕式銅基摩擦副的摩擦因數呈非線性增加,載荷1MPa時,摩擦因數增加速率由22.6%變?yōu)?.5%,載荷2MPa時,摩擦因數增加速率由8.0%變?yōu)?.1%;相同制動初速度條件下,載荷由1MPa增加到2MPa,摩擦因數相應增加。摩擦因數保持在0.070~0.100。 (2)高能量密度工況條件下,潤滑狀況惡化,摩擦副表面溫度驟升,容易導致潤滑油的裂解。摩擦表面的破壞機理以疲勞磨損為主,磨損較大,磨屑以片狀磨屑為主。低能量密度工況下,潤滑狀態(tài)良好,摩擦副表面以正常的磨粒磨損為主,磨損較小。 (3)銅基濕式摩擦材料的磨損機理圖可劃分為3個區(qū)域:輕微磨損區(qū)(W104mm/次)、嚴重磨損區(qū)(W10-4mm/次)和過渡區(qū)(10-5mm/次W10-4mm/次)。輕微磨損的主要機制為塑性變形和顯微犁削,嚴重磨損的主要機制為疲勞磨損,過渡區(qū)域為磨料磨損向疲勞磨損轉變的區(qū)域。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TH11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非雪,張文明,方湄;濕式多片制動器摩擦片溫度分布規(guī)律[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1年06期
2 何大雄,李詩卓,姜曉霞,管恒榮;磨損機制圖的研究現狀及發(fā)展趨勢[J];中國表面工程;1999年01期
3 鐘聲,曹占義;磨損圖的研究方法[J];長春大學學報;2004年06期
4 盛洪超;熊翔;姚萍屏;;燒結溫度對銅基粉末冶金航空剎車材料摩擦磨損行為的影響[J];非金屬礦;2006年01期
5 樊毅,劉伯威;燒結壓力對濕式銅基燒結摩擦材料性能的影響[J];粉末冶金材料科學與工程;2002年03期
6 白同慶;王秀飛;鐘志剛;李東生;;摩擦組元對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摩擦性能的影響[J];粉末冶金材料科學與工程;2006年06期
7 嚴深浪;張兆森;宋招權;徐慧;;含炭纖維濕式銅基摩擦材料的性能[J];粉末冶金材料科學與工程;2010年02期
8 張洪波,董允,宗貴龍,賈艷琴;SiC顆粒增強PTFE基復合材料磨損圖的研究[J];機械工程材料;2004年01期
9 張金樂;馬彪;張英鋒;李和言;;濕式換擋離合器溫度場和應力場影響因素分析[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0年06期
10 溫詩鑄;我國摩擦學研究的現狀與發(fā)展[J];機械工程學報;2004年1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張志剛;關于濕式離合器幾個工作特性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2 王秀飛;坦克離合器用C/C-SiC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3027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302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