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螺旋式冷卻系統(tǒng)熱效率的理論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3-05-03 21:44
由于3D打印技術越來越成熟,模具的冷卻流道可以用3D技術加工成螺旋式,該結構流道可以成倍地提高模具的熱效率。利用傳熱學理論,對新型螺旋式流道結構和傳統(tǒng)型直通式流道結構進行傳熱分析,根據兩種流道結構特點和相關的邊界條件建立數學模型,進行了數值計算和相關熱力學軟件仿真。研究結果表明,在兩種流道結構的散熱面積、流體介質總流率都相等的條件下,新型螺旋式流道的加熱(冷卻)速率是傳統(tǒng)型直通式流道的加熱(冷卻)速率的3~5倍,仿真結果和數值計算的結論一致。
【文章頁數】:8 頁
【文章目錄】:
1 物理模型
1.1 模型的建立
1.2 試驗方案和邊界條件
2 數學模型
2.1 傳熱數學模型
2.2 仿真數學模型
3 理論計算結果分析和仿真試驗驗證
3.1 模具升溫
3.1.1 新型螺旋式流道結構的模具升溫理論計算
3.1.2 傳統(tǒng)型直通式流道結構的模具升溫理論計算
3.1.3 兩種流道結構的模具升溫速率比較
3.1.4 兩種流道結構的模具升溫仿真驗證
3.2 模具冷卻
3.2.1 新型螺旋式流道結構的模具冷卻理論計算
3.2.2 傳統(tǒng)型直通式流道結構的模具冷卻理論計算
3.2.3 兩種流道結構的模具冷卻速率比較
3.2.4 兩種流道結構的模具冷卻仿真驗證
4 湍流推遲發(fā)生的強化傳熱
5 結論
本文編號:3807340
【文章頁數】:8 頁
【文章目錄】:
1 物理模型
1.1 模型的建立
1.2 試驗方案和邊界條件
2 數學模型
2.1 傳熱數學模型
2.2 仿真數學模型
3 理論計算結果分析和仿真試驗驗證
3.1 模具升溫
3.1.1 新型螺旋式流道結構的模具升溫理論計算
3.1.2 傳統(tǒng)型直通式流道結構的模具升溫理論計算
3.1.3 兩種流道結構的模具升溫速率比較
3.1.4 兩種流道結構的模具升溫仿真驗證
3.2 模具冷卻
3.2.1 新型螺旋式流道結構的模具冷卻理論計算
3.2.2 傳統(tǒng)型直通式流道結構的模具冷卻理論計算
3.2.3 兩種流道結構的模具冷卻速率比較
3.2.4 兩種流道結構的模具冷卻仿真驗證
4 湍流推遲發(fā)生的強化傳熱
5 結論
本文編號:38073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3807340.html
教材專著